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68・ 四川医学2002年7月第23卷(第7期)Sichuan Medical Journal,2002.Vo/23,No.7 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黄鲁刚,徐志诚,李建宏,向 波,王明和,陈绍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提高对尿道下裂修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1993年1O月至2001年12月 再手术并发症率17 ,4例术后尿瘘经 应尽力避免尿道 我院收活的41例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再手术治疗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修补成功,3例术后尿道口狭窄经尿道带管扩张后缓解,最终全部治愈,外观满意率为49 。结论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针对严重并发症的不同病变特点选择不同的术式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尿道下裂并发症 手术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01(2002)07—0668—02 【中图分类号】R726.9 Treatment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post urethroplasty for hypospadias.Huang Lugang,Xu Zhicheng,Li Jianhong, et a1.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g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41 [Abstract]Objective To upgrade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post urethroplasty. Methods To analyse clinical data and results in treating 41 boys with severe complications post urethroplasty from 0ctober 1993 to December 2001.Resuits 7(17 )0f 41 cases,4 with fistula and 3 with meatal stenosis,had been operated again and all cured with satisfactory cosmetic results.Conciusion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void severe complications post urethroplasty and in case of its occurrence,corrective operation is necessary. [Key words]Hypospadias Complication Surgery 尿道下裂是儿童泌尿系统的常见畸形,发病率在 4‰左右。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是指在尿道下裂修 复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并需要再次尿道阴茎重建治疗 性尿瘘病例多采用尿瘘段尿道切开,使其变为单一的 尿道下裂,尿道重建分别采用阴茎原位皮管尿道成形 术2O例,Snodgrass手术8例,阴囊中缝带蒂皮瓣尿道 成形术4例,阴囊阴茎包皮带蒂连续皮瓣尿道成形 的病例。本文总结我院1993年1O月至2001年12月收 治的41例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治疗经验,以提 术 3例,阴囊中缝带蒂皮瓣联合纵行带蒂岛状包皮 瓣尿道成形术L3]2例。 高对该类问题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1 临床资料 1.3结果:全部病例在再次尿道成形术后,4例发生 尿瘘,3例发生尿道口狭窄,并发症发生率17 。4例尿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3~22岁、平均8.7岁。 前次手术后至入院的时间1个月至4年不等。41例中 尿道下裂修复术后成形尿道全段裂开残留尿道下裂11 例,尿道狭窄合并多发尿瘘4例,尿道口和吻合口狭窄 瘘分别在术后半年后再行尿瘘修补成功,3例尿道口 狭窄均行带管排尿2~3周缓解。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 周内得到随访,其中24例在术后3~6个月获得随访, 并发症均获得痊愈,但阴茎外观满意率为49 (2o/ 41)。 前尿道葫芦状憩室4例,(其中2例伴有憩室内结石), 成形尿道部分裂开合并尿瘘7例,成形尿道裂开尿道 口狭窄伴阴茎残留下曲9例(其中4例合并近侧尿道憩 室样改变),尿道裂开伴发严重感染、瘢痕增生、阴茎残 损6例。入院前已经历3次手术者7例,2次手术者14 例。16例伴有排尿困难,几乎全部病例的包皮组织已 被使用或被切除,重建材料缺乏。 2讨 论 尿道下裂修复术是一类手术并发症较高的成形手 术,在一些大的医疗中心也达1O ~2O 左右。常见并 发症如尿瘘、狭窄、尿道口退缩等,可采用单纯的尿瘘 修补、尿道扩张或带管排尿、尿道口前移等获得较为满 意的效果。