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年文综试题,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指导思想,遵循“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试题关注社会热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试题答案呈现出回归课本的特点,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政治学科的应试情况来看,学生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但得分率不高。于是有学生无奈地抱怨“教材知识我很熟,就是不知道怎样用”,进而得出结论:政治学科难学。固然,部分学生得分率低,原因之一是并非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知识很熟”,而往往是基础知识不牢固造成的;但思维方法、答题技能不到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指导学生答好政治试题作了一些探索。
一、 多管齐下,提高学生解答客观性试题的能力
文综客观性试题,往往以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成语俗语、名言锦句、诗句等为切入点,突出对学生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基于此,我在讲评客观性试题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详略兼施析原因。即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通过全面批阅学生试卷,充分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对绝大部分学生能解答正确的仅作简单提示;对一些不是很难但学生得分率较低的题,作详细解答,并找出失分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
例题:2003年10月15日9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从哲学上看,这一事例体现了(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将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人类可以创造、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D、人的认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学范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类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规律。故选A者没分清哲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选BC者没能弄清书上基础知识,正确答案应选D。
2、避轻就重破难点。即在讲评选择题时,重点突破社会时政热点、高考考点、教学难点相结合的难题。具体做法如下:
⑴、让学生认真审题,把题干中的材料用政治学科术语准确地转述出来,同时明确题干的指向(是要求从政治学、经济学还是哲学角度作答,是要求从哲理、哲学原理还是方或哲学启示角度作答,是从哲学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人生价值观角度作答)。
⑵、对题肢逐一判断,排除表述错误的题肢。 ⑶、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选出最佳答案。
例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完成党在本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①在新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出发
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④坚持作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和发展生产力
⑥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 D、①②③④⑥
解析:此题是要求从哲学原理角度,而不是方,也不是经济学或政治学角度作答,因此可排除⑤⑥两个选项,从而就可排除BD 两个选项。再比较AC两个选项,区别在于是否选①,材料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奋斗目标之类的主观的东西出发,故①项错误,答案选C。
3、 方法思维巧点拔。即注重对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如明确提示学生:选择题中常见的“材料体现什么哲理”,可选哲学原理、也可选原理的方要求;“材料体现什么哲学原理”,则不对选相关原理的方;“格料给我们什么启示”,则主要是从方角度作答。又如,涉及政治常识内容的题,则应特别注意分清“国家或”、中国党和人民政协的相关问题,、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依法治国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也不能适用于和政协,从而避免张冠李戴。
4、 纵横联系精扩展。即在讲评选择题时,一是除了明确试卷考查的知识外,还应把与此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二是对试题进行转化发散、题型发散,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例题:对人对事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生产上只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只重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污染等。这些做法或观点从哲学上看( )
A、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原理 B、是一点论,是片面看问题 C、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D、符合主要矛盾原理
解析:这是一道发散思维的题目,题目上廛的种种情况都是形而上学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种种表现,所以ABC三项都符合题意。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还可以转化成简答题,如“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面对人世挑战,我国应怎样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对发挥国家职能有何意义?”等。
二、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答好非选择题
近年来的主观性试题,更是直接体现了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这一鲜明的时代感,它往往以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突出考查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强化试题的潜在德育功能和导向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优化思维过程和方法。为适应高考更多地注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能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能对现象进行概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又能遵循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对情景材料
