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 周光芬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关照全人发展是音乐审美教学的目标,关照学生生活是音乐审美教学的内容,关照感受体验是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通过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感受体验、生活生命等,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效地欣赏美、实践美、创造美。【关键词】初中音乐;深度学习;审美素养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外在表现为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发展,内在地表现为学生音乐情感、音乐想象的深度培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从音乐的本质出发,教师要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深化学生的音乐感受、体验。通过音乐学习的深度参与、感受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促进学生的审美感悟,进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关照全人发展:音乐审美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初中音乐审美教学,要将“全人发展”这一目标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参与感、获得感。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导向、引导、促进等作用。音乐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关照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等,更要从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审美理解以及文化表现等方面来考量。要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整体性的育人功能,让音乐教学目标整体化、生命化。
比如教学苏少版七年级下册《春天的脚步》单元,包括《春天来了》《北国之春》等歌曲。笔者从关照学生的全人发展这一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制定了这样的目标:能用声音和情绪表达歌曲意境,了解、练习4/4拍、6/8拍指挥的基本动作;有感情地歌唱;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能对作品中的不同情感作出相应的体态反应;能用音乐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内在的审美情感等。这样的目标,既关照了学生音乐的基本素养,更关照了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所应当产生的审美情感。有了关照全人发展的目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比如《春天来了》中的“春”带来的美感,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比如《北国之春》中的忧伤和感慨,从而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春”所表现的不同风格、不同的情感。围绕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情境,如在《春天来了》教学中,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春天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导引学生进入角色,精神饱满地唱出春天的美丽,感受、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春天的美感。
教学目标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导航仪。对于关照全72
人发展的音乐教学目标,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一
以贯之。作为教师,要设计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感受、体验,让音乐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教育融会贯通。关照全人发展的音乐教学,让学生的音乐素养结构化、立体化。
二、关照学生生活:音乐审美教学的内容
音乐教学不仅要关照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发展,更要关照学生的生活。生活是学生生命的存在样态,决定着学生生命质量。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往往只关照学生的音乐素养,更狭隘的只关注音乐知识、技能等。其实,从根本上说,音乐教学应当有助于学生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的提升。音乐教学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生活,为了学生的生活。只有关照学生的生活,音乐教学才能向上生长。
如在苏少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故乡的云》,笔者引导学生学唱《家国情怀—念故乡》,歌曲中的高潮部分是一个二声部旋律。教学中,笔者哼唱高声部的旋律,学生吟唱低声部的旋律。笔者深情地呼唤,学生低吟地回应,一种思乡之情蕴含其中。教学中,笔者还引导学生对比歌词,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转变为学生的深深的爱国之情。在教学中,笔者还引入了《送别》《念故乡》等歌曲。通过不同的歌曲的歌唱,学生认识到,尽管这些歌曲的旋律不同、内容不同,有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有的是对祖国的思念,但内在的情感则是相通的。结合歌曲的旋律、内容等,笔者还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家乡、生活等,从而将音乐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贯通起来。生活化内容的融入,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启迪了学生的音乐智慧、激发了学生音乐的创意性表达。
初中音乐深度教学,就是要将外在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内在的精神性的力量。关照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加工,能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智慧。应该说,链接学生生活的音乐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链接学生生活的音乐教学,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1 06(总第498期)新教育科研教海新探三、关照感受体验: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音乐审美教学,不仅仅依靠学生的听、唱,更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体验。音乐是与人的联觉有着对应关系的,它需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觉。学生的音乐学习不仅包括外在的活动,而且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学生的音乐学习不仅仅可以表现在外在的律动上,而且表现在学生的音乐思维、想象上。音乐教学,要通过聆听、歌唱、演奏、编创等活动,让音乐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比如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海啊,故乡》这一单元内容比较丰富,其中选编了一些中外名曲,比如《大海啊,故乡》《天蓝蓝,海蓝蓝》等等。如何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感受、体验?笔者在教学中抓住了音乐的节拍、节奏等进行教学。比如教学《大海啊,故乡》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旋律起伏的特点,笔者让学生和着旋律身体律动,和着旋律画图谱等。由于三拍子极富有荡漾感、韵律感,因而学生将大海的深情表达得极致;比如教学《天蓝蓝,海蓝蓝》时,笔者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作摇撸状,从而构筑一种在海上的渔船上劳作的气氛。这样的一些身体表现,深化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再比如在教学《白帆》《海港之夜》,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大海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大海的变幻多姿。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
音乐本身的要素以及外在的情境质素等,激发学生的
音乐学习感受,深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从而助推学生的音乐审美学习。音乐是生命的符号,感受、体验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品质。
学生的音乐深度学习活动是提升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度参与,优化音乐课堂生态,从而激活学生音乐学习的课堂活力。深度学习,改变了学生音乐学习样态,包括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等。通过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感受体验、生活生命等,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催生学生的音乐想象,从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效地欣赏美、实践美、创造美。【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丁春新.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初探[J].广西教育.2014(11).
[3]洛伊丝·乔克希,许洪帅译.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4]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上接第63页)补,对作品的鉴赏和体验也更深入、更
学习热情,美术鉴赏教学也因此变得更活跃、轻松、
全面。如学生凭借自主探究能力明确两幅画作的创作有趣,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增强对美的理解、时间、所属朝代或国家、构图、材质等,并共同探究难感悟,提升美术素养。度较大的问题,包括两幅作品的主题和笔触、人文内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涵等,通过知识的碰撞和交流产生更多答案。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其发展自主
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在丰富视觉认知体验的同时提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主要升审美素养,精神世界也将越来越充实。在开展自主在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增强他们理解美和欣赏探究体验式教学时,作为教师要注意使用多种方式和美的能力,绝非只限于美术作品,还要通过生活来体措施,有效培养学生的鉴赏思维和探究能力、实践能现[3]。这就需要教师在鉴赏教学中带领学生们走进力,通过科学的引导保证自主探究体验式教学的作用自然和社会,体验实际生活中美术的表现。教师可以得以发挥,不断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效果,促进利用本地美术资源,如古建筑,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学生全面发展。探究,认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对应性,提高美术
【参考文献】鉴赏能力。
[1]吴旭.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比如在各异的风土人情的鉴赏课上,笔者就带领
学生们到本地博物馆和古典园林、古建筑群等地开展略[J].文学教育(下),2019(04).
[2]董伦汉.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
实地探究,了解本地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特色美术体
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2019(36).
系。在该实践活动中,笔者先明确自主探究体验教学
[3]黄永成.高中美术教学如何实施体验式学
的主题,指导学生提前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接下来
习[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5).
再实地考察,通过拍照、文字记录、速写等方式搜集【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素材,并把感想记录下来,之后通过PPT或文本“高中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成果,等形式汇报自主探究结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验式课题编号:QJY1351612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