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4・ TODAY NURSEDecember,2007,No.12 ,行咳嗽、深呼吸运动,便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充分 扩张。 新技术。该方法方便实用,操作简单,经术中监测对病人的生理 功能干扰小,易于为病人接受。为保证此技术的推广应用。术前 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后的正确护理是加强 手术疗效的重要内容。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可减少术后可能发 生的并发症,提高术后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3.3.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 电图。注意病人的反应。本组有1例病人术后发生尿潴留经导尿 术解除。切口疼痛是术后常见的症状,给病人解释、转移注意力 等方法可缓解疼痛,一般在第3天明显减轻,不需要特殊处理。术 后所有病人均有发热,体温多数在37.5~38℃,持续时间3~7d,鼓 励病人多喝水,及时补充液体,不需药物降温。 3.3.4用药管理口服抗结核药是治疗结核病的关键,有的病人 1张敦华.实用胸膜疾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152~174.271~283. 做了手术后往往忽视口服药,有服药不依从的现象。护士要督促 术后病人按时服药,解释手术只是解除局部症状,长期、规律口 服抗结核药是保证疗效的根本。 4讨论 2 窦权利,李顺德等.纤维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多房分隔粘连 胸膜剥离、胸水引流2o蒯疗效观察fJ].现代医学与临床,2003,3:9. 3 贾秀华,梁赢.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术中护理【J].护理学 杂志,2005,20(16):12~13. 胸腔镜下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多房分隔粘连术是一项微创的 , (责任编辑王 颖) t; 0 ≯ t; t≯t tj t) t j ‘ ; ; 0 0 ≯ t; CT增强患者检查的护理措施 王作球 (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湖南张家界关键词:CT增强;造影;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07)012—0044—02 查的目的、检查过程、用药时的热感、配合方法、造影剂副反应的 427000) CT增强检查就是通过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来提高组织之间 的层次对比,从而增加分辨率,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是放射诊 断常采用的检查方法之一。鉴于碘造影剂自身存在的副反应,给 患者及医务人员造成不少困扰。本院2003年5月以来对600例患 发生几率,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消除负性心理,配合检查。有文 献报道,心理干预是预防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副作用发生的有效 者进行cT增强检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有20例发生 轻度副反应,仅1例发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而被迫中止扫描外, 其他都能进行正常检查。为完善cT增强检查的用药安全性,现将 护理体会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方法,有利于CT扫描正常进行Ⅲ。 3.1.2严格掌握增强检查造影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详细询问 有无药物过敏史,对碘造影剂过敏者禁止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对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肺 部疾患、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炎、干燥症、嗜硌细胞瘤、镰刀型贫 血病、婴幼儿及65岁的老人、近期使用碘造影者等高危人群应使 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3.1.3碘过敏试验:使用离子型造影剂患者全部采用30%的泛 影葡胺lml静脉注射,观察20min左右。如出现荨麻疹、手足麻木、 恶心呕吐、心慌、发热、口唇水肿以及出现典型症状者均为阳性 2003年5月以来共有600例患者使用水溶性碘造影剂CT增强 检查,其中男350例,女250例,年龄5—76岁。使用上海信谊制药厂 生产的76%的泛影葡胺400例,使用广州先灵公司生产的优维显 200例。 2造影剂注射方法 反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0.5~1.0rnl皮试剂量也可能导致死亡。过 敏试验时需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3.1.4增强检查前应禁食4~6h,以预防造影过程中的恶心、呕 吐,但长时间的空腹仍是造影剂过敏的因素翻。 3.1.5预防用药:一般在造影前30min常规注射地塞米松10mg, 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械。 3.2检查中护理 根据诊断需求采取方法有以下3种: ①造影剂静脉输液法:采用造影剂100~150ml在5-40min静 脉输入,输入1~2min后开始扫描。②造影剂静脉快速推注法:采 用50~100ml在10~30s内快速静脉推注,推注的同时开始扫描。⑧ 造影剂静脉快速推注+静脉输液法:采用100~150ml造影剂以10 ̄ 15s'陕速静脉推注30~50ml后再静脉输入,快速静脉推注后开始 扫描。 3护理 3.2.1协助患者根据检查要求安置体位。 3.2.2在严格制动情况下选择上臂大静脉穿刺成功后注入造影 剂,记录扫描时间。 3.2.3严密观察患者反应,防止造影剂的外渗。特别注意观察患 者有无恶心、呕吐、面部发红、荨麻疹、打喷嚏等药物副反应。造 影中的热感是常见的一种副反应,一般不处理。如出现严重副反 应立即抢救。 3.1检查前护理 3.1.1耐心做好检查前的解释工作。CT检查前患者缺乏对增强 知识的了解再加上疾病本身的折磨,易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的 心理。