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4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
时间:40分钟
1.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的序号填空。
(1)下列与丁香结有关的诗句出自南唐李璟笔下的是( )
A.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B.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C.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D.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下列不是宋朝诗(词)人的是( )。
A.辛弃疾 B.朱熹
C.王安石
D.刘禹锡
(3)雅号“孟山人”的诗人是( )。
A.孟郊
B.孟云卿
C.孟浩然
D.孟称舜
(4)《七律·长征》作于( )。
A.1934年10月 C.1936年10月
B.1935年10月
D.1937年10月
(5)《灯光》一文讲的故事发生在我国的( )时期。
A.二万五千里长征 C.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6)下列是宋朝诗人陆游说的爱国名言的是( )
A.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7)下列文章的体裁不属于小说的是( )。
A.《穷人》
B.《桥》
D.《狼牙山五壮士》
C.《金色的鱼钩》
(8)下列不属于“五行”之一的是( )。
A.木
B.水
C.石
D.金
(9)《兰亭集序》是书法家( )的作品。
1 / 5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10)“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说的是书法家( )的楷
书的特点。
A.颜真卿 C.赵孟頫
B.柳公权 D.欧阳询
(11)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 )。
A.《故乡》 C.《狂人日记》
B.《药》 D.《阿Q正传》
(12)下列以“概括主要内容”为题目的文章是( )。
A.《竹节人》 C.《伯牙鼓琴》
B.《京剧趣谈》 D.《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3)与“同到牵牛织女家”相关的神话故事是( )。
A.《牛郎织女》 C.《羿射九日》
2.回顾课本,根据提示,填写有关的内容。
(1)《七律·长征》一诗中表现红军涉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整首诗的中心句。
(2)《草原》一文中点明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描写由雨转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西江月”是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
中”点明了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 (5)《过故人庄》一诗中表明诗人被田园生活所吸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乡偶书》一诗中写出贺知章身处尴尬境地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嫦娥奔月》 D.《女娲补天》
2 / 5
(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从“谈碰壁”“救助车夫”两个部分,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他的真实写照;而他的另外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让我们认识到他也是一个铁血柔情的人。
3.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_____,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____,又叫
人
__________
,
既
愿
________
,
又
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按课文内容填空。
②语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一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语段用“∥”分成了两层,请写出每层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5
(2)方鼓琴而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按课文内容填空。
②语段用“∥”分成了两层,两层的关系是( )。 A.并列
B.转折
C.因果
D.递进
③你想到了哪些关于知音的名言?请写出其中的一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5
4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
1.(1)B (2)D (3)C (4)B
(5)C (6)B (7)D (8)C (9)A (10)B (11)C (12)B (13)A
2.(1)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2)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3)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4)词牌名 夜 黄沙道 行 (5)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6)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7)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3.(1)①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只用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惊叹 舒服 久立四望 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②语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语段中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把悠闲自在的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形象地描绘出了动静结合产生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草原的活力。
③示例:第一层写了草原的辽阔碧绿。 第二层写了作者看到草原美景的感受。
(2)①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②A
③示例: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