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

来源:好走旅游网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124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20年第5卷第9期Vol.5, No.9, 2020

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

周黎黎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摘要】目的 观察急诊危重症患者接受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利用随机平行方式,将我院在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所撷取的102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均为51例。研究组实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参照组实行常规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与参照组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急救时间相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并减少实际急救的时间,有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患者;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20.9.124.02

急诊科,为医院中药科室,可对各种危重症患者实行急救、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存在病情危重、发病危急、病情变化速度快等特点,为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实行急诊急救护理非常必要[1]。所以,本次研究撷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评判分别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

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均数差x±s与两组急救时间的对比,均通过t实行统计学检验。对比数据为P<0.05时,能够判定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性存在,P<0.05,如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相关资料通过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近3年撷取102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51例。两组病例均通过急诊危重症的诊断标准[2],患者家属均签署的了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性、女性各27例、24例;年龄搜集范围22~78岁,平均(50.7±5.5)岁。其中,心血管疾病者、呼吸系统疾病者、脑血管疾病者各14例、22例、15例。参照组男性、女性各29例、22例;年龄搜集范围25~73岁,平均(49.2±5.3)岁。包括心血管疾病者、呼吸系统疾病者、脑血管疾病者各15例、24例、12例。研究组和参照组病例的临床相关资料,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加以严格处理,P>0.05。

表1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对比

[n=51(%)]

组别研究组参照组x2P

非常满意2613----满意2226----不满意312----护理满意度48(94.12)39(76.47)6.3310<0.05

2.2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抢救情况方面的对比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8.04%(50/51),参照组

的抢救成功率为82.35%(42/51),组间比较差异突出,P<0.05,x2=7.0957。

两组急救时间相比较,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2。

1.2 方法(1)参照组实行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进行快速分诊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实行监测,然后协助医师抢救。

(2)研究组实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整体性入院后急诊急救护理,急诊科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具体状况,实行入院前急诊急救护理,明确患者疾病发展情况。针对医院救护车送至意愿者,急诊科护理人员需提前和救护车护理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对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等情况进行了解,再根据救护车预计到达医院时间,做好急诊、接待等准备。

整体性急诊分诊护理,急诊分诊主要经急诊护士长/护理人员负责,应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急救床,提前将相关的急救物品、药品、设备等准备好。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构建吸氧通道,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做好病情、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主治医师。整个救治的过程,均需遵循无菌要求操作。待实行各项检查后,将患者送至病房,和病房区护理人员进行交接。

表2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方面的对比[n=51(x±s)]

组别研究组参照组tP

急救时间(min)20.62±1.0435.68±1.5557.6571<0.05

3 讨 论

急诊科,为医院最重要的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抢救危重症

患者,急救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3]。所以,开展急救工作期间,需要秉持一切以患者为主的工作理念,以此减少实际抢救的时间,为患者的治疗赢取更多时间。本文实行了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主要进行入院后急诊急救护理、急诊分诊护理、急诊急救护理,可保证护理工作的系统化、细化,严格遵循无菌标准操作[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参照组比较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见,急诊危重症患者接受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不但能缩短实际急救的时间,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

综上可知,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实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实际急救的时间,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1.3 观察项目(1)观察、比较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

(2)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对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服务情况加以评判,前2者的总和×100%,即可获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临床数据,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率%和两组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的对比,均借助x2实行

(下转163页)

2020年第5卷第9期Vol.5, No.9, 2020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163

2.4.5 组织安全用药学习

定期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相关学习,护理部半年举办继教班一次、每季度安全会议,科室每月业务学习、每周晨间小讲课。学习药物的配伍禁忌,不良反应,观察要点等。建立病区“药物手册”,收集科室病人自备药品的说明书,分类、更新,标注特殊的注意事项。

2.4.6 加强信息化管理

在原有的PDA数据系统基础上加上自备口服药扫码系统,提高执行效率,可通过PDA页面检查是否漏发药。管理小组也可通过PDA进行检查,减少漏发率。

用合格率分析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看似整改幅度较大,距离100标准值最小相差0.8%,最大相差1.5%,但用6δ水平值衡量指标,部分指标在4δ水平范围,与指标标准值相差2个级别,可直观反映出与用药安全的差距。

(2)用同一满意度调查表对服用华法林出院房颤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共发放259份调查表,平均满意度提升至99.98%。对比6δ值为5δ,与指标标准值相差1个级别,仍有提升的空间。

3 结 论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有明确的质量目标,严格的方法、步骤,科学的理论和统计学分析工具,能随时检测用药安全的合格率,及时找到差距,确立目标,改进不足,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扬团队精神,降低医疗纠纷,提高病人满意率,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3 结 果

(1)评价方法

再次将自备华法林服用合格率(%)与相应δ值比较

用现状调查同一表单对有房颤病人自备华法林出院病人进行评价,共评价259人次,其中华法林服用剂量正确为259人次,正确率100%,西格玛水平(δ)为6。华法林储存符合要求259人次,正确率100%,西格玛水平(δ)为6。华法林在有效期内259人次,正确率100%,西格玛水平(δ)为6。华法林未重复使用人次258例次,正确率99.6%,西格玛水平(δ)为4。药物服用时间正确255人次,正确率98.5%,西格玛水平(δ)为4。医生有医嘱257人次,正确率99.2%,西格玛水平(δ)为4。

参考文献

[1] MichaelL.Georgeleansixsigma:combiningsixsigma

qualitywithleanseed[M].NewYork:TheMcGraw-Hill Companies,2002:8-13.

[2] 单慧亭,米文杰,刘 冰,等.采用六西格玛方法缩短PIVAS临时医嘱

配置时间[J].中国药房,2016,27(10):1384.

[3] 强 琳.房颤患者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药物与化

验,2017.07.043:76-77.

(上接122页)

参考文献

[1] 孙美娴,手术室整体护理对硬膜外麻醉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

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1):2935-2937.

[2] 孙丽梅.手术室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减

少并发症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6(54):244-245.[3] 宋鲁燕.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全麻手术患者的苏醒期躁动

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9):161-162.

(上接124页)

参考文献

[1] 胡 晴,谢小丽.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

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5):10778-10778.[2] 王 蕊.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探析

[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1):4078.

[3] 印 翠.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探析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7):102-103.

[4] 郭秋杰.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

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282-283.

(上接158页)

转,做好护理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转运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管理措施则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本次研究进行分组探索,旨在明确全程护理管理的效用何在。在分组研究之后,实施全程护理管理措施的患者的运转时间以及意外发生率明显由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所以实施全程护理管理措施可以为患者的转运安全提供保障,并且改善整体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凤娟,高丽娟,蒋琳.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130+132.

[2] 方文珍.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

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146-147.

[3] 赵秋娥.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

理杂志,2017,25(07):59-61.

(上接161页)

[2] 李志容,查玉玲.6S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

医药指南,2013(6):690-691.

[3] 陈玉荣,赵雪莲.6S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2016(1):127-128.

[4] 王静玉,方 平,符 聪.手术室仪器器械实施6S管理应用分组管理

的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8):1583-1584.

[5] 高 欣.6S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

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137-1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