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有利于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
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战略,这也是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构。农村具有丰富的农业和生态旅游 资源。发展田园景观、利用自然生态
现象。农村地地域辽阔,空间开阔、
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市场经济和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染问 题愈发严重,绿地和生活空间减少, 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各方面 的压力增加。而乡村振兴中农旅融合
自然环境好、空气清新,具有丰富的 乡土文化,与当代人们追求田园生活 的旅游需求相符。农业与旅游业的结 合,是为了满足当代人们返璞归真的
和环境优势,并与农林牧渔也有效结
合,促进各产业生产与发展,发展农 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培育生态游、乡 村游、观光游和休闲游等旅游项目,
田园生活需求所产生的新兴旅游形 式,未来也会成为旅游业重点发展方
又具备良好的生态与社会功能。所
不仅为人们追求精神方面的生活提供 释放空间,而且还促进乡村经济的增 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生活方式与绿
以,农旅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 之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向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
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 和助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不同阶段或地域不同农业发展
是粮食保障,具有原料供给和就业增 收的功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
色消费观已经发生改变,他们更加向
往农村,渴望回归自然。农村地域辽 阔,具有明显的生态资源优势,这正
村农业逐渐形成观念休闲、生态保护
都会提出不同的功能要求。但为了进 和文化传承的新型功能。观光、休闲 与采摘于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业的发
是城市人所向往的。乡村振兴战略部 一步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
署下,通过利用与发挥农村优美的自 功能与效用的发挥,我们必须瞄准农 展,使原本产业单一、覆盖面窄、产 旅市场,全面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 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可持续性的农业
然环境和新异的农业景观,吸引更多
人来农村旅游,形成农业和旅游业融 背景下,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符合可 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旅游业具有关 联性强、综合效益高的优势,其能够 带动相应的产业。农业与旅游业的融
合发展一体化的模式,从而推动农业 增项、农民增收。持续发展要求,同时又具备促进农村 经济效益提升和旅游业发生的作用, 可见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一、推进农旅深度融合的背景1. 何谓农旅融合。农旅融合其实
合实现一业兴、百业旺的目标,在旅
二、乡村振兴中农旅融合的意义
1.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游业的引导下,调整农业结构,实现 产业链条的延伸,提质增效,由轻品 质向重质量、造品牌方向转变。3.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
就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而融合就
是它们二者相互融合的精妙之处,当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 确提出战略部署,可见国家对于农村 发展,在“总要求”的引导下,建立
然并不是简单的融合,需要加快农业 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由
农业发展的重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建设的重点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治理
农村生态环境要从环境整治、治水以
生产功能朝向生态、生活功能等方面 拓展,使农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最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 及铺路等方面入手,改善村庄绿化、 系。现阶段,我国农业与一二三产业
终建立一套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 村容整洁和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生活 品质,改变村容村貌。升级乡村基础 歌生活方式相融合,实现乡村经济可 持续发展。乡村资源丰富,空气清
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农业 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推动
的融合呈现较好发生趋势,而农旅融
合就是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 设施,将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与田园牧
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的受益者 对于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 美丽乡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业
是农民。2. 推进农旅深度融合的背景。随
与旅游业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互相发展,增速乡村经济,从而实现
新,有最具原生态的山水、果园和林 地等自然景观,当地民俗风情是对外
