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基本情况
⑴项目名称:山东济南神通寺旅游景区
⑵项目属性:修缮、恢复神通寺遗址旧貌,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开发,形成集宗教朝拜、佛文化禅修、佛文化旅游、城市休闲娱乐及主题酒店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化宗教文化旅游区。
⑶项目拟建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青龙山麓
1.2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⑴社会效益:发展神通寺项目有利于将佛文化发扬光大,有助于将佛教中慈悲平等的精神和优良高尚的道德行为扎根于市民及游客心中,对抵制现代社会污染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⑵经济效益:利用神通寺现有佛文化资源基础,充分发挥其山东佛教起源地的优势,合理开发旅游业,将其打造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品牌,不仅能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及经济收入,还能带动神通寺周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济南历城区甚至整个山东的经济发展。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神通寺现状堪忧
虽然神通寺遗址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但由于其经历多年兴
废加之日晒风吹,导致其墓塔群及碑林的石质残损,多处建筑遗迹被毁,其他木结构建筑全部被毁,仅存残迹。因此对神通寺的修缮,维护及恢复工作迫在眉睫。 2.神通寺项目实施对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效益 ⑴政治效益:将佛教的光洁与圣明用于抵制社会污染,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极大作用
⑵经济效益:神通寺项目建成后,势必将利用其强劲的旅游发展势头,带动整个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⑶文化效益:神通寺项目对于恢复神通寺历史原貌,保护神通寺重点文物,发扬神通寺佛教文化,守护山东佛教发源地,有着巨大的作用。
1.3.2项目的可行性
1.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和设想
以佛文化为底蕴,修缮、恢复神通寺遗迹原貌,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其旅
游资源,使其形成集宗教朝拜、佛文化禅修、佛文化旅游、城市休闲娱乐及主题酒店为一体的大型国际化宗教文化旅游区。
2.神通寺佛文化旅游的可操作性强 ⑴神通寺资源优势突出,便于旅游开发
①佛教观光旅游:神通寺是山东佛教圣地之一,集佛教思想、文化、艺术于一体,包括神通寺传说、佛事活动、建筑艺术及僧侣生活习俗等。色彩神秘,对非佛教信徒观光者参观佛教建筑艺术、参观各种佛教仪式、体验神秘的佛教气氛有极大吸引力。
②佛教朝拜旅游:神通寺自古以来就为宗教名刹,级别颇高,香火鼎盛 ③佛教生活习俗旅游:神通寺僧侣在佛教戒律下的日常生活对现代旅游者来说是非常神秘的,他们的独具风格的衣食住行,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旅游者也希望亲自体验,为旅游者开辟模仿僧人日常生活的旅游项目,如禅修营、素食斋饭等,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④佛教修学旅游:神通寺悠久的历史及其大量的藏经为游客进行佛经研读及悉听僧人讲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⑤佛教修养、疗养旅游:神通寺南临泰山,北临锦绣川,东临阳川,西临锦云川。处于古齐州通向泰山之阴的古道中,被一条南北蜿蜒溪水纵贯中部,形成了东西分割的格局。神通寺景区夏季凉爽,空气常年清新;在此处,佛家的养身之道与幽美的山水风景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绝佳之处。
⑵神通寺依托济南市发达的交通网络,客源市场广
借助济南市发达的交通网络,神通寺客源市场辐射范围可达北京、长沙、郑州、成都、重庆、大连、广州、贵阳、海口、杭州、哈尔滨、昆明、南昌、南京、上海、汕头、沈阳、深圳、武汉、烟台、张家界等一、二线城市,客源广泛。
⑶符合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和谋求和平的世界趋势
佛教在教人自律,提倡遵纪守法,反对损人利己,鼓励扶危济困,造福人类社
会,倡导人格纯净,追求至善理想,维护社会安宁,戒指物欲倾向,化解精神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维系道德礼仪,鼓励慈善奉献等方面与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要求是一致的。佛教以大慈大悲、五戒十善教育人,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⑷符合《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 ⑸符合柳埠镇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为主的旅游服务型生态市镇的功能定位。
⑹国内同类项目成功案例
四川省峨眉山大佛禅院