当了解到增强还需用药,并且这种药有一定的风险时表现 更明显,所以要关心、同情患者,非常客观地向患者解释造影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当代护士2007年第12期・学术版 ・45・ 3.3检查后护理 4.3掌握造影剂副反应发生机理及处理方法是CT增强检查护 检查结束后,让患者留置观察30min,无发热、荨麻疹、恶心、 理人员必备专业知识。碘造影剂的副反应有两类:特异质反应和 呼吸困难等迟发副反应方可离开。据文献报道,患者在检查结束 物理一化学反应,前者的发生与细胞释放介质、抗原一抗体反应、 后30min内有90%的副反应在此期间发生。高危患者应留置观察 急性激活系统受累、胆碱能作用有关,后者的发生与渗透压、水 更长时间。延迟反应(皮肤异常改变和心血管系统紊乱)在极少数 溶性、电荷和粘稠度、化学毒性有关。造影剂反应中的荨麻疹、血 情况下仍可能发生。离开前告诉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嘱咐患 管性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严重血压下降及突然死亡等 者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排泄,减少肾脏毒性。 表现均属特异质反应,与药物用量无关。造影剂反应中常见的恶 4讨论 心、呕吐、潮红、发热及局部疼痛等均属于物理一化学反应,与药 4.1 CT增强的护理重点应放在碘造影剂副反应的顶防上。只 物用量有关。 要在检查前认真筛选高危人群,注意造影剂的使片j量、注射速 4.4正确及时识别造影剂特异反应的临床表现,是抢救成功的关 度,造影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能避免和减轻造影剂副反应的 键。 症状。 4.2正确对待造影剂的过敏试验。随着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广泛 参考文献 使用,以离子型造影剂的实验结果来判断非离子型造影剂可能 1秦凤香,孙玉华.心理干预在减轻CT增强扫描中造影荆副反应 出现的反应不合理。过敏试验的假阳性率较高,有文献报道,皮 的作用[J].影响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2005,14(2):125~126. 试的假阳性率达94.46%。碘过敏试验阳性者进行造影术,副反应 2陆美庆,苏炎城,梁少萍,等.空腹静脉注射离子型碘造影剂致 的发生率为45.6%,并且副反应的发生程度多不严重。因此,过敏 敏的分析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5,18(2):1~l12. . 试验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因试验阴性而放松警惕,也不能因 试验阳性而放弃检查。关键应加强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责任编辑王颖) 、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镇静镇痛的护理 胡琳娟 古学秋辜艳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总结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护理。将37例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于发病24 48h内使用镇静镇 痛治疗,患者稳定了生命体征,有效缓解了剧烈头痛,减轻了痛苦,减少了再出血机率,缩短了,f ̄ICU时间。认为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生命 体征,观察镇静镇痛的效果(实施每日唤醒试验),做好呼吸道管理、心理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镇静:镇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07)012—0045—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出血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 数5.6d,无1例复发。 称,临床表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抽 2护理 搐、脑膜刺激征阳性【】1。本科自2004年1月 2006年3月,对37例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镇静镇痛药物对循环功能的影响主 SAH患者采用镇静镇痛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要表现为血压变化,应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控 1临床资料 制血压的波动。对呼吸系统可产生呼吸抑制,应随时监测患者 1.1一般资料37例SAH患者,其中男17例,女2O例。年龄41 呼吸频率、节律、幅度、SPO ,定时抽血气分析,监测PO 、PCO 。 73岁,平均57岁。经头颅CT、MRI确诊或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孑L大小及对光反射,有无恶心、呕吐、烦 所用镇静镇痛药为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对呼吸循环影响 燥不安,了解肢体活动情况,有无头痛或加剧。如在同一剂量 小、镇静镇痛安全、停药后苏醒快的特点。 药物下意识逐渐加深,瞳孑L大小不等,血压升高,烦燥不安、恶 1,2方法将37例SAH患者于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抗炎、脑脊 心、呕吐,呼吸、心率下降,要警惕再出血或脑疝,及时报告医 液置换等治疗,并于发病24—48h内开始使用镇静镇痛治疗,方案 生并配合抢救。注意体温的监测。 为:瑞芬太尼1mg+生理盐水 ̄50ml,首次给予负荷剂量0.5 lit, 2.2镇静镇痛效果的观察及护理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很快起 k 静脉推入,静脉推注时间应大于60s,使患者很快达到镇静镇 效,使患者有一定的睡眠,同时易于被唤醒,每小时根据患者 痛效果,然后以O.5~1 ̄g/kg/h静脉持续泵入,连用5d。 主诉观察与疼痛相关的行为、生理指标、Ramsay评分、VRS评分[21 1.3结果 记录患者镇静镇痛程度。深度镇静可导致患者咳嗽和排痰能力 37例SAH患者在镇静镇痛期间平均脉搏91.4次 n、呼吸 减弱,影响呼吸功能的恢复和气道分泌物排除,增加肺部感染 17.40r,/min、血压131.3/62.7mmrlg、头痛缓解时间4.4h、住ICU天 机率。长时间镇静镇痛可影响神经功能的观察和评估,每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