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倩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95)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于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性的一揽子方案,是美丽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互动问题的研究较少,针对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角色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强政府”是我国走自主的改革开放道路的必要政治条件,但在“强政府”现象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内生动力缺乏、资金保障能力不足、政府失灵等问题。因此,通过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地方实践案例,找出“强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剖析弱化政府角色及加强政府、企业、社会合作的必要性,探索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关键词]强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政企合作;政社合作[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36-28-3
1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
答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经济增长等问题提出的,现代化成了后发国家的追求目标。这样的政府可能不符合西方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所谓的现代民主的标准,但是历史证明,其是发展中国家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条件。
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是旨在全面建**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提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首先要注意顶层设计和基层必然要求。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探索的关系。党中央已经明确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村现代化,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城乡失衡问题的必然措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各地政府要解决好顶层设计的落施,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和总体要求,是新时期地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美丽乡村开展“三农”工作的顶层设计[1]。
建设实施方案[3]。
而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基于城市化与空心化同期存为积极稳妥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政府通过各种有在的背景下,服务于乡村振兴,为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现实性的一揽子方案[2]。
要任务,做好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落总体而言,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多是由政府引导、到实处。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驻村实地考察等多种方主导开始的,官本位思想挥之不去,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变式广泛了解征求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相关意见和政府对社会的主导性地位。因此,在大部分地区的美丽想法,吃透中央政策精神,对国家、住建部相关政策进行乡村建设进程中,政府通常代替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即在梳理,对本村庄美丽乡村建设相关的政策背景和区域背美丽乡村建设中扮演着“强政府”的角色。在实践过程景进行剖析。政府做好村民思想工作,使得村民参与到中,政府尚未做好全面系统的规划,盲目效仿城市风格,村庄建设中来,以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同时与市缺失了个性和特色。但是也不乏成功案例,如浙江省安场同步合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4]。
吉县、江苏省高淳区和江宁区。这些模式的成功,除了地地方政府正确诠释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促进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之外,地方政府的指导作用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首先,动员群众参与,统一干财政支持被认为是更重要的因素。美丽乡村建设正处于部和群众对村庄建设的认识,把群众认同、群众满意建设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
成果作为基本要求,为全社会关爱和支持美好乡村建设2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政府:从政策设计、政策推动
创造良好氛围[5]。其次,建立管理队伍,根据村庄的经济到政府实施
状况,选择市场化运作或采用全职或兼职的组合形成管理团队。再次,在经济来源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美丽“强政府”和“弱政府”概念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为回
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经营资金。动员各界人士为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质量视角下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18BGL171)。
作者简介:翁倩(1995—),女,硕士,研究方向:乡村治理。
28XIANGCUNKEJI2019年12月(下)
表1
许昌、日照、丹棱、高淳美丽乡村建设表现、特征、基本成效比较
地区
表现
特征
成效/局限
重点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民主体作用未发挥,缺少全面可行的
许昌
村庄,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注重生态乡镇生发展规划,对社会资本吸引力有限,长效政府主导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仅停留在态村的创建
建设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喊口号的浅层认识
日照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试点工作、有机垃圾及生农民主体作用未发挥,缺乏产业支撑,公活污水一体化处理
共基础设施待完善,缺乏长远引导规划
创建美丽乡村1464个,覆盖率达到了57%
“因地制宜、分类收集、村民自治、市场运作”,
丹棱村民自发缴费“一元钱”作为垃圾处理基金,处创新议事协商形式,保证直接行使民主农村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村民素质也得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新模式
权利、村民自治,市场运作
到提高
以“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思路,以
政府把控生态文明、健全和完善公共服美丽乡村核心建设区达到200km2,覆盖面高淳
不失个性化和特色的原则对村庄的生活环境和产业进行提升;实施特色旅游业、高效农业务;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村达560km2,占农村区域的2/3,受益人口达项目
企共建;
到30万,占全区人口的3/4
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最后,政府应加快推进4.2资金保障能力不足
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增强转型和在强政府的治理模式下,一方面资金使用率低。各改善行动的内在动力,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运行和管理项目点之间发展不均衡,各村在整合资金方面力量摆布美丽乡村[6]。
也不统一,仅仅依靠美丽乡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很难满足3
美丽乡村建设的地方实践
需求;另一方面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将政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甚至唯一渠道,一旦政策调整,没有企业纵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无一不是弱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资金来源就成为最大的问题。
角色之后,政府与市场、社会合作的产物。因此,本研究4.3
政府引导不足,企业唯利是从