峨眉山大佛禅院佛教文化旅游区位于峨眉山麓,占地1990亩,是目前亚洲最大、等级最高、功能最齐全的汉传佛教十方丛林禅院,朝圣峨眉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身为“大佛寺”,建于明代,由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赐名,1952年被毁。1998年3月19日,峨眉山大佛禅院恢复工程破土动工,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为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门户。该佛教文化旅游区拥有“一心七区”,其中以大佛禅院为核心,分为入口综合服务区、佛教文化体验区、宗教朝拜区、佛教文化禅休区、主题酒店发展区、城市休闲娱乐区、市政公园绿化区七个功能区,已成为中外游客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和峨眉山弘扬佛法、培养僧才、研究佛学、对外交流和文物保护、陈列、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峨眉山旅游的又一热点景区,各地大德高僧、文化名人、外国友人都前去慕名造访。据悉,刚刚过去的今年“五.一”小长假,峨眉山大佛禅院佛教文化旅游区短短3天时间就接待中外游客1.39万人次,门票收入14.45万元。
3.柳埠镇政府的大力支持
1.政策支持:
①《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
②“山东省城市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通知”(2011年03月04日)
③济南市历城区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符合国家关于《宗教事务方面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细则》和《关于落实宗教团体房产政策等问题的报告》相关政策法规。
2.符合《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
3.符合柳埠镇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为主的旅游服务型生态市镇的功能定位。
4.符合当今佛教入俗化和禅宗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5.中国的佛教产业不仅十分发达,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佛教用品企业上达十余万家,并有逐年剧增的发展势头,反映出佛教产业的无限商机。
6.山东省济南神通寺号称“齐鲁第一寺”,可称为山东省佛教文化的起源,其
佛教文化资源丰富,佛教发展历史积淀深厚,具备独一无二的可供开发的宗教资源。
2.2项目发展概况(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
⑴济南神通寺佛教文化资源:神通寺历经1600多年,保存了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1998年,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视察了神通寺遗址后,对其文化内涵和保存状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为保存“最好的佛教遗址”。 ⑵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物产资源:
① 主要农产品:核桃、板栗、大樱桃、山楂、蓝莓、红玉杏、花椒、小米 ② 主要矿产资源:该镇花岗石、木鱼石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柳埠红
花岗石(国际代号351)是一种名贵花岗岩,储量10亿立方米,与印度红、四川红并称为“世界三红”。木鱼石储量达3000多万立方米。
③ 水资源: 柳埠镇水资源丰富,是济南泉水的命脉,有水库12座、塘坝65
座、截流50座、总蓄水量1200万立方;其生产的矿泉水质优,富含锶、偏硅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⑶市场调查:
① 佛教文化旅游市场情况调查(宏观):据统计资料,中国约有1万6千座佛
教庙宇和寺院,30几万名僧尼。估计佛教徒现占中国人口的8%以上,超过
1亿人(中国政府报告中较为保守的估计)。佛文化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的主要载体——佛教建筑大多与我国美丽山水相结合,成为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济南神通寺南临泰山,北临锦绣川,东临阳川,西临锦云川。处于古齐州通向泰山之阴的古道中,又有一条南北蜿蜒溪水纵贯其中部,自然风光优美,加之其厚重的佛教文化底蕴无疑使神通寺成为了佛教旅游圣地。
② 山东省济南市佛教文化旅游市场情况调查:目前针对济南的佛教文化旅游
资源,还未推出完整的佛教旅游线路,只有零星几个与佛教有关的旅游景点。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宣传力度,加之旅游项目单一、开发层次浅,导致济南佛教旅游市场尚显冷清。
⑷社会公用设施调查:
① 运输条件:省道103线、002线贯穿全镇,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到2004
年,以镇驻地为中心,形成了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乘车20分钟可上绕城高速、30分钟进市区、40分钟抵济南机场,通车公路里程达200余公里,公交车通村率达到97%。
② 通讯条件:通讯网络健全,已铺设程控电话光纤主干线 130余公里。
建有移动、联通、小灵通基站十几处,网络覆盖全镇,并开通了宽带
信息网。
③ 电力供应:镇内建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总容量为6300千伏安,年
供电量 1300多千瓦时。
⑷投资的必要性
① 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以成都市文殊坊为例) 1. 使用权式商铺经营现状:
▼一般建筑面积租金主要分布在60-150元/平方米的价格区间 ▼投资者的年投资回报率通常固定在6%-11%(投资者),20%-35%(经营者)的范围居多
▼投资者主要以实际的经营者为主,也有个别投资者
▼面积一般以10平米-500平米为主,且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来进行划分,即使单价较高也不会对总价产生太大影响;对使用权式商铺的划分应根据业态的分布来具体划分,功能性、配置的合理性、经营外环境是这种商铺的首要满足条件
