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学校同成长
维刚学校 赵 江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这是抄来的美句,但现在写在这里,真真正正代表着我这一年来的感受。忙忙碌碌的一年就要过去了,这是我在新学校从教的第一年,回想起以前坐在台上静静地看着台下的学生,默默耕耘的场景仿如昨日之事。而此时,看着台下一双双水灵的眼睛,我又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激情!
“人不能悲观,人生充满着机遇,天生我材必有用”。2010年的春天,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维刚中学的成立给了我希望,让我有了生存的空间。回想起一年来走过曲折,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进步了,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循循指引、关怀。使我在维刚这个平台上,得以展示我的才华,体现我的价值,同时提高了我自身的素质。
一年来,学校的管理、孩子的变化都令家长赞许。当看到可喜的成绩,我一直在想,我们学校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我思考的不够全面,但我想离不开下面的因素。
一.先进教学理念
孙维刚老师对教师提出了一些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教学理念,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教师既要做教育的行家,又要做锐意进取、充满智慧的创新能手;既要引导学生“为学”,又要引领学生“为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和教学技巧、方法。教师只有具备了新观念,方法和知识,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我们的眼光都不仅仅投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层面的改革,而且投向孩子的心灵、情感、思想、习惯养成等方面。我们学校的教育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因此,我们的“维刚学校”追求“真教育”,用人格去铸造人格,以情感去点燃情感,靠能力来培养能力。我们只有在自己平凡的教育岗位上脚踏实地、躬身实践、锐意进取,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让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优质教育,才能成为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和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学校
二.老师与学生之心与心沟通
鲁迅先生曾说过:“仅有爱,并不及格,还要学会怎样去爱!”这话是多么富有哲理。这其中就包含了沟通的艺术。学生要尊敬长辈,及时、经常和老师、家长说心里话,而我们的老师,父母也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多和孩子谈心,大家在朋友式的交流中各抒己见,把心里话讲出来。其实,沟通并不难,重要的是从心开始。
我们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靠什么?那就是沟通。静静地听,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地说教,作为学生,总希望自己的老师能象朋友一样与他共享快乐或分担忧愁,倾听学生的诉说,充分尊重学生倾诉的权利,这不是纵容学生的行为,也不能视作是听任学生的狡辩,这是一种艺术。首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老师;信任学生,学生才会信任老师。他们才会愿意把自己的真心话掏出来,而老师教育学生也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其次,给学生向老师倾诉内心感受的机会,就会跳出压抑的心境,增强自信心,这对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极好的。学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老师应表明赞成的态度,倾听学生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再次,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正如校领导所说:“喜欢这位老师,才会喜欢他教的这门课。”
毋庸置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其实各自内心深处都是渴望交流,渴望别人理解的,如果教师和学生谁也不能理解谁,那是沟通太少惹的祸,俗话说的好:“墙,推倒了就是桥!”而那堵墙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化为畅通无阻的桥梁-——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三.养成教育见成果
当他遇到挫折时,老师要用温柔的语调和举止来安慰学生;在他犯错误时,要批评指出……总之,一点点的指引,一点点进步。当看到学生见到老师说“老师好”;当看到学生上楼梯靠右行;当看到学生在课堂坐的笔直,瞪着充满期待的眼神;当看到学生在食堂井井有条的排队打饭,静静的吃饭;当看到学生在宿舍整齐摆放自己的物品……
这些事情告诉我们 养成教育是有效果的。我们会坚持下去
四.优秀的管理层
王校长制定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教师的行为习惯,使教师们能通学习、反思和评估,从而成长,不断地使教师自我创新和发展。他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必须表现主动,对小事泰然处之,不斤斤计较,具有非恶意的幽默感,勤于思考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人际关系密切和谐等。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会充满了冲突、挑战、怀疑和矛盾,但是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他的方法总能够让教师获益匪浅。
一句话表达我的心声:“学生们长大成人后,或许会忘记学过的知识,但却一直不会忘记我们学校,不会忘记课堂上曾经发生过的小故事,不会忘记校园里童年的快乐,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维刚学校。伴我成长的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