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时间:8月29日 备课人:初 伟 审核人:韩纪勇
一、指导思想:
学习社会发展常识与中国基本国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初步整理归纳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国情知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提高爱国热忱,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才;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
思品教材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情况,体验承担责任的感受,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从而负责的投身于社会实践,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三、学生状况分析:
目前,许多学生的“责任”概念模糊。一些学生认为责任只是对成人和职业人员的道德,与自己没有关系,,一些学生对责任的范围认定比较狭窄,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应该承担的责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就不属于责任范围之内。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发展,但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借机蔓延。这两方面的思想都对中学生有所影响。现在的学生生长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感受着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是,一些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主张全面引进,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意识较弱。一些学生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面临考试时,不同程度的陷入考试焦虑;缺乏选择的策略和勇气;缺乏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极其重要性。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能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责任。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有意识的关注知识本身内在的关联性,提高抽象思维和总结的能力。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五、教学措施 :
1、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用老方法教新教材,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学生和本校的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
题和案例,特别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明辨事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转换教师角色,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4、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律实践。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为学生的终身服务的教学思想;
6、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7、扎实基础、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能够坚持学习。
8、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第一单元 备课
备课时间:8月29日 备课人:初 伟 审核人:韩纪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第一课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事迹。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选择,能为自己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第二课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三、教学方法、手段设计: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一框《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导学案
备课时间:8月29日 备课人:初 伟 审核人:韩纪勇
学习目标:
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重点和难点:
重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课前预习
1、责任的含义是什么? 2、责任是如何产生的?
3、举例说明社会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就不同? 4、自己对自己负责有哪些表现?有什么意义? 5、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
就 。 学习过程
一、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1、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1)什么是责任?
【活动二:】该做与不该做的事 应该做的事 不应该做的事 在家里:体贴、孝敬父母,承担一定的以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对父母提出过家务事。 高要求 在学校:上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独逃学、躲学;逃避打扫卫生;抄袭别人立完成作业;遵守校规校纪;帮助遇到作业;作弊;吸烟、喝酒、赌博、打架困难的同学。 斗殴; 在社会:遵守交通规则;对人有礼貌。 偷盗、抢劫。 在交往:诚实守信;忠诚、互助、互谅。 轻情寡义;言而无信;自私自利。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对责任的承担叫负责。负责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通性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
【活动三】救灾过程中那些人承担了责任 哪些人? 什么责任? 领导 组织、指挥抢险救灾 消防队员 灭火、消毒 部队战士 寻找被捆的人并实施救援工作 医生 尽力抢救、治病救人 民政部门及工作人员 组织、募捐和运送物资 学生 捐献零花钱、献爱心 说明: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与社会关系之严的相互承诺。承诺表现生活的方方院面。 责任的晥源:①嫹他人的承论;②分配的任务; ③上级的任命;④职业的要求 ;⑤法律规定;⑥传统习俗;⑦公民身份;⑧道德原则 等。
(一)单项选择题
1.责任产生于社会兲粻中㚄( ) A.彼楤信䛻B.相䚒找诺Cﴎ诚信相待D.相互关爱 2.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 ) A.代价B.回报C.权利D.责任
3.在班干部竞选活动中,余圆以高票当选为班委会成员。新任班委会成员分工时,大家一致推选她当维权委员,可她觉得应该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做宣传委员,在自己的要求被拒绝后,她宣布退出班委。你如何评价余圆的行为?( ) A.她做得对,同学们应该尊重她的意见B.她有权拒绝承担自己不乐于承担的工作
C.既然当选了班委,就应尊重大家的选择,承担班委的责任,不能单从自己的意愿出
发 D.她退出班委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表现
4.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千千万万个在平凡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他们忠实地履行着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 ) A.面对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B.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C.做好本职工作D.真诚待人 5.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某些事的要求。对责任的承担就叫负责。负责是对的道德要求。( )
A.每位公民B.所有成人C.职业人员D.有道德的人 (二)是非判断题
1.责任可以来自自我的选择、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以及职业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等。( )
2.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 ) 3.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 ) 4.对自己负责,说到底就是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 5.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
课后反思:
第一课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
备课时间:8月29日 备课人:初 伟 审核人:韩纪勇 知识目标: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 重点和难点:
难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课前预习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什么?