▼使用权式商铺在前期经营中因为有专业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只租不卖,防范了不符合整体规划的商业业态进入,保持了商业的原始规划形态,便于整个商业的良性发展,而且一旦商业市场培养成熟,后期销售方式还可以灵活转向,转为产权式销售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2007年成都文殊坊商业地产项目市场调查报告全案
② 神通寺可提高自身旅游资源质量,加强自身竞争力
济南拥有丰富的佛教古迹和遗存,但由于其开发大多浮于表面,不能深度挖掘佛教古迹和遗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化含金量低,旅游格调低。在此大环境下,神通寺坚持以“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为原则,合理、深度开发其佛教历史文化资源,可突显其自身优势,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开拓客源市场。
③ 神通寺佛教旅游景区的开发不仅可以促进景区周围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可
拉动当地的第三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为当地政府增加税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3.1市场调查
1.神通寺佛教旅游景区定位:集佛教观光旅游、佛教朝拜旅游、佛教生活
习俗体验旅游和佛教修养、疗养旅游为一体的,高格调、高文化含量的佛教旅游景区。
2.神通寺旅游现状调查:神通寺虽然已经开放和接待游客,但因为开发程度极低,市场冷落,仍属于待开发之列。其景区游人稀少是正常状态。
3.济南市其他佛教旅游资源调查:
⑴灵岩寺:在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名气,又坐落于山水美景之间的灵岩寺。其不仅拥有著名的辟支佛塔,还保留有唐宋金元明清墓塔167座,碑刻81通,被誉为中国四大丛林之一。灵岩寺声名在外自然吸引了不少游客,但由于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游客来了只能看看庙、爬爬山,从而难以留住游客。
⑵千佛山:千佛山主要依托它是济南传统的三大名胜之一的优势,持有较高的人气和接待量,但由于其刻板僵化的旅游形象使其发展陷入停顿。 4.神通寺项目与类似项目比对 ⑴优势:
① 历史、文化地位显赫:神通寺是山东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而且其寺
院规模很大,正是由于神通寺的创建,名僧游方或僧徒游学来泰山者才逐渐增多,使泰山周围地区成为当时山东地区的佛教中心。 ② 名僧辈出,对游客吸引力强:
▼唐三藏义净法师14岁时在神通寺庄严剃度,成为一名正式僧人。 ▼神通寺的创建者竺僧朗是佛图澄的高足,与道安、法和是同门好友,其对当时北方佛教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③重点文物众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门塔、龙虎塔及千佛崖石窟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塔群(元明时期)、碑碣石质残柱。
④在开发中融入了游客参与式项目和体验型项目,大大增加了旅游项目的复合性,充分保证了旅游项目的趣味性,除此之外,还配有城市休闲娱乐功能区和产权式酒店,充分做到能留住顾客、能使顾客回头。 ④ 优惠的投资政策:
㈠ 凡在柳埠镇内新办、扩建,并在柳埠纳税的外商投资项目(含港、澳、台投资项目)、省级以上高新技术项目;年内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工业项目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不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年内每亩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适用本政策。
㈡ 投资新办工业企业。自第一个纳税年度起,由区内同级受益财政按企业纳税所形成的区内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五年扶持企业发展,其中前两年按50%扶持,后三年按30%扶持。
㈢ 投资新办三产等非工业企业,自第一个纳税年度起,按企业纳税所形成区内地方财政收入30%的比例,由同级受益财政连续三年扶持企业发展。房地产开发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与奖励。
㈣ 鼓励镇内现有企业滚动发展。凡增资扩建或兼并收购,年内增加生产经营性固定投资1000万元(工业项目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和增加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的外资项目,按投产后年新增镇内地方财政收入30%的比例,由同级受益财政连续三年给予扶持。
㈤ 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除享受国家、省、市相关优惠政策外,同时享受上述政策。
㈥ 对年内每亩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外资6万美元)以上,且投产后三年内每亩每年纳税形成地方财政收入3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享受上述政策的同时,再从土地、厂房价格方面,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优惠。 ㈦ 对投资规模大、外向度高、效益好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奖励。
㈧ 对不符合本政策适用范围的项目,有镇政府确定奖励事宜。
注:资料来源 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人民政府
