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仿写句子专项训练教案

中考仿写句子专项训练教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满井中学课堂教学教案

题目:仿写句子专项训练

姓名:李雪莹 学科:语文

时间:2006年10月23日 地点:初三(1)班

1

一、 基础分析

(一)本节内容基础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散思维,”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更注重运用,在新的课标卷中增加了仿写句子的题型。这类题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它不只是单纯对句子结构的模仿,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这种题型既能留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又有一定的限制。

具有以下特点:

1.从思维角度看,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3,从语法的角度看,考查学生有关词性、短语、复句,及各种句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4.从修辞的角度看,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能力。

从学生历次答题情况看,仿句时生硬地套用例句形式的不少,真正出彩的仿句不很多。针对学生在仿句练习中暴露出来问题,设计本节专项训练课,旨在通过逐步地训练,让他们在实练中了解解答仿句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方法,提高解题效能。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遵循两个原则:

2

(1) 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有兴趣写;

(2) 贴近中考考题,由易到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

高。

学习本节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

1、具有一定的修辞知识,能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

2、有一定的语法知识,了解词语的搭配、单句和复句的知识。 3、有一定的语言积累。

(二)

本节教学思路与方法

以教师的仿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引出仿句的概念;

从学生日常练习中的问题入手,启发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获得共识,从而认识仿写句子的要求,尝试去修改,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在修改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学生在交流的过程,通过互评又一次的完善所写的仿句,达到认识的再提高。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提高,达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训练。最后,由学生总结收获,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提炼,帮助学生把握答题技巧。

3

课题 仿写句子专项训练(一) 课型 专项训练课 基本目标:明确句子仿写的要求,初步掌握句子仿写的方法。进行仿写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法、修知识与 技 能 教 学 目 过程与 标 方 法 辞知识的能力。 较高目标:掌握句子仿写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明确要求——分析问题—尝试解决—巩固练习——方法小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法指导 教具 板 书 设 计

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句子仿写训练的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加强积累。 重点:明确句子仿写的要求 难点:掌握句子仿写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 讨论法 练习法 演示文稿 仿写句子 内容合理 修辞恰当 句式相仿 语意连贯 4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导入 老师仿写了《水调歌头 中考篇》,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投影展示] 二、考点聚焦 1、请同学们谈谈对仿写句子的认识。 2、教师小结仿句的定义 3、、提问:概念中哪些是关键词? 三、出谋划策 1、看看我们仿写的句子中存在哪些问题。 2、分析仿句中的问题并将问题归类。 3、教师小结: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 a内容欠合理 b修辞欠恰当 c句式欠相仿 d语意欠连贯 4、学生小结仿句中应注意的事项: 内容合理 修辞恰当 激发学生兴趣 引入教学内容 调动积累 明确概念 训练审题能力 由学生日常练习中的例句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以实例加深理解 听 读 说说自己对仿写句子的理解 说说要点 读句子,思考仿句的问题,说出见解 集体交流 总结 句式相仿 语意连贯 5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5、任选一句进行修改。 修改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巩固提高 训练答题效能 6、集体交流,师生共评。教师对学生鼓励,交流 学生积累精彩句子。 四、巩固提高 1、口答。 2、仿写。 3、小组交流并修改完善。 4、集体交流,评价,积累好句子。 五、总结 1、请结合这节课的内容,谈谈收获 2、教师小结(仿句口诀) 仿写句子并不难, 读懂语句是关键, 句式修辞要抓准, 行文上下语连贯。

说一说 写一写 交流 积累 说说收培养学获 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6

作业 见试卷 课堂测标 习题 测标结果及补救 教学心得 1、结合本节的学习内容,写学习体会(形式多样) 2、练习篇子 审阅教案 评语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