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于大海 朱娟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4期

摘 要:学生评教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改善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评教在很多高校形同虚设。本文剖析了目前我国学生评教活动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从解决管理者、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认知定位方面给出了解决的对策之一。

关键词:学生评教 高校 存在问题 对策

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管理者了解来自各方面的评价,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学生对学校教师的看法应该是管理者制定学校发展目标、确定管理方略的有效依据,如果学校管理忽略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无疑是无的放矢, 让学生参与评教活动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带动学生参与进教学环节,为学生选课及学校拟定课程规划做重要参考。[1]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权益和教师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评价的一种重要途径,既能为教师发展提供帮助,又满足了对学生权益的尊重,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校引入到教学管理中,成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美国,学生评教已成为高校评价教师最受欢迎的评价手段。因此评教活动逐渐被引入中国,自引进以来,评教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青睐,目前已成为国内高校的一项常规制度。[2] 一、我国高校评教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评教过程并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参与评价的强制性,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如此促使不少人进行敷衍了事或功利性的选择,使得权利变成了义务,造成了很多评价的非理性现象的存在;有些学校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聘任、奖惩、晋职晋升的直接或主要依凭,因此有些教师在学生评教的压力下,不惜放弃原则,或施以“小恩小惠”与学生搞好关系,以求在学生评教时得到较好的评价。 出现以上种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评教系统的认识不足。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的学校无论是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还是师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都不够,有些学校只把学生的评教过程看成是一种测量工具,对评教结果的实际作用关注甚少。2.评教量表单一,不能体现出课程特色和教师的需要。评教量表的设计上,目前大多是定量选择题,实际上,教学效果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课程类别也趋于多元化,很难用统一的、为数不多的指标来评价不同类别的课程。3.重视力度不够,反馈环节薄弱。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将学生评教结果用于人事决策,也有些学校过分重视评教,甚至出现了罢师的现象,对学生评教结果的种种不恰当利用,降低了人们对学生评教的认同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信度4.评教方式单一。单一的评教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评教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目前受到普遍认同的评教方式主要是通过每学期一次的评教量表,以定量为主的信息使得所收获的效果是极为有限的。[3]

二、学生评教的改进措施

针对评教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笔者认为,改变我国的评教现状关键在于对评教过程的认识问题上,当大家都清楚的认识到评价的地位时,就能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了。 1.管理者的认识定位

管理者的认识水平直接决定着评教的执行情况,目前,管理者一般都在执行管理监督的权利,利用学生评教的反馈结果对,管理者的动机是好的,就是希望教师认真授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是这种执行的方式得到的效果是:教师惧怕学生评教过程,惧怕降级、解聘,因此教师会为了得到好的评价结果,不惜放弃原则,或施以“小恩小惠”与学生搞好关系,这已经背离了“学生评教”的初衷,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

管理者首先应考虑到教师的顾虑,管理者应该彻底转变观念,把唤醒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作为实施评价的前提条件,教师参与评价不应是源于行政压力, 而是源于内在的发展需求,笔者认为,管理者应正确认识一个教师的水平,一个教师的水平不能单从学生评教的一纸问卷中完全体现,以学生的一纸问卷作为教师的奖惩依据,有些牵强,即便认为问卷调查都是认真填写的,都是真实的教师授课的反应,也不能单用学生的评教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原因在于首先,调查问卷表科学性不够,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授课特点,用千篇一律的调查问卷表让学生填写,并不能体现出课程的特色,不能完全准确的对教师进行评价。其次,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学生完全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评价老师,评价的方面片面。

管理者要得到一个老师的真正水平,除了从学生评价的结果看,还应包括同行的评价,督导的评价等来自各个方面的评价,这样才能全面了解一个老师。教师了解管理者的出发点后,自然不会惧怕学生的评教过程,自然会认真授课。[4]

另外,管理者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顾虑,完全不考虑学生的评价结果会大大打击学生的评价积极性,学生认为,对老师作出评价也没用,自然会不愿意去做出评价,为了调动学生的评价积极性,笔者认为管理者应公开学生的评价内容,让学生的评价结果可以为之后的学生选择该教师的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5] 2.教师的认识定位

教师应该明确评教的结果只是单纯的反映自己授课过程中学生的真实感受,根据学生的感受来改进授课的过程。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服务意识,应主动接受学生的评论,把学生评教作为改进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这既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后,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具备评教能力,学生可以对教师做出准确的描述和判断。[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学生的认识定位

学生的评教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参评学生自身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有较大的主观性和未知性。学生应清楚认识到评教的目的、作用及意义,另外学生应具备主人翁意识,认识到评教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教师负责,因为认真评教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自己。[7] 参考文献:

[1] 李昕,田张霞.国外“学生评教”的成功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8):56-59. [2] 陈剑启,江晓帆.国内外关于学生评教的相关研究综述[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2):45-49.

[3] 丁妍,王颖,陈侃.大学教育目标如何在学生评教中得到体现—以24所著名大学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1,9(5):18-22,44.

[4] 周婷婷.国外部分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分析中国[J].大学教学.2012(2):89-94. [5] 蔡经汉.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研究进展[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6(2)31-35. [6] 李薇.国外学生课程成绩与学生评教之间的关系研究述评[J].教育视野.2009,1: 108-109.

[7] 商弘,章飞军.我国学生评教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甘肃科技.2009,25(1):149-152, 1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