⑵注意事项:树立神通寺良好的旅游形象,打造神通寺特色旅游品牌,加大神通寺旅游的宣传力度,保持多样的营销手段。
3.2市场预测
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宗教文化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宗教旅游从信徒旅游向大众化旅游发展。佛教文化旅游日益热门,下列实例大概可以验证:1997年11月15日,中国“五方五佛”之一的无锡太湖灵山大佛落成开光,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0万名信众和游客专程前来参加仪式,车流绵延达20余千米;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连续15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雪域高原布达拉宫2009年接待游客和信众78万人次;广州举办的“中国古代珍奇佛像展”引起了广州市民的极大兴趣,前来参观市民达10万人之多。在市民的强烈要求下,佛像展延长一周。由此看来,国内市场对宗教旅游的需求正逐渐强劲。
2.消费者定位:
⑴佛文化旅游区:面向大众
⑵城市休闲娱乐区及产权式酒店区:面向中高端客户群
3.价格定位:中高档消费
3.3市场推销战略
定期在济南、北京、天津等周边地区进行宗教旅游促销活动,并借京沪高铁、济青高速、京福高速等及各直达航线将客源市场辐射到长沙、郑州、成都、重庆、大连、广州、贵阳、海口、杭州、哈尔滨、昆明、南昌、南京、上海、汕头、沈阳、深圳、武汉、烟台、张家界等地。与环渤海经济区域城市进行广泛合作,实行资源整合、景区互动。多举行相关的水陆大会、开光法会、浴佛节等相关宗教活动,让中外宗教学者、宗教文化爱好者对神通寺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体验。还可邀请全国各佛学院的历届校友来神通寺考察,邀请海内外名山大刹的方丈开坛讲经,以对
客源市场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景区位置选择
4.1资源和原材料 1.资源评述
⑴建筑神通寺景区所需资源名称:
⑵当地以上资源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⑶资源开采方式(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 ⑷本项目最大需用量:
⑸在当地资源不能满足供应的情况下,提出相应措施(如进口、分期修建等):
2. 建筑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⑴建筑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建筑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及项目需用量,分别编制 ①建筑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有害有毒、易爆易燃材料需用量表 ③需进口的建筑原材料表
⑵燃料动力及其他公用设施的供应
①燃料品种的选择(并说明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
②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自建电力设施及预算 ③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其他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⑶主要建筑原材料及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4.2景区建设地址选择 1.自然条件:
①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青龙山麓 ②地形: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③地貌: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平均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
④区域地质、地震、防洪等历史数据:
㈠地质:岩石地质以变质岩、石灰岩、花岗岩为主
⑤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含地面水和地下水水量、水质分析,在
枯水期的可能供应量及水质变化,地区今后水源开发和克里用水量增长情况)
⑥气象条件:
㈠气候类型:山区温凉湿润气候 ㈡气温(年均温):约12摄氏度
㈢降水量(年均):以自然降水为主,年平均降水610毫米 ㈣风:春季多西南偏南风;冬季以东北风为主
2.基础设施
①供电、电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电量及电压;费用及计费方式;供电部
门的要求)
②供水、水源情况:(近远期可能的供水量和水质;费用及计算方式;供水部
门要求)
③交通运输:(地区内各种交通线路分布,交通运输能力)
省道103线、002线贯穿全镇,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以镇驻地为中心,形成了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乘车20分钟可上绕城高速、30分钟进市区、40分钟抵济南机场,通车公路里程达200余公里,公交车通村率达到97%。
④排水:【排水条件、容污能力,当地环保部门对污水排放的要求】 ⑤电讯、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
镇驻地尚未形成统一的供热系统,部分企业,政府建筑采用小型锅炉集中供热,但规模小,居民大多数分散采暖。居民用气为瓶装液化气,镇域内有一处分散的液化气罐装点。鲁皖成品油管线自东北向西南从镇域穿过,压力8Mpa。
⑥施工条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施工劳动力来源、施工运输条件、
施工用动力来源等】
㈠建筑材料及制品的供应条件:
㈡施工劳动力来源:柳埠镇目前村庄实有劳动力约2.31万人,从事建筑的劳动力为0.26万人