尿道下裂修复术后严重并发症需要进行尿 道阴茎的重建,其伴有的尿道狭窄、瘢痕增生、残留下 曲、重建修复组织材料缺失等,又给再次手术带来极大 的困难,甚至影响手术的最终效果,给患儿带来身心损 害,因此应引起重视。 1.2处理:尿道口狭窄合并感染5例及阴茎腹侧严重 瘢痕增生伴尿道口狭窄6例,先行尿道口成形、瘢痕切 除、阴茎成形术和抗感染治疗,半年至1年后再行阴茎 原位皮管尿道成形或Snodgrass手术n]。4例尿道口及 吻合口狭窄并发尿道葫芦状憩室的患儿一期行狭窄尿 道口吻合口成形、憩室切除成形术。对于多发性或复杂 2.1 本组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医学2002年7月第23卷(第7期)Sichuan Medical Journal,2002,Vol 23,No.7 ・669・ 手术技术粗糙,组织创伤过重。②防止感染的措施不 当,术后感染。③缝合材料使用不吸收缝线作尿道成 形,如丝线、尼龙线等。④选择不恰当的术式,如1例用 腹膜作尿道成形,致术后完全失败。⑤盲目轻视手术, 如3例作为门诊小手术对待,结果尿道裂开及尿道口 狭窄导致排尿困难。 瘢痕增生的程度;重建组织材料缺乏的程度;多发性尿 瘘与尿道口狭窄的情况等。如果阴茎腹侧瘢痕增生严 重可先行瘢痕切除后,再分期行尿道重建。多发性尿瘘 和复杂性尿瘘,可采用切开尿瘘段尿道,使其变成一个 单纯的下裂,对于阴茎下曲已矫正的残留下裂用阴茎 原位皮管重建尿道。Snodgrass手术是在阴茎原位皮 2.2尿道下裂有多种病理改变:尿道开口异常、尿道 管的基础上,在阴茎腹侧的尿道板上作一纵行切口,深 及筋膜层,利用上皮组织的移行再生特点减少重建组 织材料的使用,对于较严重的重建组织缺乏的病例尤 其适用,本组8例效果良好。4例阴茎仍残留下曲且已 缺损、龟头裂开,阴茎下曲,阴茎腹侧的皮肤、包皮缺失 及远侧段尿道壁菲薄缺乏尿道海绵体支持等。因此一 个完整的尿道下裂修复术应包括有阴茎下曲矫正,尿 道成形,龟头重建,阴茎成形等以达到一个接近正常外 无包皮组织可利用者,采用阴囊中缝带蒂皮瓣尿道成 形术。若尚有包皮组织可利用的阴囊型残留下裂,可用 观的阴茎、尿道正位开口、阴茎勃起伸直、排尿功能正 常、术后并发症低的要求。 2.3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2.3.1 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后,切忌在出现 阴囊中缝带蒂皮瓣联合带蒂岛状包皮瓣手术,或者阴 囊阴茎包皮带蒂连续皮瓣重建尿道,本组5例应用此 法成功处理。 尿道裂开或尿瘘时立即进行修补,首要的是应保证排 尿通畅,防止尿道狭窄的发生。本组经验是用2 ~3 2.3.3本组4例尿道口和吻合口狭窄产生尿道葫芦 状憩室,其中2例合并憩室内结石的患儿,均采用尿道 口吻合口成形,尿道憩室切除尿道成形的方法一期手 术成功。 参 考 文 献 1 Snodgrass W.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urethroplasty for distal 的温盐水浸浴,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起到局部清 洁,减轻水肿和炎症的作用,根据情况可作适度的尿道 扩张。再次手术应在手术失败半年以后,待阴茎伤口瘢 痕完全软化,皮肤包皮组织水肿完全缓解后进行。若发 生尿道口狭窄或瘢痕压迫致排尿困难时应即时处理, 必要时可行尿道口瘢痕切除,尿道口成形术。如果已有 尿道憩室产生,可同时作憩室切除成形术,以后再作远 hypospadias.J Uro1.1994,151:464 2 吴文波,等.联合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一期治疗小儿会阴型尿道下 裂.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5,16(6):352 侧的尿道重建。本组有l1例,其中5例人院时已发生充 盈性尿失禁,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获得治愈。 2.3.2笔者根据以下情况决定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 发症的治疗方案:尿道缺失长度;阴茎是否残留下曲; 3陈绍基,等.重型尿道下裂的治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7,18 (5):279 (收稿日期:2002—04—04) 先天性胰腺囊肿1例 宋文玖,王荣升 (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新津611430) 囊腔分隔,壁厚,光滑水肿;囊液呈淡黄色胶冻状,量为 2050ml,囊液淀粉酶(温氏法)1280U/ml。切除囊肿,病 检结果:镜下见纤维性囊壁,内衬单层上皮细胞,有淋 巴细胞浸润及血管扩张,胰腺先天性囊肿。 先天性胰腺囊肿属胰腺真性囊肿,极少见。囊肿初 起在胰腺内,囊壁内层有胰腺上皮细胞,如囊肿逐渐长 患者,男,l1岁。腹痛3天人院,过去有类似腹痛 史。查体:腹呈蛙状腹,扪及一包块,上至剑突下,下达 耻骨后方,左右达侧腹壁,压痛,光滑,有囊性感,不易 大,大部分囊体将突出于胰腺外,可经肝胃韧带之间、 或胃横结肠系膜之间、或横结肠系膜之间突出,而囊壁 内上皮细胞因囊内压力过高或胰酶消化而逐渐消失。 手术治疗是本病唯一有效方法,具体须视囊肿大小、部 位、患者情况、技术条件等因素而选择囊肿切除术、或 袋状引流术、或内引流术。 推动。B超:腹腔内有一21.0cm×10.0cm巨大囊性包 块。CT;腹腔巨大囊肿,多源于小肠系膜。术中见包块 呈分叶状,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上极位于小网膜囊 内,其蒂与胰腺相连,经胃横结肠系膜间突出至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