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炉工长考试题

来源:好走旅游网
高炉工长考试题(2017.12)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5分)

1、高炉短期控制的数学模型有( )、( )和( )。

2、初渣中碱金属氧化物较多,到炉缸时则降低。这是因为在风口高温区时有部分被挥发,但在炉子中上部则存在( )。 3、在布料时,矿石落在碰点以上,料线越深越( )边缘。料线在炉喉碰撞点位置时,边缘最重。生产经验表明,料线过高或过低均对炉顶设备不利,尤其( )时对炉况和炉温影响很大。

4、高炉内还原过程和主要反应按温度区间划分:≤800℃为( );≥1100℃为( );800~1000℃为( )。

5、熔化性是指炉渣熔化的难易程度。它可用( )这两个指标来表示。

6、当煤气流到软熔带的下边界处时,由于软熔带内矿石层的软熔,其空隙极少,煤气主要通过( )而流动。

7、风口数量是炉料的有效重力影响因素之一,因为风口上方的炉料比较松动,所以当风口数量增加时,风口平面上料柱的动压力增加,有效重量( )。

8、天然矿中含有( )的矿物,在高炉上部加热时,

( )而使矿石爆裂,影响高炉上部的透气性。 9、高炉基本操作制度包括:( )。合理操作制度能保证煤气流的合理分布和良好的炉缸工作状态,促使高炉稳定顺行,从而获得( )的冶炼效果。

10、在高强度冶炼时,由于风量、风温必须保持最高水平,通常根据( )来选择风口进风面积,有时也用改变风口长度的办法调节( ),所以调节风口直径和长度便成为下部调节的重要手段。

11、空料线喷水法停炉,在降料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温度和煤气中( )的含量。 12、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包括高炉本体、原燃料系统、上料系统、送风系统、( )、喷吹系统。

13、无钟炉顶的布料形式有( )。随着溜槽倾角的改变,可将焦炭和矿石布在距离中心不同的部位上,借以调整边缘或中心的煤气分布。因溜槽可以任意半径和角度向左右旋转,当产生偏料或局部崩料时,采用( )。

14、有计划扩大喷煤量时,应注意控制理论燃烧温度,一般不低于2000℃,如低于2000℃则应( )以维持需要的理论燃烧温度。

15、在块状带内进行的固体C还原铁氧化物反应,实际上是由( )两个反应合成的,CO只是中间产物,最终消耗的是固体C。由于反应进行需要很大热量,所以在低温区固体炭的还原

反应( )。

16、一般情况下,碱度为1.8~2.0的高碱度烧结矿与低碱度和自熔性烧结矿比较,具有( )等特点

17、研究热平衡能够了解高炉冶炼过程中热量收支的分配情况,找出提高( )和降低( )的途径

18、炉腹内衬破损的主要原因是:1)( );2)( )等。

19、热风炉气体的开口部位,如人孔、热风出口、燃烧口等处是砌体上应力集中的部位,是容易破损的部位,这些部位广泛的使用( ),使各口都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

20、炉料落到料面后形成一个堆尖,当料流中心落点距炉墙较近或碰撞炉墙时总是形成( )形料面;当炉喉间隙扩大或提高料线时则形成( )形料面。

21、热状态是多种操作制度的综合结果,生产上是用选择合适的( ),辅以相应的装料制度、送风制度、造渣制度来维持最佳状态。

22、焦炭在与CO2反应过程中会使焦炭内部的( )变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空料线停炉,打水管的安装位置应设置在( )。 A.小料斗上 B.大料斗内 C.从炉喉取样孔插入

2、长期休风需停鼓风机时,应该在下列工作完成之后进行( )。 A.发出休风信号,热风炉操作完毕,放风阀打开以后

B.完成休风操作,热风炉倒流。所有风口全部用炮泥堵严。停止倒流后

C.等B工作完成所有风口直吹管全部卸下切断高炉与送风系统联系后

3、打水空料线时,高炉、炉顶温度控制在( )。 A.愈低愈好 B.大于500℃小于700℃ C.400~500℃ 4、只能除去60~90μm灰尘的除尘设备称为( )。

A.粗除尘器 B.炉腰 C.半精细除尘器 D.精细除尘器 5、炉缸煤气的最终主要成分是( )。

A.CO、H2、N2 B.CO、CO2、N2 C.CO2、N2、H2 6、碳气化反应大量进行的温度界限是在( )。 A.1000℃ B.900~1000℃ C.1100℃以上 7、新筑高炉烘炉的目的是( )。

A.为开炉顺行 B.保证安全 C.保护好炉衬设备和降低开炉焦化

8、精料的内容概括为:高、稳、小、净、均。其中小指的是( )。 A.粒度愈小愈好

B.除去含粉部分<5mm,力度小而均匀,上下限范围窄 C.由高炉的大小规定力度范围

9、为保证热风炉的强化燃烧和安全生产,大于1000m3级的高炉,要求净煤气支管处的煤气的压力不低于( )。 A.6KPa B.3KPa C.10KPa

10、影响炉缸和整个高炉内各种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矿石的还原与容化 B.炉料和煤气的运动 C.风口的焦炭燃烧反应

11、块状带的煤气分布取决于( )。

A.炉料的透气性 B.炉缸煤气的初始分布 C.软熔带的煤气分布

12、采取较高冶炼强度操作时,保持高炉顺行应采取( )。 A.发展边缘气流 B.发展中心气流 C.造成两条煤气通路 13、焦炭灰分主要是( )。

A.酸性氧化物 B.中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 14、衡量出铁口维护的好坏以( )。

A.铁口深度 B.铁口合格率 C.渣铁出尽情况 15、烧氧时应确认氧压在( )。

A.8kg/cm2以上 B.10kg/cm2以上 C.\\15kg/cm2以上 16、生矿中最易还原的是( )。 A.磁铁矿 B.赤铁矿 C.褐铁矿 17、块状带的煤气分布取决于( )。

A.炉料的透气性 B.炉缸煤气的初始分布 C.软熔带的煤气分布

18、提高冷却水压实际上是加强( )。 A.辐射传热 B.对流传热 C.传导传热 19、边缘气流过分发展时炉顶温度的温度带( )。 变窄 B.变宽 C.宽窄变化不大,但温度值上移

20、高炉冷却水的水速应使悬浮物不易沉淀,不发生局部沸腾,对水速要求( )。

A.0.8~1.5m/s B.1.5~2m/s C.2m/s以上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8分) 1、炉墙结厚的征兆是什么?

2、冶炼低硅生铁有哪些措施?

3、简述未燃的喷吹煤粉在高炉内的行为。

4、什么是“热滞后”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5、产生偏料的原因是什么?

6、怎样选择合理的热制度?

7、如何防止炉缸炉底烧穿事故?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1、某高炉全风操作时风量为3300m3/min,平均每小时出铁量为150t。休风两小时后复风至2000m3/min,半小时后加风至2500m3/min,又经1小时后加风至2800m3/min,此后每隔1小时加风100m3/min,风量加至3100m3/min,稳定两小时后恢复全风。请计算此次休风及其恢复过程对该高炉产量影响有多少?

2、某高炉风口进风面积S=0.2458m2,入炉干焦耗风量折合表风量为2700m3/min,休风率0%,平均风温t=980℃,热风压力P=275Kpa,求V标,V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