㈢施工运输条件:
省道103线、002线贯穿全镇,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到2004年,以镇驻地为中心,形成了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乘车20分钟可上绕城高速、30分钟进市区、40分钟抵济南机场,通车公路里程达200余公里,公交车通村率达到97%。 ㈣施工用动力来源:
⑦市政建设及生活设施:
㈠卫生设施:全镇公用设施分布极不均匀,其中卫生所、室分布比较均匀,全镇除镇驻地外有68所卫生所,基本上达到了村村就近医疗的标准。镇卫生院,有床位40张,设内、外等13个科室,有职工54人,配置有CT、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
㈡邮电设施:现状有邮政支局一个,电信端局一个,位于镇驻地中部。 ㈢科教设施:有镇办中学2处、成教中心1处,在校学生2087人,完小8处,教学点6处,在校生3413人,教职工563人。新建成柳埠一中教学楼、学生公寓、柳埠中心小学教学楼,建筑总面积1.2余万平方米
㈣通讯设施:通讯网络健全,已铺设程控电话光纤主干线130余公里。建有移动、联通、小灵通基站十几处,网络覆盖全镇,并开通了宽带信息网。
3.社会经济条件
㈠柳埠镇旅游近远期发展规划:
根据今年济南市政府已批准的《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要求,柳埠镇功能定位为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为主的旅游服务型生态市镇。依托四门塔景区、含金牛山、通天屿和天齐庙等区域,拟建“古文化概念旅游区”; 通过对区域内各种文化、旅游和自然资源的整合,建成具有特色文化和现代生活相配套的大型主题园区。
㈡柳埠镇经济近远期发展规划:
近期(2010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1%,GDP总量达15亿元;远期(至2020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0%,GDP总量达40亿元。
第五章 建筑方案
5.1总平面布置
1.布置原则:按景区的自然条件、功能分区及专业设计规范进行安排,以达到
地尽其用,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在总平面布置时,还应考虑到景区今后的发展(如扩张等,案例:成都锦里)、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线路等外部因素的合理安排。 2.占地面积: 3.土建工程
⑴主要建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⑵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如遇有不良地质条件的项目、需防震动、防腐蚀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建筑物,需作出专题研究,提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建议。) ⑶建筑材料:(分析拟建地区可提供的建筑材料名称、规格、运输条件、预制构件的最近供应点。) ⑷土建工程造价计算:
⑸其他工程:
①给排水工程:需说明全景区用水、排水量;说明污水排放标准,净水、污水划分系统
②公用工程(供电、供热、通讯等)
③地震设防(土建工程、重要管线、供电、供水中枢等)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6.1神通寺景区的环境现状
1.神通寺景区的地理位置:神通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历城县柳埠青龙山麓 2.神通寺景区的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⑴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 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 ⑶气象情况: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4.周围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5.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6.交通运输情况:
6.2神通寺景区主要污染物 ⑴生活垃圾、商业污水、生活污水
⑵排放量:污染物经处理后最终排入周围环境的数量,列出国家或地区允许的排放标准
6.3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环保部门颁发的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噪声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及有关法规、规定等。如地区规定严于国家规定时应执行地区规定,地区没有特定要求的,执行国家规定。
6.4治理环境的方案
1.神通寺景区可能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产生的影响
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附加说明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2.神通寺景区可能对周围地区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如:水源枯竭、土壤污染、野生动植物繁殖和生存等,附加说明防范和减少影响的措施
3.各种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治理措施和综合利用方案 4.绿化措施