选取河南省许昌市、山东省日照市、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首先,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使群众获得最终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几个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进行比较的利益。但是,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其投资的最终目的(见表1),剖析其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作用的不同,分析是获得企业的效益。因此,在投资过程中,企业可能会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逐渐弱化政府角色、政府与企业和社视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政府放任企业投资乡村的旅会多元主体合作的必要性[7]。
游业,往往会将乡村过度商业化,不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没有了政府监控、民众需求的考4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强政府”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虑,美丽乡村建设是违背生态环境的乡村建设,是违背乡
政府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政府不仅村建设初衷的一场“商业活动”[9]
。
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则,还需要监督企业是否遵守制度4.4缺失政府政策主导,村民自治变无头苍蝇
规则,同时承担着利益分配的责任,但也可能会出现角色公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错位的情况。政府也并非全能,强政府也并不能保证美建设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度低。大多数群众在日常生活丽乡村建设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只由政府单独建设的中形成了一种漠不关心的建设态度,公众参与美丽乡村乡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如下问题。
建设的总体水平较低。即使群众参与意识提高,政府不加以培训和支持,群众素质往往跟不上美丽乡村建设的4.1政府宣传导向作用不明显
要求,内生动力明显不足。此外,在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在日照市美丽乡村建设中,政府主导性的角色主要设的过程中,公众大多是末端参与,对乡村建设的进程做体现在政策宣传、做好村庄整体规划、利用财政资金治理出被动反应,而此时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等方面,但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提高就缺少了重要的一环,可能阻碍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
村民生态文明保护意识,政府宣传导向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方面,在前期政策制定过程中,基层调研不5
强政府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充分,有些政策与村情实际情况结合不贴切,还存在一定共同体的演变史使得乡村更加具有建设性,不仅仅的盲区;另一方面,对农户的摸底调查没有做到全覆盖,是一个国家、市场或纯粹的社会领域,而是一个国家、市
样本选取不全面,征求群众意见不充分[8]。
(下转第32页)
XIANGCUNKEJI2019年12月(下)29
XIANGCUN乡KEJI村科技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目标的落实过程中面临很多观察,2018(5):43-44.
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2]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主要障见[EB/OL].(2018-02-04)[2019-11-21].http://www.xinhuanet.碍。只有结合区域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通过完善农村产com//politics/2018-02/04/c_1122366449.htm.
业链,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人才支撑,培育新型农民,加强[3]申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综合环境治理,繁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等措倾斜[EB/OL](.2017-12-29)[2019-11-21].http://www.xinhuanet.施,才能破解问题,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而com/politics/2017-12/29/c_1122188235.htm.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4]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生态扶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与保障,为贫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18-01-24)[2019-11-21].https: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www.ndrc.gov.cn/fzggw/jgsj/njs/sjdt/201801/t201801241194869.html.
参考文献
[5]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乡村振兴总体[1]李瑞鹏.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J].管理
思路研究[J].农业·农民·农村,2018(4):14-23.
(上接第29页)
场和社会同时存在的领域,这使得充分吸收国家、市参考文献
场、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多元治理主体履行职责、[1]杜强.充分激发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作用[J].农分担责任、合理分工、共同治理农村公共事务成为多元协村·农业·农民(B版),2019(4):16-17.
同治理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欧阳莉,李东.农村农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江苏农和策略
[10]
。
业科学,2018(14):324-329.
首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清楚认识并发挥好党[3]陈龙祥,赵慧丽.建设美丽休闲乡村助推乡村振兴发展[J].江西农业,2019(5):16-18.
和政府在乡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乡村振兴,关键[4]梁爱文.乡村振兴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把新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5):48-55.
握大局,协调各方提高能力,提高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5]马燕楠.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许昌市为例[J].乡村科水平[11]。其次,为了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技,2018(28):61-62,64.
促进政府与企业在建设美丽村庄过程中的合作,应通过[6]王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日照市为例[J].山东行政政企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政学院学报,2019(1):108-112.
[7]颜如春.当代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探析[J].探府部门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实施积极引导和严格监督,索,2006(3):65-68.
防止政企合作模式的扭曲和疏离。最后,要大力培育新[8]谈慧娟,罗家为.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三农”问题的型农村居民的参与意识。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从上到下发破解与发展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8(9):209-217,256.
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让农村居民自下而上地参与[9]吴秋凤,程天然.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乡村建设[12]。通过激发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建设和治理的实践困境及破除:基于鄂州市X区五个社区(村)的调查[J].湖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农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14-16.
村公共事务治理。
[10]刘林.阜平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政府职能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多[11]张彦明,程泽川,付会霞.政府、企业、公众三维环境共元资本主体参与下,需要较好地平衡各个方面的权益,确治机制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7(1):106-109.
保美丽乡村建设更为高效、协调,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纠[12]杨露,童圣宝.试论“美丽乡村”建设的政企合作模式纷,结合实际状况选择较为适宜的建设模式。
[J].长江论坛,2018(4):64-67.
32XIANGCUNKEJI2019年12月(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