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文良任敏
来源:《杭州(下半月)》 2011年第1期
吴文良 任敏
杭州市立体绿化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90年长庆街道建成的150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被认为是国内规模较大、比较成功的一处屋顶绿化样板。然而20多年来与后起步的先进城市相比,杭州立体绿化发展不快。杭州一直在走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城市之路,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城市生态环境的高标准对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土地资源的紧缺与绿化规划土地潜力的挖尽,使通过增加地面绿化的传统途径已不可能得到满足,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向空间发展。凡有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实施屋顶绿化,安全许可的高架立柱、市政干道的边坡和挡土墙以及河岸驳坎应同步实施绿化覆盖,提高城市立体空间的绿色浓度,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做好立体绿化的宣传工作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杭州的“环境立市”决定了大力发展立体绿化的必然性,而要加快发展立体绿化,必须取得全社会的共识,在全体市民中产生营造优良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这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宣传引导。
宣传立体绿化的生态性。立体绿化是对城市地面绿化严重不足的有效补充,是减轻城市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在建设生活品质之城中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通过宣传使全体市民认识到立体绿化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少辐射、吸音隔噪、截留储存雨水等功能,对维持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从而优化城市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宣传立体绿化的公益性。立体绿化是从单一的平面绿化向注重绿化立体空间的绿色革命,是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举措,是增加绿量扩大绿化面积、降低温度减轻热岛效应、节约能源,建设低碳城市的有效手段,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科学途径。在建设健康宜居城市的大背景下,使全社会形成立体绿化是一项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事业,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离不开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房屋管理及广大业主的支持和参与。
宣传立体绿化的可行性。屋顶绿化、墙面绿化、棚架绿化等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已较普遍,在国内的先进城市包括杭州也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全面推广杭州的立体绿化时机已经成熟。一是经济上可行。立体绿化中,屋顶绿化的成本最高,建设成本为每平方米350元左右,但也只有地面征地绿化成本的几十分之一;年养护经费11元左右,比地面绿化养护成本高不太多,且实施绿化的屋顶其寿命要比没有绿化的延长一倍左右;其它立体绿化成本要大大低于屋顶绿化。二是技术上可靠。按照目前的立体绿化技术、品种、相关材料、施工工艺等,只要施工规范,立体绿化的质量是可以保证的,防止屋顶及墙面渗漏并确保安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实施建筑物立面绿化,对保护墙体、减少能源消耗有利,其植物的虫类是完全可以防止的;实施棚架绿化能给小巷和庭院增加“庭院深深”的感觉居民是会欢迎的;实施河道水面养植绿化,经省农科院对古新河试验段检测评估,该河道水质已从没有水面养植前的劣V类上升到III-Ⅳ类,河岸环境明显改善,鱼类昆虫种类增多,从生态、技术和经济上考虑可以推广。
制定推进立体绿化的
实施意见和计划
为迎接2011年休博会,2009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已下发了《杭州市“美化家园工程”实施意见》。鉴于立体绿化对杭州建设“最清洁城市”、“健康城市”等具有更深远的作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修改《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将“环境立市”,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立体绿化列入条例之中;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推进杭州市立体绿化的实施意见>,明确杭州市进行立体绿化的各类载体,包括新建建筑、旧城改造、屋顶整治、庭院改善、背街小巷改善、河道建设与整治等,明确规划、建设、房管、城管、开发商和建设单位等在立体绿化建设工作中的职责,明确城区、街道、社区及属地居民在立体绿化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推进杭州市立体绿化的实施意见》,市园林、规划、建设、房管、城管等部门要尽快制定《杭州市立体绿化实施计划>,将其列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之中,从工程投资、方案设计、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将立体绿化列入建设工程项目之中,实施量化考核,增加刚性。规划、建设、园林等部门要研究制定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棚架绿化的规范标准,以保证立体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出台立体绿化的优惠奖励政策
鉴于杭州绿化的生态、环保、节能、公益等功能,在推进立体绿化工程中,建议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财政补贴、先进奖励”的方针。一是建设资金的筹集。建立立体绿化市、区财政补贴工作机制,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棚架绿化等费用列入项目建设经费,在市绿化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由两级财政给予三分之二以上的工程经费补贴。二是日常养护经费安排。由市区两级财政全额补助经费,屋顶绿化按地面绿化养护成本的150%、垂直绿化按地面绿化养护成本的100%安排养护经费。三是制定和实施立体绿化奖励制度。对立体绿化建设工作成绩显著的城区、街道和单位,由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上报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坚持行之有效的绿化认养体制,鼓励全体市民参与立体绿化的种植和养护,建立绿化城市先进市民奖励制度,提升全民植绿的公众参与率,加快美化杭州进程。
(作者单位:吴文良/杭州民进;任敏/杭州民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