6.5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6.6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⑴神通寺景区建设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⑵神通寺景区建设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振动、噪声等对操作者健康影响的分析 ⑶神通寺景区建设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分布点及其危险程度 ⑷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2.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
⑴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点、拟采取的防护方案及安全检测设施 ⑵建设过程中的紧急事故处理等安全设施的初步选择方案
⑶对高温、高噪声、高振动工作环境拟采用的防护、检测和检验设施 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⑴机构设计及人员 ⑵保健人员和保健制度 ⑶日常监测检验人员
6.7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7.1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
1.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2.资金筹集安排
3.施工准备(选定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工程;进行临时设施建设和代替临时工程的住宅建设遗迹报批开工报告等) 4.竣工验收
7.2项目实施进度表
1.横道图 2.网络图
7.3项目实施费用
1.建设单位管理费 2.建设筹备费 3.勘察设计费
4.其他应支付的费用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1项目总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①工程费用(建筑工程和公用工程)
②其他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保险费、项目前期工作费、设计费及其他费等)
③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2.流动资金估算
⑴流动资金的组成:储备资金、建设资金、应收应付账款、现金等 ⑵流动资金估算
8.2资金筹措 资金来源:民间资金
第九章 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9.1建筑成本和盈利收入估算 1.建筑成本估算
①外购建筑材料 ②工资及福利基金 ③流动资金利息 ④其他费用
2.经营收入估算
9.2财务评价
⑴神通寺景区建成后的获利能力:
⑵神通寺景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⑶神通寺景区项目的投资利润率:
9.3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9.4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⑴神通寺项目对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为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待业人口,改善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的经济结构,拉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高柳埠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⑵神通寺景区项目与济南市佛教文化发展的相互适应性:
对历史上被誉为“齐鲁第一寺”的神通寺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于整个济南乃至
山东的佛教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⑶神通寺景区项目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相互适应性:
随着神通寺景区项目的建设,为发展旅游业而随之修建的酒店,饭店,交通
线路,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及通讯系统,还有各种公用设施等,不仅大大促进了柳埠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柳埠镇当地居民提高生活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还为柳埠镇的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⑷神通寺景区项目与济南市居民的宗教习惯的相互适应性
神通寺景区项目的建设不仅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人文旅游天堂,也为济南市
当地的佛教信徒提供了朝拜、修行的绝佳去处,极好的适应了当地居民的宗教习惯。
⑸神通寺景区项目与保护、弘扬佛文化,维护国家重点文物的相互适应性:
对神通寺景区的保护性开发,使得神通寺得以恢复其历史原貌;对神通寺景
区重点文物,如四门塔、千佛崖等的修缮、维护,使得千年文物免遭雨雪风霜的侵蚀、破坏,而得以继续流传。从而使神通寺恢复其历史地位,名副其实的成为齐鲁第一寺、山东佛教中心。
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0.1结论与建议
对神通寺景区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建筑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与治理),对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修改意见,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处理意见,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