2、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有什么意义? 3、我们怎样正确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4、面对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5、 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富有责任心的人的高尚情感。 学习过程
二、不言代价与回报 1、什么是代价 什么是回报 2、我承担 我无悔
(1)、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2) 、 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3)、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 A.放学回家就马上写作业,从来不用父母督促
B.期中考试时,我把忘记关闭的手机带进考场了,幸亏它一直没响
C.对于父母的唠叨我从不顶撞,因为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 D.不管学习到多晚,我每天都会洗自己的袜子和内衣
2.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一位老大爷突然在你行进的前方跌倒,来不及刹车的你怎样做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
A.不顾一切朝老大爷撞了过去 B.猛转方向,驶上了快车道 C.为了躲避老大爷,撞到了停在路边的汽车上 D.眼睛一闭,听天由命
课后反思:
第二课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备课时间:8月29日 备课人:初 伟 审核人:韩纪勇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三、教学方法、手段设计: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四、课前预习:
1、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什么?
2、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什么?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3、为什么要关心集体?
4、怎样关心集体?(表现是什么?) 五、学习过程:
学会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 我是集体的一员
【活动一】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答:因为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即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
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活动二】某校九年级3班,许多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很少有人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时常有人讲话,影响老师教学;卫生打扫马虎,教室脏乱;„„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答:会导致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思想涣散,无心学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道德品质败坏等等。
○如何改变班级的这种状况?
因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每位同学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做到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活动三】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答: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因为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活动五】小铭豫为什么犹豫?他该怎么办呢? 答:因为小铭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当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摆在第二位,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2)、如何关爱集体?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活动六】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答:因为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菜油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答:因为他们不团结,也没有协作。更不能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不能团结他人,无法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六、课堂反馈:
课后反思:
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备课时间:8月29日 备课人:初 伟 审核人:韩纪勇
学习目标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难点: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课前预习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2、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应该怎么做? 3、为什么要热心公益事业?有什么意义? 学习过程:
二、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活动一】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答:是。因为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列举: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向警予 “为了国家之前,为了民族自强”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活动二】○外企员工遇到了什么考验? 答: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答:因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答:A、增强法律意识,关心国家安全;B、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自己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C、增强民族自尊心,同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作斗争;D、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公民为什么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1)、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2)、 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 《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活动三】小石从事志愿者工作为什么不觉得苦?
答:因为小石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他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活动四】○这位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出了我的生命力。”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1)、这里的“给”意味着付出,“得”指的是获得物质报酬。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反映出她热心公益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2)、通过“给”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力。这是因为我们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一直懂得到了检验,同时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体验尽职尽责后的幸福感、成就感。 ○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体会是什么?
答:(1)、参加的社会公益活有:参加义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在清明节时,到烈士陵园扫墓;在假日或周末,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帮助打扫卫生等等。(2)、体会:参加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2)、当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时的感受如何?
答: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大,但你的一次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活动五】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誓词 答: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公益活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
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课后反思:
第二课第三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备课时间:8月29日 备课人:初 伟 审核人:韩纪勇
学习目标
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要把履行各种职责看成是自己份内的事,要自觉承担责任,做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重点和难点
重点: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难点: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 课前预习:
1、我们为什么要信守承诺?
2、当我们做错事以后,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3、做责任的主人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 4、自觉承担责任的表现是什么? 5、负责任的表现有哪些? 学习过程: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信守承诺 勇担过错
【活动一】○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那么会„„(自己将不在家等候,使自己失信于父母和商场;或自己将不能及时赶到与同学约会,参于出黑板报,失信与同学。)
○如果商场送货工能按时送货而刘汀家没人在家等候,那么会„„(刘汀家不守承诺,失信于商场) 说明了:许下诺言意味着承担责任。失信于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有损于自己的人格形象,而信守承诺是负责任的表现。 ☆负责任的表现:
(1)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许下诺言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信守承诺,也就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即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因此,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 【活动二】丢失宣传画是否向公司汇报?