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从而使学生在答非选择题时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有话好好说,理论联系实际地把话说到点子上。
2、 总结出主观试题答题“三步曲”,授之以渔。 第一步:“审题”。一是审设问,即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之前,先明确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更可以明确设问是什么?是从什么角度问的?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的问题?二是审材料,即归纳出每则材料或几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表格题则要求审清表格的标题和表注,将表格中内容进行横向、纵向和综合比较,从而透过现象提炼出本质性的东西来。
第二步:“联想”。即要求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明确题中材料折射的政治学科的道理,从而找到答题的理论依据,并将书中的理论、党的大政方针与材料中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步:“精心作答”。即把在上述对题中材料加工制作的基顾上形成的认识,用正确的政治术语,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地表述出来,并体现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党的大政方针的正确导向作用,使学生既答好题,同时也使自己情感方面得到升华。
试题有式而无定式,答题有法而无定法,但不同类型的试题总有一些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可循。本人提出以上拙见,旨在抛砖引玉,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如何指导学生答好政治试题
一般来说,要答好初中政治的问答题,特别是一些“意义”类的题目,一定要读懂题意,把题目或材料理解透,然后结合材料提示、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来答题。答题过程主要包括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下面是一些常见类型的题的解答方法和步骤:
“意义”、“重要性”、“为什么”等:这种题的答案通常不能在书本上找到,因此遇到这种类型的题时,尽可能拓开思路,结合书本和材料概括出几个要点即可。一些“为什么”的题可从两方面解答,即“必要性”与“重要性”。“必要性”可理解为目前的现状,“重要性”可理解为做法对改善现状起到的帮助作用,顺便说下最后别忘了加上一句总结性归纳性的话如“总之”、“所以说”等。
辨析题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方面。也就是说,答辨析题时不能仅简单地判断对错,一定要加以分析。最常见的辨析题是半对半错型,遇到这种题,首先判断题中的观点(一般为片面),然后肯定其说对的地方并讲明原因,紧接着对其错误的地方加以更正,同时也要讲原因。最后加上一句总结性的语句即可,必要时可以加上“怎么做”。
“启示”类的题目包括“为什么”和“怎么做”两方面。答这种题时首先讲出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个道理通常可以在书本上查找到。接下来要讲明我们应如何依照材料中的道理去做,简要答两句即可。(当材料蕴含多个道理时可不答“怎么做”)
“认识”、“理解”、“评析”、“看法”一类的题目是答法最复杂的一类政治题目,它们的解答步骤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并且最后一定要加一句总结。解答时注意:1、“是什么”判断准确,结合书本知识下准确定义;2、“为什么”回答具体,除材料提示之外,“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部答上;3、“怎么做”简洁明了而具体,意识行动都要写上。如果对象是国家,还要加上立法执法等管理手段。
补充几句:我就曾错误地认为政治题只要翻书照抄和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结果在上学期的调研测试中只拿到了61分。总而言之,初中政治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关键在于你是否掌握的答题方法和各知识要点,只要掌握的它们,你离90分也就不远了,加油吧!
初中政治学习方法
其实政治应该来说是中考六科里面最简单的一科,不要求要什么良好的思维,只需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绝大多数人肯下点功夫的话,政治应该说是最容易拿分,起码下了功夫不会低分。可是政治又不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很容易就能拿接近满分,像一般的学生都是集中在80多这个分段,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政治绝对是拿来拉分的最好科目。一般来说,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家都很高分,单科比较难有太大的优势,所以真正能拉分就落在语文和政治上,可是语文要拉分需要有很强的功底,那需要一个很长期的积累,所以也是很有难度的。而政治应该说是努力与成绩相当成正比的科目,在绝大部分人都是80多的情况下,如果下点功夫让自己跻身90以上,绝对是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有利条件,而且也不
会太难做到。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征求了以前政治学得不错的弟弟的意见以后,给出一些学习政治的建议吧:不需要疯狂地背,花大量的时间背固然是有好处,可不是太值得,应该说性价比不高,当然一定的背诵是必要的,选择题的分摆在那里,得想先保证把选择题的分拿过来。选择题其实很多是考了又考的,可以通过边做题边背的办法,经常有空的时候就做上几题,有模糊不清的马上看书,把关键点背下来。这样插空随机检验的方法其实比较轻松,只要坚持,必定会有效果。而对于大题的训练,有一个首要条件,不想背那么多,就静下心来乖乖地把书给看完,这样才能对于知识点的分布有所了解,特别是考前,平时练习时当然是做题,但考前最后一定是回归课本,把书完整地看一遍,会有有好处的。而对于平时练习,如果有时间的话当然是做一下题,自己先写一下,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不过关键是对答案,一定要分析自己跟答案的有什么不同,学习标准答案的答题技巧。如果时间确实有限的话,省去自己做的一部,直接看题先自己思考一下应该用哪些知识点来回答(想个大概就可以了),然后直接去对答案,学习答案的答题技巧,当然这种是比较偷懒的方法,肯定没有前面的方法好,不过时间有限也没办法,至于效果如何让就见人见智了。还有关于答题规范的问题,可能老师也会强调很多次,我也不厌其烦地说一下。首先字拜托要写好,即使不能写得一首好字,也请写得工工整整,特别是政治问答题这种一大堆文字堆在一起的,字体工整尤为重要,很多东西很难拜托主观思想的,即使是改卷老师看见卷面漂亮的肯定心情也好,自然也会容易给高分,否则卷面花花的的,即使答得不错,老师也未必有心情慢慢看,可能就会随便就给个分就算了,这种状况其实并不少见,特别是中考,一个老师需要改那么多张卷,难免会有所偏差。还有答案写得长是没错的,有时间写多一点也不会扣
分,反而会增加拿分机会,当然乱写就是另外一回事。还有,建议写答题的时候,分步写,最好分几小点的,1,2,3,4几点这样,答题比较清晰,不容易乱,老师也看得舒服,像我现在这样一段好几百字就肯定不好了,呵呵。
以上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不能保证一定有用的,最好还是综合各方意见比较好,说一句废话:跟着老师走没错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