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以“台州模式”为例

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以“台州模式”为例

来源:好走旅游网
社科学论Social Science Theory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 —----以\"台州模式\"为例李方超(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 318020)摘要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是填补资源配置洼地的良方,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更是缓解金

融服务需求和金融供给不足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的“台州模式”,论述了 “台州模式”的特色举 措,并提出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思路,为全国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发展思路.关键词 普惠金融 台州模式 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0/j .cnki.kjdks.2019.04.067Research on Inclusive Finance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Take \"Taizhou model\" as an example

LI Fangchao(Tai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zhou, Zhejiang 318020)Abstract Inclusive Finance is the focus of the real economy of financial services, a good way to fill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depression, a key support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mand for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lack of financial supp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clusive finance of \"Taizhou model\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izhou model\" 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deas of Inclusive Fi­nance, providing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ideas for the whole country's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e.Keywords Inclusive Finance; Taizhou mode; rural revitalization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是填补资源配置洼

作为小微金融改革国际级试点城市,台州政府高度重视,

地的良方,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更是缓解金融服务需 先行先试,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的“台州模式”。求和金融供给不足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一是建立全国领先的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破解了

1普惠金融的“台州模式”“银企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小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整合国税、

40年的沧桑巨变,创造民营经济发展奇迹的台州,离不开

地税、法院、国土等15个部门81大类信用信息数据,完善信用

普惠金融的持续探索与实践。2017年台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共享机制。占全部贷款比重41.7%,高出全国近20个百分点,银行业不良 二是打造全国注册商标质押融资模式,破解“小微企业融

贷款1.23%,居全国前列,信用综合指数在全国259个地级市

资缺少抵押物”问题,也激发企业创品牌热情,挖掘品牌价值, 中排名第三。连续8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小微 借助品牌战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呈爆发式增长,服务实体经济效果显著。近年来,台州积

三是设立全国首支小微企业信保基金,破解互保链危机及

极探索“两跑三降”新模式,力求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乡村振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目前规模15亿元,己累计为4670

兴、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台州模式”。家市场主体担保守信5756笔,累计担保授信82亿元。2“台州模式”的特色举措四是编制全国首个\"小微金融指数”,破解“融资风险判断

2.1发展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难”的问题。小微金融指数包括总指数以及成长指数、服务指

近年来,台州已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机构和产

数、信用指数等三个二级指数。品供给体系。小微金融机构与传统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互为补

2.3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充。通过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社区银行,向基层

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延伸网点,提供个性化精准融资服务。时,往往面临客户分散、资信水平不高、信息规范化标准化不

以小微金融著称的城市商业银行一一台州银行,通过社区

足、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在相关部门的 化经营模式,提供每天12小时的长时间跨度的便捷服务;面向 积极支持和推动下,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农户、新型农业生

村民或农户批量授信,循环使用,通借通还;坚持本土化周边招

产经营主体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

聘,其中践行普惠金融的客户经理数占比超过40%,切实让农 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打造专属产品服务体系。台州特色的三家

户和小微企业客户都有匹配的专业服务人员。城商行“专注+善做小贷”,创造出了适合自身发展,易推广、可

2.2政府营造普惠金融生态复制的小微金融微贷技术。148 2019年/第10期/4力(上)a2018年以来,台州为进一步巩固普惠金融成果,助力乡村

振兴,金融机构探索以“两跑三降”为指引的普惠金融新模式,

社科学论Social Science Theory3」深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机构应强调需求导向的产品服务创新,突出服务的适

当性和需求的匹配性,延伸服务半径,扩大服务覆盖,实现目标

下沉服务,扎根基层,着力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产品少、获

客难、运营差、服务弱”痛点、难点问题,降低客户跑分行跑支行 次数,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美誉度。推动“降门槛、

客户的精准识别、精细管理、精确服务。强调数字普惠金融创

新,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压缩服务成本,缓解普惠金融突出

存在的信用、信息和动力问题。降成本、降风险”,使银行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三

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3.2强化金融制度供给加快推动配套制度的建立,完善差别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形成竞争性的普惠金融供给格局,协助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供给

2.4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推动力和主要出路。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

机构,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引导地方性金融机

终端进行操作,不受时间、地点、气候等客观因素影响,使金融

“血液”持续流向更深、更广的经济“末梢神经”。数字普惠有助

构进一步聚焦基层。降低获客服务成本,提升目标客户精准识

别画像的准确度,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于提升成本的可负担性。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交易效

率,降低金融服务边际成本,使得小微企业、农民等服务对象能

3.3完善消费者保护体系健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强社会公众自我保

够获取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并且,数字普惠金融

有助于提升供需的可匹配性。护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加大在金 融知识、金融技能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欠缺的贫困偏远地区的

台州银行研发推出了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客户服务“移动

工作站”,和以“微信分行”、\"网上分行”为渠道的线上贷款申请

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并且应该强调“志智双扶”,提升脱贫 质量。平台,客户在“微信分行”在线提交贷款申请,客户经理携带

PAD走访客户,PAD终端通过实时接入银行系统,具备远程视

频协作,支持影像、客户信息实时收集和校验,使后台审批人员

参考文献[1] 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课题组•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中国农村金

融,2014(2):44-46.[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监测报告(2017.浙

江)[R].2018.6.[3] 董治,范嘉•坚守小微定位创新服务模式一一访台州银行行长黄军民[J].银

行家,2018(6):42-44.能即时查看申请人的各类经营情况,加快审批流程,大大提升

银行服务效率,新客户办贷流程最短90分钟完成。互联网科技创新让忙碌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经营户、农户 享受到“一部手机、移动下单、线上贷款、上门服务”的便利,真

正实现了办理贷款“一次都不用跑”。3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思路面对普惠金融的沉疱痼疾,除了借鉴“台州模式”的经验,

[4] 赵忠世.金融扶贫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J].清华金融评论,2018(7):

75-76.[5] 章晔,曾歆格,杜轩颐•农村小微金融便利店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情况的研

究一一基于台州农村商业银行的试点探索[J1.安徽农业科学,2017 (17):

本文为普惠金融未来发展之路提出四点建议。2411-246.(上接第118页)参加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 上企业的青睐,获得相关的实习机会,进一步提升职业素质。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督促学生刻苦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充 分利用各项专业技能竞赛机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合作

的项目或者实际工程学以致用,不能让学生成为只会“纸上谈

1.4校企合作学校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偏重理论,实践锻炼过程较

为单一。为了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机会,高校可加强校企

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合作的项目或者实际工程中,将学校里学

兵的书呆子”,为其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到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学以致用。参考文献[1] 培育“工匠精神”是应用型高校的使命•光明日报,2016.4.22[2] 祁福雪•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人文教育探析[J]•湖北经济

学院学报,2015.12.7:174-175.[3]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人民网教育频道,2018.6.22.[4] 么元昱.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科技咨讯,2017.05:

245-247.[5]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牡丹晚报,2017.4.25.2结语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打好学生基础做起,做好专

业基础课程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建设中,基础

知识教学中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 力的培养;立足工匠精神,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

2019年/第10期/4月(上)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