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中药灌肠与西药口服,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 性
结肠炎疗效观察。方法: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 中30例服西药柳氮磺胺毗卩密唳3. Og/d,中西医结合组50例,在口 服柳氮磺胺毗唳3. Og/d基础上配合中药“肠风汤”200ml,保留灌肠, 1次/d,疗程2周。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西药组总 有效率为70%(PV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临 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技术;心理护 理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 和粘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可有关节、皮 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易反复发作,可因饮食不洁、劳累、感 染、精神刺激等诱发或加重临床症状,因而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和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1]。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合用西药的治疗方法,对2006年5 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进行 治疗和护理,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木组80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西药治疗组30例,男性21例,女性9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 65岁,病程1年以上7例,广5年的13例,6~10年7例,10年以上 的3例;中西药结合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 23岁,最大年龄65岁,
病程1年以上的6例,广5年的16例,6、10 年的6例,10年以上的2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病理检 验确诊,两组资料一般情况分布组相似(P>0. 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西药组给以口服柳氮磺胺毗唳3g/d,中西医结合 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同时给以中药灌肠,中药方药:白头翁、苦参、黄 柏、20g, 口芨、生蒲黄、生地榆、15g,锡类散,青黛散10g,浸泡30min, 微火煎药液2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治疗2周[2]。
1. 3护理要点
,多纤维素的蔬菜及其他刺激食物,慎食牛奶及乳制品,饮食有 规律,不过分饥饿,不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平衡避免因无节 制饮食而致肠道功能紊乱,少食易胀气的食物,如、韭菜、大蒜、油 炸食物、咖啡、碳酸饮料等。少吃高脂食物,以免因为其难消化加重 肠胃负担。避免过量饮酒,每天不要摄入过多纤维食物,避开过敏食物。
,SASP为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抑制叶酸吸收可引起恶心、呕吐、 头痛、食欲减退等,应告知病人餐后服药,减少消化不良反应,还可 引起网织红细胞增多、皮疹、周围神经病变和粒细胞减少等反应,服 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皮质类固醇可引起满月脸、高血压、溃疡 出血、继发感染和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所以用药过程中应定时测量 体温、脉搏、.血压、定期复查血象,检查患者四肢感觉并嘱尽量卧床休 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不可随便停药,减量速度不可过快,防止反跳 现象,应严格遵医嘱服药。
,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此体位可使灌肠液顺利到达病变部位,使 药
物与溃疡出血面充分接触,有利于药物充分吸收,同时抬高臀部 10-15cm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灌肠液温度一般为37°C-38. 5°C 为宜。接近正常体温,避免刺激肠道,灌肠时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 滴入速度要选用一次性输液器和一次性吸痰管,用石蜡油润滑吸痰管 前端,插入肛门20-30cm速度要慢调节滴速为每分钟60滴,一般在 30-55min滴完,使药液压力较低,患者容易适应,药液在结肠内保留 时间较长吸收充分,如病变侵犯右半结肠,则采取右侧屈膝卧位。全 结肠型则灌肠后每15min更换一次体位让药物与肠壁充分接触保留 2-4h,清洁灌肠首先0.1%肥皂液以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多次进行大量 清洁灌肠,直到灌岀无渣清水为止。然后再用灌肠液进行保留灌肠, 每晚睡前1次,10次为1个疗程。嘱患者排空二便后用药物并记录患 者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改善情况[3]。
,以减少胃肠蠕动,减少腹痛,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轻度应注 意休息,减少活动,防止劳累。
,患者极易出现肛周感染,因此,每次便后嘱其柔软纸巾擦拭,温 水清洗必要时予PP粉坐浴。灌肠时动作要轻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损 伤,加重病人的痛苦。
,同时患者对于疾病的预后,治疗时间等问题心存顾虑,因此极易 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临床上表现为睡眠不佳、食欲不振、精神紧张 等,具体作法: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其陈述,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 给患者讲解有关木病的知识,耐心解释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 除恐惧和忧虑,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讲授情绪、精神、环境、家庭 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鼓励其参加文体娱乐或社交活动;协助 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
和饮食习惯,加强体质锻炼,教给患者自我 调整和放松的方法,提高自我护理能力。2评价标准
痊愈: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次,肠 镜检验黏膜正常。显效:腹痛,腹泻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控制,大便 基木成形。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控制,大便次数减少,纤维镜中检查 有一定好转。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3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0% (P< 0. 05) o
4讨论
西药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 症,柳氨磺胺毗噪是治疗木病的常用药,该药口服大部分达结肠可出 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做好对不良反应的护理。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操作 前做好解释,向患者讲灌肠的适应征、禁忌症,说明灌肠的必要性、安 全性,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以取得合作。保留灌肠方法比较繁琐, 掌握正确的灌肠方法,是保证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长短的关键,嘱患者 灌肠前排空大便,灌肠时要少暴露患者肢体,以防止受凉,保留灌肠 的体位非常重要,患者一定要左侧卧位,同时将患者的臀部抬高,临 床上结肠炎80%的病变在乙状结肠和直肠,这样左侧卧位,灌肠后抬 高臀部可使药物直接长时间作用于病变部位,可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 作用,同时也要了解患者的病变部位,根
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 体位,对于少数患者的病变在左半结肠或全结肠及肛门失禁的患者, 我们采取膝胸卧位,药物灌入后嘱患者保持膝胸卧位20min取俯卧位, 然后转向左侧或右侧卧位。灌肠药液的温度,一般应以肠腔温度稍高 或相同,肠腔温度为37. 5°C-38. 5°C之间,这样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吸收, 温度过高可使肠腔粘膜受刺激处于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粘膜易 引起排便反射,过低不利于药物的吸收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会刺激肠 粘膜引起蠕动,不宜于药液的保留,肛管插入的深度一般15cm-30cm, 大于30cm时患者会自我感觉不适,而且创伤过大、过浅而小于10cm 时,药液进入直肠后刺激引起排便反射,从而药液排出不宜保留,因乙 状结肠弯曲较多,过浅则达不到病变部位,插入肛管时动作要柔,切忌 粗暴,防止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而不配合操作,灌肠药液注入的速度不 宜过快以60滴/min的速度为宜,否则过快对肠腔充盈过快,直肠压 力增高即引起排便反射。速度过慢,药物温度难以维持不利药液吸收。 灌肠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血压、呼吸频率、有烦躁不安情 绪、出汗等应立即终止灌肠并且对症治疗。患者在整个治疗期要做好 饮食护理,岀院时要做好健康指导,嘱禁食油腻、辛辣以及刺激性食 物,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生活规律、戒烟酒、保持 愉快、乐观情绪,劳逸结合,方能达到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论组.对我国炎性肠病 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07, 8(8): 34-35
[2] 张金玉.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 •山西中医杂志, 增刊,200b 1: 57
[3] 徐新华,卜文红,石全东.预防清洁灌肠时肛管堵塞法[J]. 护理研究,2000, 14(5): 2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