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感受大自然,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敏感度。
2. 通过绘画的过程,让幼儿培养自我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蝴蝶的结构,让幼儿学会进行造型和色彩的表现。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教师出示蝴蝶的图片,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引导幼儿对蝴蝶进行观察和认知,让幼儿对蝴蝶产生浓厚的兴趣。
讲解(10分钟)
教师使用幻灯片介绍蝴蝶的结构和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蝴蝶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绘画活动打下基础。
创作(30分钟)
第一步:画轮廓(15分钟)
教师出示蝴蝶的模板,让幼儿在画纸上进行轮廓的绘制。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在绘制时注意比例和对称。
第二步:填色(15分钟)
幼儿在轮廓的基础上填上颜色,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色彩选择。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色彩选择进行引导和指导,让幼儿学会进行色彩搭配。
展示(10分钟)
让幼儿展示自己创作的蝴蝶画,让幼儿进行自由发挥和表现,同时教师可以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表扬。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1. 对于一些不善于绘画的幼儿来说,绘制蝴蝶的轮廓和填色都有一定的难度。
2. 对于颜色搭配的选择,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引导。 教学改进
1. 对于不善于绘画的幼儿,可以提供一些辅助工具,如印有蝴蝶轮廓的模板纸等。
2. 在课前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让幼儿对蝴蝶有基本的了解,同时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对于幼儿的作品可以进行分类展示,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估和点评。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在绘制蝴蝶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还培养了自我表达和审美的能力。同时,也让幼儿学会进行造型和色彩的表现,并提高其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关注之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