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

来源:好走旅游网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课题阶段性计划

我深知作为一名班主任,其工作是琐碎又繁忙的,尤其是语文教师作班主任,其工作的内容更复杂,任务更繁重。然而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师的基础,并且也能从中体验到做教师的快乐。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教师和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所以说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做好它确非易事。如果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体,要与学生亲密地结合在一起,我想就要我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像对待子女般看待学生,我想我会与学生越走越近的。 一、亲近学生,理解学生,互相沟通

当我作为新班的班主任时,我觉得首先要做的是接近学生,要善于体贴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关爱,这样就容易与教师拉近距离,对教师消除潜在的恐惧心理。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理,并不是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在路上要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的事。”“用心拔草”,我想除了要替学生根除恶习,还要消除自己对学生认识的无知和教导孩子交往上的。

从教十年,也担任了几年班主任,我一直就明白作为班主任不但要亲近学生、接触学生,更要去关心学生,了解其内心想法。就说我班学生沈阳,他写得一手好文章,有一次学校举行校级现场作文比赛,我选中了他,可是他满不在乎的神态和语气让我感到惊讶,这次比赛有好多学生盼还来不及,他居然是这种生硬的拒绝之态。沈阳的答复让我真正尝到了被学生拒绝的味道,教师的“权威”在他身上似乎根本就不存在。他的“拒绝”让我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与复杂性,我觉得有必要与他的父母交流沟通一下。我和她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软硬兼施”

的方法,结果还是那句话:我不想参加。我一时束手无策,决定暂时“投降”、放弃。

沈阳同学不顾同学的殷切希望,不理会家长、老师的劝说与鼓励,固执己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沈阳是我们班比较学习比较突出,思维十分活跃,知识面又特别广的一个人。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平时他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学生放在眼里,有时甚至连老师也不放在眼里,而且听不进任何劝阻,凡事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他从一年级起就是班里小作家,他不想参加为的就是想让同学们明白:没有了他,班里就没有人能得奖。这种毛病的产生与家庭的过分娇宠、学习中的一帆风顺、教师的过度称赞和长期片面的自我认识有关。

意识到这一点,我立即采取“行动”:不再盯着他不放,而是另选其他人,让他从中明白,没有他班级活动照样能进行。当另一位同学捧奖而归时,他眼神里开始流露失望。同时,在学校开展其它活动时,我也有意欲擒故纵,不再举荐他。当班里其他同学取得成功时,我就在班里郑重地表扬,这样既鼓励了参加活动的学生,也有意地帮助了沈阳正确地认识自己,让他明白:既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更要看到优点和长处,不要以为别人都不如她,不要认为自己最能干,要让他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一招还真管用。当他看到别人都在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而且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明白了人无完人,明白了人外有人,他那老子天下第一的霸气也收敛了不少。

不过,我觉得对沈阳的教育仅仅只是开了个头,还需要在平时教学中继续寻找恰当的教育方法,让这样出色的学生在班里能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通过这个事例,我感受到孩子也有对事物的独到看法。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学生。比如让让沈阳参加校作文比赛这件事,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找到他,满以为他会高兴地答应我,可是他却生硬地拒绝了我,我当时真想把她叫过来狠狠训斥一顿:老师安排的任务为何不想完成?可是我当时竭力控制自己,没有这样做。我另辟蹊径,通过激励他人来刺激他。他一直认为自己是

班级里最优秀的,经过这样一刺激,看到其他同学也能做得很好。她骄傲自满的心受到了打击,激发了对他对自身新的认识。我的这种做法从侧面教育了他,使他克服了自身骄傲情趣。但是这件事同时也提醒了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以温柔代替强硬。一旦学生出现反常的言行,切不可急躁乱下断言,一定要从学生内心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进行心理疏通,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共同发展

作为班主任,要时时关注班里学生的言行发展和心理发展情况,他们的点滴变化都要用眼睛观察、用心思考,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要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形成互竞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争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班学生任光宇,平时他不会“听话”,课上宣布各类了通知,当时总是不肯听好,下课后就开始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而且有很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有时坐得累了,就会乱动起来,或者小手开始摆弄东西,玩玩橡皮玩玩尺子等;有时甚至忘记正在上课,公然拿起饮料大口大口的喝起来,或者突然站起来向窗外张望,甚至转过头去与学生肆无忌惮地大声交谈。

以前,见到此种情形我一定会“怒发冲冠”,毫不留情的大声斥责,说什么藐视课堂、违反课堂纪律、无视老师的存在。这就是老师的“有色眼镜”。

现在,我会进行换位思考,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我会先检讨自己:是不是课有问题,太闷、太简单、以至他才有这种不寻常的举动。然后,我也会走近学生,与他交流,了解他这样做的前因后果,原来这是很简单的原因,她想窗外张望是觉得眼睛累了,想调节一下,而与同学交谈则是自己忽然对老师刚才提的问题有新的看法怕自己不说出来待会儿忘了。当我了解以后让他明白:勇于讨论是好的,单要分清场合与时间,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对他进行“耐心说服教育”。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这种不良习惯绝不是近期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年半载就能改正过来,需要的是班主任长期不懈的辅导。没有耐心,不够

冷静是不行的。我给他谈“行为道德观”,告诉他课堂不是个人表现的地方,是集体的学习之地,这种不良习惯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同学的求知、,还影响老师的授课,同时也是个人控制能力的问题。通过我班主任长期的“耐心说服教育”,不仅教育了他和他的同学,也引导了学生们从心里感知老师的用心良苦,班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也大大增加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有了快速的进步。

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要善于发现班级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特殊举动加以引导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完善自己,使自身沿轨道正常、健康的成长。 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产生共鸣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有八年之久,在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但我更真切地感悟到:要做好班主任就得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同时我也发觉现在的独生子女不比我们那时,现在的学生在家过惯了宠溺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使他们所受的生活磨难和挫折越来越少,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敏感。所以在学校更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但这种“爱”不同于家里的“爱”。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去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之爱,不同于兄弟姐妹之爱,更不同于朋友之间的“关心”、“同情”、“怜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是更进一层的爱,是一种长久保持的爱。对于原则问题要严格要求,对学生的错误决不迁就,要通过这种“严爱“使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使学生的形成良好的品德,使其性格更加坚强。总而言之,班主任要通过这种”爱“,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这种“爱”更应是发自班主任内心的、真诚的“爱”,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那么该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我认为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理解学生。理解是人类感情交流的基础,理解是相互的。只有当你理解了他,他才会、才肯理解你。只要班主任与学生互相理解了,感情也就沟通了。做起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理解了学生,班主任就会更加爱自己的学生。对此我有深刻的体会。如果说真诚的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那么理解学生则是维系爱的最重要的“纽带”。

爱学生还必须尊重学生。每一个班主任都希望学生尊重自己,以己为榜样,殊不知尊重都是互相的。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班主任只有先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真正的尊敬。尤其对后进生,更应尊重他们,不歧视、不体罚他们。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做好确非是一件易事。在工作中,我体会到光有先进的理论、高明的经验还不够,如果缺乏了对学生真诚的爱,一切都将变成纸上谈兵。但愿我们所有的班主任,都把爱学生贯穿到整个工作中去,使整个班级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更富有成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