答:应该向公司汇报。因为勇于承认错误并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可见,我们中学生有了过错不应该逃避或推卸责任,而应该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 (2)、承认错误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活动三】你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 答:勇于承认错误并敢于承担责任。 2、 自觉承担责任
13
【活动四】许苇承担了哪些责任?哪些责任是她主动承担的?哪些责任是她被动承担的?她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答:A、学习任务、班务任务、唱歌比赛和植树的任务等。B、学习、唱歌比赛、植树使她主动承担的责任;班务工作是她被动承担的责任。C、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制订一份近期学习和工作安排,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时间上。 (1)、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2)、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了解自己的责任 学习 家庭 班集体 社会 责任 认真学习独立完成作业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积极完成值日等班级的事情 遵纪守法 自我评价 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强 主动承担子女的责任 集体荣誉感强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3)、如何自觉承担责任
答: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达标练习: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只有信守承诺,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下列哪种对待承诺的态度不够严肃和慎重( )
A.只要是别人提出来的合理要求就要答应,这是承担责任的正确态度 B.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竭尽全力
C.承诺时要在时间上留有余地,以防突发事件的干扰 D.实事求是,不要勉强应承和包揽自己做不到的事
2.中国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对于我们初中学生而言,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就是要( )
A.成为志愿者并参加中国志愿者行动 B.搞好自己的学习
C.参加义务献血、报名捐献骨髓和角膜
D.参加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宣传交通安全等
3.郭霄汉是班级“绿色环保小组”的组长,一直坚持收集全校同学交来的废电池。进入九年级以来,学习紧张了,他开始觉得耽误时间了,工作热情锐减。一次,他竟然因为急着回家做作业,没有及时把一个同学上交的两节电池送到学校,而是扔进了垃圾桶。你认为() A.他对工作不负责任B.该扔!为两节电池耽误时间,不值得 C.学习是第一位的,不能耽误D.情况变了,承担的责任也应该变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复习
备课时间:9月8日 备课人:初 伟 审核人:韩纪勇 1、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2、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
力。 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行为不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
A.只要是自己认为对集体有利的事,就要顶住压力坚持到底
B.在集体遇到困难时,自己尽心尽力帮助解决C.主动与他人合作,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D.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让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受到影响
2.下星期一学校有外事活动,某国家教育代表团要参观上午的学生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升旗仪式上严格遵守纪律,满怀深情地高唱国歌,遵守升旗仪式的有关规定,显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老师的做法是( ) A.弄虚作假B.临时抱佛脚C.崇洋媚外D.爱国的表现 3.下面关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不正确的观点是( ) A.可以承担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B.可以帮助他人
C.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D.可以因此获得一些殊荣
4.由于公司的业绩不够理想,联想集团决定将公司董事们2004年的薪酬平均砍掉四成,而总裁的年收入更是大幅减少一半以上。你认为下列评价中哪一个不正确?( )
A.在联想员工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B.领导就应承担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
C.这是联想董事们负责任的行为 D.这是联想集团故意炒作
5.田壮的父母都是农民工,每天的工作特别辛苦,为了让父母休息好,田壮从初一年级开始一直坚持为父母准备早点,即使到了初三,学习任务相当繁重,他也没有放弃。下列对他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A.这是他自觉承担责任的表现 B.这是他浪费时间的表现
C.他对可以选择的责任选择不准确 D.他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 (二)是非判断题
1.班级进行班干部民主选举,在收上来的选票中竟有人写上了萨达姆。老师组织同学们就此事进行讨论。小刚认为,选谁是选举人的权利,集体应充分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小刚说得对。( )
2.真正对国家负责其实只是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挺身而出,为国家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 ) 3.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 4.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有勇气的表现,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