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预防医学2018年10月第24卷第5期AppliedPrevMed,Oct.2018,Vol.24No.5
·疾病与卫生监测·
2016—2017年广西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
杜进发,钟革,陆伟才,甘明,董爱虎,邓秋云,黄影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南宁530028
摘要: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type71,EV71)灭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
通过中国和广西免疫规划信息管
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的特征,评价EV71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理系统,收集2016—2017年广西报告的EV71疫苗AEFI个案数据和EV71疫苗接种剂次数,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6—2017广西累计接种EV71疫苗1062391剂次,共报告AEFI个案102例,平均报告发生率为9.60/10万剂次。所有AEFI中,一般反应例、异常反应39例、偶合症9例,分别占52.94%、38.24%、8.82%,报告发生率分别为5.08/10万剂次、3.67/10万剂次、0.85/10万剂次。男女性别比为1.08∶1,不同年度、不同年龄组报告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6月报告发生例数比例最高,占33.33%,报告发生率为14.71/10万剂次,各季节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报告发生率的前三位是防城港市、南宁市和桂林市,分别为23.11/10万剂次、15.32/10万剂次和13.32/10万剂次。异常反应主要以过敏性皮疹和荨麻疹为主。所有AEFI均已治愈或好转。结论
广西EV71疫苗安全性尚可,应继续加强EV71疫苗上市后AEFI的监测敏感性。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58X(2018)05-0384-03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中图分类号:R512.5
近年来广西手足口病发病数居全国前列,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其中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最主要的病原体[2]。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EV71疫苗于2015年12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3],2016年5月在广西开始使用。为进一步评价该疫苗上市后常规接种的安全性,本文对2016—2017年广西接种EV71疫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特征进行分析。11.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
EV71疫苗AEFI监测数据来源于
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及其他系统过敏性反应、癫痫、脑炎和脑膜炎、局部化脓性感染、全身化脓性感染、发热(腋温>38.6℃)、局部红肿(直径>2.5cm)、局部硬结(直径>2.5cm)等。AEFI经免疫规划专业人员或相关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按发生原因分为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偶合症、心因性反应、接种事故、疫苗质量事故、不明原因。1.3
分析方法
采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分别对
EV71疫苗AEFI的报告发生率、各种EV71AEFI分类的构成比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AEFI报告发生率(/10万剂次)=(AEFI报告例数/接种剂次)×10万。22.1结果
总体AEFI分类
2016—2017年广西累计接种
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信息管理系统,EV71接种剂次数来源于广西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本研究选择的为2018年2月10日下载的2016—2017年广西报告的EV71疫苗AEFI数据。1.2
AEFI的监测范围与分类标准
AEFI包括怀疑
与接种EV71有关的热性惊厥、过敏性休克、过敏
作者简介:杜进发(1976—),男,广西北海人,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防控。通讯作者:钟革,E-mail:gxzhongge@163.com
EV71疫苗1062391剂次,共报告AEFI个案102例,报告发生率为9.60/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例、异常反应39例、偶合症9例,分别占报告总数的52.94%、38.24%、8.82%,报告发生率分别为5.08/10万剂次、3.67/10万剂次、0.85/10万剂次。2016年与2017年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P=0.08)。见表1。
应用预防医学2018年10月第24卷第5期AppliedPrevMed,Oct.2018,Vol.24No.5
表12016—2017年广西EV71疫苗AEFI分类
2016年
分类
报告例数
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合计
2212337
构成比(%)59.4632.438.11100.00
发生率(/10万剂次)
7.243.950.9912.18
报告例数
3227665
2017年构成比(%)49.2341.9.23100.00
发生率(/10万剂次)
4.223.560.798.57
报告例数399102
合计构成比(%)52.9438.248.82100.00
385
发生率(/10万剂次)
5.083.670.859.60
2.2性别、年龄分布102例AEFI中,男性53比为1.08∶1。各年龄组报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42,P=0.13>0.05)。见表2。
例,占51.96%,女性49例,占48.04%,男女性别
表22016—2017年广西EV71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按性别、年龄和季节分布情况
2016年
项目
报告例数
性别
男女年龄(岁)<11~2~3~4~5~季节(月)1—34—67—910—12
