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8月 第6卷/第23期Vol.6, No.23 Aug. 2019
护理干预应用于哮喘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刘祥云,杜晓敏,杜 希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枣阳 441200)【摘要】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运用于哮喘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法将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收入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千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3/25);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8/2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HAMA评分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护理干预运用在哮喘焦虑患者中,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哮喘;焦虑;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3.116.02
支气管哮喘属于常见的临床慢性炎症性疾病,呈现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患者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比如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气胸以及肺不张等[1],加大治疗难度。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由于支气管哮喘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患者往往容易产生焦虑症状,焦虑是导致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在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收入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使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投入到治疗中,一方面可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机体早期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对象即为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收入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25)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取值范围处于43~75岁之间,平均年龄数值(60.5±5.4)岁;观察组(n=25)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取值范围处于42~74岁之间,平均年龄数值(59.5±5.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验证分析,P>0.05,数据指标无计算意义。
1.2 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予以患者用药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观察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1)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阐述哮喘的治疗方法、发病原因、预防措施等,提升患者疾病认知能力,正确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控,多鼓励和关心患者,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方案和就诊计划,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心理干预。哮喘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讲述,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采取暗示、诱导及其示范等措施,促使患者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及时疏导患者负面情绪,予以患者更多鼓励,促使患者以良好心态面对;(3)家庭支持。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让患者家属了解到关怀的重要性,让患者家属多关心和鼓励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患者可以抛开一切顾虑,全身心
1.3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经治疗患者喘息、胸闷及其咳嗽临床症状全部消除;(2)有效。经治疗患者胸闷、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病情越来越严重。
依据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分析,HAMA评分对比采用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对比采用卡方检验,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计算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15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0%;而对照组10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0%,并且观察组的HAMA评分为(8.55±2.14)分,而对照组的HAMA评分为(15.92±2.27)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哮喘是慢性肺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由于该病具有病程长、治愈难度大、易复发等特点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病痛折磨,再加上哮喘发作时容易出现濒死感,如长期进行治疗患者容易发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并且过度担心长期用药的副作用,患者往往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2]。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焦虑会使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效能降低,使哮喘症状进一步加重,从而降低生存质量。所谓针对性护理,主要指的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从心理和生理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一种综合护理模式,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哮喘症状进行控制,还能使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得到纠正,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此文计算表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HAM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效果显著。
(下转119页)
2019 年8月 第6卷/第23期Vol.6, No.23 Aug. 2019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
119心理护理,由于管饲时间较长,且24小时不间断治疗,患者可能出现抗拒、不配合等情况,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同时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观察其生命体征和鼻腔粘膜的完整性,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工作,若患者有呕吐或胃部不适等情况,需要对其呕吐物和胃液进行观察,才能了解其是否出现返流等情况,若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则应考虑停止肠内营养,改为肠外营养[4]。
综上所述,将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尽快恢复患者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旺,云托亚,乌新林.早期免疫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
术后免疫状态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04):432-435.
[2] 陈格亮,张 静,花 超,蒋咏梅,刘加新.胃癌术后早期肠
内、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24(04):411-415.
[3] 张 乐,刘凯东,刘 铭,白月奎.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
内营养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04):389-391+396.
[4] 何培妮.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进
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3):193.
本文编辑:李 豆
(上接112页)
重症患者的具有一定左右,护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秉承一丝不苟的态度,采取热情且和谐的语言为患者服务,使患者的安全感及信任感得到提高,使患者的悲观情绪得到消除,有利于提高治疗的疗效,积极的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沈礼利,王明媚,洪粉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
理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265-266.
[2] 王红梅,曹 丽.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
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64-265.
本文编辑:李 豆
(上接116页)
综上所述,临床上将护理干预运用在哮喘焦虑患者中,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277-278.
[2] 李孝吉,赵 晶.基于聚焦解决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在
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3):1469-1470.
本文编辑:李 豆
参考文献
[1] 佚名.心理护理干预对哮喘焦虑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分
(上接117页)
为(110.26±12.46)分,比对照组患者的(147.13±19.37)分明显更低(P<0.05),可见给予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心态的改善,效果较好。
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29):210-210.
[2] 易 妳.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
理状态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5):124-125.
本文编辑:李 豆
参考文献
[1] 马春红.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鼓膜穿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