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

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

来源:好走旅游网


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课前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1、确定知识目标。统揽教材,学习大纲,根据所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若干知识点,作为所授课的知识教学目标。

2、确定能力目标。把所授课在认知领域的目标,细分为不同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3、确定思想目标。挖掘所授课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找出思想教育点。 二、课堂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引入概念和规律

创设贴切、恰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感性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抓住主要因素,找出共性、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

2、师生互动,进行新知识新概念的讲解与分析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安排教学内容和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三讲”: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点;“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要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3、针对性练习,进行教学目标测试

对应课时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编制各种类型的有一定梯度的典型习题,进行针对性练习。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活动,给予必要的矫正和辅导,对新知识进行应用和巩固。

4、复习小结,布置作业

依据板书回扣教学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把课时目标结构化;总结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肯定成绩,树立学生信心。

5、布置适当作业 三、课后反思

教师要在一节课后及时反思,自我评价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矫正补救,挖掘好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

复习课教学模式

复习课是一种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基础知识,概括讲授过的内容,然后对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总结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授课类型,应借助各种问题或纲要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并依知识范畴和高考要求适度进行对知识的扩展与加强,针对性的习题讲解与分析。

1、知识的回顾,重现知识

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思考、分析。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去分析所学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将其串成串、编成网,使之系统化、网络化。

2、对知识进行扩展与加深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复习内容归纳分类,对比分析,按照高考要求,加以扩展,进一步加深理解,突出所学知识的运用。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

3、例题讲解分析

选择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分析、解答,指导学生掌握答题规律,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4、针对性课堂练习

用适当的典型题目当堂练习,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同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对教学加以调控。

5、布置适当作业

复习课以巩固已学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教师的着眼点应在于启发学生对已学概念的加深理解,在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将已学的知识构建为知识结构网络,以求他们能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

习题课教学模式

习题课是当学生基本掌握知识规律,为更好的应用知识而开设的。 一、课前准备

1、精选习题:习题要有针对性,选典型题型。其次要注意灵活性、新颖性、启发性、综合性,这是上好习题课的基础与关键。

2、妥当安排:要由易到难,要有系统性、阶段性,梯度要适度。 二、课堂实施(基本步骤) 1、出示例题。

2、分析题意:分析题型及特点,分析误区及陷阱,分析高考。 3、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解题规律。

4、解答示范:分析解题过程和原理,示范解题要规范、准确。做例题变换练习,举一反三。

5、针对性习题训练:口答、板演、笔答等形式,也可以分组讨论。巡视指导、反馈矫正,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发现创新及时表扬推广。

6、小结拓展:对知识和规律进行回顾,引导学生自我巩固,知识内化,拓展思路。

7、作业布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