19184149622041221
发生率(/10万剂次)
11.60
12.8620.2513.7010.3011.696.1319.050.0018.7912.0811.47
报告例数
34311135133211030196
发生率(/10万剂次)
8.38
8.7911.3211.6.683.133.638.017.5714.307.413.74
报告例数
5349192294310343127
发生率(/10万剂次)
9.31
9.9412.8312.087.806.114.5613.057.5714.718.717.86
2017年
合计
2.3季节分布4—6月AEFI报告最多,为34
表32016—2017年广西EV71疫苗AEFI地区分布情况
地区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合计
接种剂次3852101018397504871082315861309275151434448873375523266747465241062391
报告例数59111041206020601102
发生率(/10万剂次)
15.32
10.8013.325.633.1723.110.007.930.004.460.0010.860.002.159.60
例,占33.33%(34/102),报告发生率为14.71/10万剂次;1—3月AEFI报告最少,为10例,占9.80%(10/102),报告发生率为7.57/10万剂次。各季节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P=0.04<0.05)。见表2。2.4
地区分布
2016—2017年广西各地均有AEFI
报告,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等地。报告发生率的前三位是防城港市、南宁市和桂林市,依次为23.11/10万剂次、15.32/10万剂次和13.32/10万剂次。见表3。2.5
临床诊断与转归
例一般反应以发热、哭
闹、呕吐为主。39例异常反应主要以过敏性皮疹和荨麻疹为主,见表4。9例偶合症诊断中,手足口病2例、咽喉炎2例、胃肠炎2例、疱疹性咽峡
炎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和湿疹1例。102例AEFI个案均痊愈或好转。
386
应用预防医学2018年10月第24卷第5期AppliedPrevMed,Oct.2018,Vol.24No.5
表439例EV71疫苗异常反应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例数构成比(%)热性惊厥12.56荨麻疹820.51斑丘疹12.56过敏性紫癜25.13血管性水肿12.56过敏性皮疹2256.41其他过敏性反应25.13其他25.133讨论
2008—2015年,我国共报告HFMD约1380万
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47/10万,报告重症病例约13万例,死亡病例约3300例,给我国儿童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且重症HFMD和相关死亡主要由EV71感染所致[4]。EV71疫苗是全球首支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新疫苗,家长不愿意接种EV71疫苗的主要原因为担心疫苗副作用[5],但是接种疫苗是预防由EV71感染所至HFMD最有效的手段。国内尚无EV71疫苗大规模使用后的安全性公开报道,本研究为该疫苗在广西大规模使用后的安全性研究。
2016—2017年广西共报告EV71疫苗AEFI102例,报告发生率为9.60/10万剂次,尤其是南宁、桂林、柳州、防城港、河池等市AEFI报告发生率已大于10.00/10万剂次,男女性别比为1.08∶1,低于既往研究的男女性别比1.71∶1[6-7];各年龄组报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岁组报告例数占总数的48.04%,这可能与广西重点针对3岁以下的儿童采取相应的接种策略有关;夏季报告发病率略高,可能与夏季气温较高,容易引发疾病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观察到疫苗上市前临床研究发现的发热、呕吐和哭闹等症状,也观察到荨麻疹、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和热性惊厥等临床研究中未发现的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2016—2017年广西接种EV71疫苗后报告常见不良反应以发
热、硬结、过敏性皮疹等为主。
不足之处:本研究属被动监测,尚无主动监测方面的数据,有可能低估了广西EV71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水平,今后可考虑进一步加入主动监测如基于手机APP等互联网报告,以便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料。
综上所述,广西EV71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总体较低,安全性尚可,不良反应以局部症状和过敏性皮疹为主。建议应继续加强针对AEFI监测薄弱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各级AEFI调查诊断和因果关联评估水平;加强对专业人员的预防接种服务技术培训,减少实施差错的发生;完善预防接种和现场救治的措施,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参考文献[1]
阳益萍,陈敏玫,居昱,等.2008—2014年广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分布特征[J].应用预防医学,2015,21(6):365-368.[2]
杨芳,于石成,张菊英,等.2008—2011年我国地区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3,28(11):888-3.[3]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编辑部.我国自主研制的肠道病毒EV71灭活疫苗获批上市[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5,35(12):116.[4]
安志杰,刘艳,廖巧红,等.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22(4):458-4.[5]
叶新,何剑峰,孙立梅,等.广州市3岁及以下儿童监护人肠道病毒71型认知及其灭活疫苗自费接种意愿调查[J].疾病监测,2017,32(3):252-257.[6]
陆伟才,杜进发,钟革,等.2014年广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6,22(2):114-118.[7]
杜进发,钟革,杨仁聪,等.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15,30(4):291-295.
收稿日期:2018-05-11
编辑:张鸿满,杨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