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面试官至今接触过各类应聘者超过千人,通过自己在面试中对不同应聘者的感觉,总结了以下多种让面试官减分的应聘者行为。这里也给大家提个醒,告诉大家人事或者面试官最不喜欢的行为。
1.不修边幅
比如头发蓬乱,睡眼惺忪,或者男性未刮干净胡须等。我会觉得应聘者做事随意,不懂礼仪,甚至不尊重我。这样的人一般我不会让他通过面试。
2.迟到
迟到有各种客观因素,虽然很多公司不介意,但是至少迟到不会给对方好印象。如果面试官特别守时,也会严格要求应聘者守时。如果应聘者无法给出客观合理的解释,或者无法在面试中表现出色,等待他的基本上就是面试失败。
3.穿着不合时宜
日企的面试一般需要着正装(黑色西装+领带皮鞋),不然面试必失败无疑。其他企业未必有特别的要求,但是还是以朴素为主,切忌妖艳的装扮。服装不讲求好看,而是讲求严肃。
4.眼睛与面试官缺乏交流
面试中低着头,东张西望等的人,这样既是是对面试官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5.缺乏融洽的交谈氛围
在帖子《求职中应有的心态》中提到,面试是一次交谈,不是考试,没有必要紧张。不能做到分寸的把握,或者声音过轻或过响,都会破坏这种氛围。
6.答非所问
之前曾经遇到一些很“聪明”的应聘者,面试中回答问题十分精彩或者很有见地,但是却没有针对面试官提出的问题,这是比较糟糕的。一般面试官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感觉就是应聘者只是在背诵预先准备好的句子,从而给其扣分。
7.防御心强
面试中涉及一些过去的事情无可厚非,有的私人问题可以不作回答。但是对于一些根本无需防卫的事情如果也遮遮掩掩,那么就难免让人怀疑事情的真实性了。一般面试官喜欢有团队精神的人,既然不能坦诚相待,又谈何合作呢。所以这样的人通过面试可能性也很小。
8.缺乏对公司、工作、行业的了解
这是典型的面试过少造成的。一般面试较多的应聘者都会事先熟悉一下即将去面试的公司的情况。这也是面试官对应聘者一贯的要求。其实只要最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了,比如应聘公司是做什么的,等等。
9.欺诈
包括简历与实际情况有差异,以及面试中明显欺骗,不能自圆其说被我拆穿等。品德问题的结果是相当严重的,这样的应聘者无论到那里,都是直接失败。
10.缺乏热情和兴趣
面试中比较慵懒,没有精神,问一句答一句,最后也没有什么问题可问,这就是典型的表现。任何公司都不会要一个对公司无所谓的人的。
11.询问敏感问题
包括过分关注工资等个人利益问题,应聘者在没有为公司做出贡献前却强调公司需要给自己的利益,往往会让对方对你感觉非常不好。有些面试官是比较看得开的,商谈工资很正常,谁工作不是为了钱呢。但是凡事要有个度,如果死盯着个人利益,那么会让面试官相当反感了。本庙太小,您到别处转悠去吧。
12.表现出明显不胜任工作
有时候应聘者会去应聘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职位,我们感觉应聘者硬件都不错也比较有潜质,且工作要求也不高,只要适应一段时间就可以胜任的情况下,也会约见面试。这个时候,就希望应聘者好好准备,预先了解下新的职位的工作内容是很关键的。不要因为没有做过就觉得理所当然可以一无所知。如果给面试官纯菜鸟的感觉,一切就都完了。至少会让企业会觉得应聘者没有进取心。
13.职业规划不明。
除了应届生,否则如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给面试官的感觉就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独立处事的能力较弱。记得之前看到另一个帖子里说
应聘者去公司面试都不知道自己应聘什么职位,实在是令人惊愕啊。这样的情况下,基本上是out定了。
14.对之前公司或老板同事产生负面评价的。
包括抱怨不满等。人际关系差而离职是公司最不能接受的理由,可能直接导致在面试官心目中印象的坏损。笔者一直觉得,如果没有发生重大变故,一个成年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应聘者如何对待原公司,将来就很可能怎么对待现有公司。这样的人绝对不能要。
15.自吹自擂。
比如无法为自己的失败、弱点、糟糕的表现承担责任,或者抢夺明显属于别人的功劳,或者明显感觉自我吹嘘,都是给自己减分的行为。不用说面试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也不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吧。
16.欠抽型。
是所有公司都不会采用的一种人。这样的人好像所有人都欠他什么的一样,具体表现傲慢无礼,粗话脏话一堆等。属于直接进黑名单的人。不过幸好这样的人只是极个别的。
17、说话内容形式话口号化
这个情况其实更多的出现在毕业生的身上,这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面试经验造成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本来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很形式的事情。所以我们面试的时候应该避免那些比如:“与贵公司共同发展共同努力、我进入公司后将会尽最大努力”这类的话。
18、侃侃而谈
一般的情况下,招聘的单位一般是对规划了时间,在某个时间段集中所有应聘者一起面试的。你要做的是在短时间内让招聘者了解你,假若你侃侃而谈,浪费有限的时间说一些不沾边的大话就等于浪费这一次机会。
19、谦虚过度
根据过往的经验有些应聘者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很谦虚,把自己贬低了些,但是交流下去的时候,给我们的感觉就显得有点不自信了。其实这样做颇为不妥的。企业要的是有自信能完成任务的员工,而不是那些没自信和进取心的人。
20、理论和虚拟太多
面试官一般面试的时候一般都会问到:“你做过些什么,怎么做?”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考擦你的实际操作能力了。你要是有相关的实际操作,就如实回答,若是没有,就不要说些“在假设的情况下”诸如此类的话。理论的知识点也是,企业要的是能干实事的人,而不是大学教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