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
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自主时间与空 十九大乡村振兴目标。宣传的重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有
124现代农业利于农村产业发展打造有力的品牌 难转化成旅游产品,旅游业带动农业 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四、乡村振兴中解决农旅问题
力度,帮助农户和私营业主解决建设
形象。三、乡村振兴中农旅融合存在
中的融资、用地以及办证难等问题。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吸引城市工商
的问题1. 受到基础设施的制约,服务滞
的对策1. 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乡
资本下乡进村,整合各种涉农项目资
金,加强农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 与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3.拓展功能模式,延伸产业链
后。基础设施条件高低直接影响旅游
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农旅深入融合的
业发展水平,所以,要想推动农村旅 游业的发展,首先要做好基础设施的 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但从当前 农村基础条件与公共服务现状来看,
基础前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首先 确保道路、水、电气和通讯设备等基 础设施的全面改善,尤其是通村公 路,因为不完善的交通体系,会存在
条。“融合”是农旅融合的核心,采
用“旅游+”的模式,发挥模式功
能,实现旅游产业链条的拓展与延 伸。首先,拓展农业旅游功能,提升
存在基础设施水平低、服务滞后的问 题,二者也成为农旅融合过程中的一
路况差、路面窄等情况,游客进入当 地非常麻烦,限制当地旅游业的发
农产品附加值,朝向商业化方向发
大障碍。一些乡村对外通道质量差, 展,改善通村公路之后需安装无线网 络,满足网络硬件要求;住宿、餐饮
展,传统单一观光型乡村旅游转变为 文化、休闲、风景、娱乐、养生等于
车辆进出困难;景区厕所普遍脏乱 差;景区游客接待服务的方面缺少相
等属于家庭服务,也只能吸引普通消 色乡村民居、特色民宿,走精品化道 路。现代民宿是一种个性化、精细化
_体的多元化旅游形式,农村旅游品 一体化全产业链条,打造基地+工厂 的农旅融合景观,促进农产品精加
应的停车厂、指示牌或服务中心等; 费人群,针对此方面,可大力发展特 位提升;其次,转变旅游商品,形成
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滞后,导致游客 重游率、入住率大大降低,旅游收入 减少,农民和私营业主是从事农业生
和非标准化的住宿产品,注重游客的 居住体验与感知,民宿不单单提供住 宿,还具备多项功能,能够游客多元
工,跨界融合,科技提升,走上现代 农业发展之路。再其次,丰富农旅融
产的主要人员,而他们并没有接受过 专门的旅游管理经验和服务技能的学 习,所以在服务质量上无法满足游客
合模式。农旅融合包含农家乐、民俗 村、休闲村庄、度假村以及特色小镇
化需求,同时也是游客了解当地特色 民俗文化的窗口。民宿是当前人们了
需求。2. 政府政策扶持与保障存在短
等农旅类型,形成田园综合体农业 +旅游的格局,以度假村为例,这是 农村为了城市人们放松心情、回归自
解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产生的最新
板。虽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针对加
型的生活体验方式;树立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念,真正让乡村
深农旅融制定推出了不少的扶植政 策,如补贴政策等,但力度在扶持力
然所提供的的新型旅游形式,满足人 们追求精神放松的休闲旅游要求。总之,农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
美起来,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做好精
度与保障力度方面存在短板,一些政 策执行力度不够、不及时、不到位 等,会严重挫伤农民和私营业主的积
致农业,不见要发展农业与旅游业,
更要将二者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农村 特有自然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景区。2.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布
要途径,以农旅融合为切入点,在产 业化发展理念与措施渗透在“三农” 发展规划与政策中,从而推动农业发
极性。3. 产业融合层次不高,产业链
局。农旅融合是实现富民强农的主要 展由传统单一农旅模式转变为多功能 的综合产业,进一步促进农旅融合发
短。当前,农旅融合主要模式是“农 业+观光”,如果园、花卉或油菜花
途径,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在此期间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首先,由农 展向纵深处推进,最终形成以农促 旅、以旅兴农的良好格局。[项目来 源:本文系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
等景观,但花卉、水果生长存在淡季
业部门牵头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建 立农旅融合工作协调机制,树立新的 发展理念,打破各种界限,整合各种
与旺季,所以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缺 陷,游客高峰值之聚集于一个时期;
划(软科学部分)2019年度科研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潍坊市农旅融合助 力乡村振兴发展研究”的研究成
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形式主要是由 农户参与,浅层次的开发利用,游客 也是走走看看、玩玩吃吃,体验为
农业资源,引导产业向农旅景区集 中,联动发展,形成产业化和区域化 优势。其次,统一制定导则,明确定 位、统筹规划布局,以农为本、因地
果,项目编号:2019RKX152 ]辅、观光为主。传统旅游仅仅表现在
吃、住、游、购等方面,当代游客多 元化的需求也无法满足,缺乏高端、 精神、高品质的康养产品,农产品很
制宜,编制高起点、大手笔的农旅融 合产业发展规划。再其次,加强政策
(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
院)支持,提高专项资金与配套政策执行
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