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时代与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实践探讨①

来源:好走旅游网
社会体育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203

2016年(第6卷)第36期

互联网时代与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论实践探讨①

余芳1 黄可2

(1.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41)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在体育管理中的应用与建设的程度正在逐步提升。但是我国目前在体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信息资源状况、相关的网络建设及应用的情况等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与困难。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相关的专业性人才,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较小、资源量较少,同时对于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资金的分配方式不均衡、不合理等。因此,需要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关键词:互联网 体育 管理 信息化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12(c)-0203-02

信息资源是能够使人们直接开发与利用的信息集合的总称,其是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一种是本体论信息资源,该类的资源都是未经过开发与加工的原始资源。而另一种则是认识论信息资源,这一类的资源是由主体经过自身的感知及相关加工的信息资源。一般而言,互联网络中的信息、数据资源都属于后者。传统的信息资源主要是书籍、报刊、会议的记录、相关的科研报告、专利文献等所有的出版物。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网络型信息资源中就包括了电子邮件、网络专题小组的讨论、网络会议中的相关信息内容等等。依据相关的调查可得,大部分的体育管理部门没有属于自身的体育信息管理的资料库,只有少数的部门建立起信息资料数据库,但是其应用的现状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更新与共享的状况十分不好,几乎都是半年才进行一次相关信息、数据的更新,这样的发展现状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1]。

2.3 网络建设及应用情况

互联网络在上世纪末进入到的我国,因而我国的体育信息化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萌芽与发展的。我国的国家体委信息所是在1995年开始使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并在之后的几年间逐步建立起了中国体育信息网、大众体育信息网、中国体育在线体育新闻网等等。除此之外,在很多的门户网站上也都设置了专门的体育专栏,为我国的体育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据相关的调查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信息的主要来源途径,同时,电子邮箱也已经成为了当下最普遍的一种交流的方式。有78%的体育单位拥有属于自己的邮箱,59%的单位有自己的网站。但是大部分的单位,其对相关网络资源的管理都是依托于一些专职机构,其单位本身的技术力量无法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同时,更是缺少相关的专职人员去对其进行维护与发展。进而导致了很多的单位与部门仍旧处于一种信息孤岛的状态。因而进行各单位网络资源的共享是体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2.4 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依据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在进行体育管理

随着体育事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体育信息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近几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地方体育局等多个管理部门都加大了对于体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投入,进而逐渐建立起了体育信息的相关网站。即便如此,从实际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体育信息网站建设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同时,体育信息管理的核心是人,其管理的本质是效益,其中的信息化工作则是进行信息管理的全过程。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需要对我国的体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针对现存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有效地改进与更新,进而加快建设的步伐。

1 研究方法

该研究选用的是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以及对专家进行访谈的方法来对我国的体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有效的调查。通过在互联网络及图书馆中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针对我国现今存在的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其问卷发放的对象为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的负责人、各省市、地区体育局的负责人等。问卷发放的时间为2015年9月,其中共发放问卷200分,回收185份,回收率为92.5%。在回收的问卷中的有效问卷数量为179分,其有效问卷率为96.7%。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信息人才状况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工作,人才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的,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进行信息化的体育管理需要同时兼有信息化的专业知识与体育管理方面知识的人才来进行。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6%的单位缺乏具有专职信息化技能的人才,而56%的单位则表示需要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的兼职信息人员。从整体水平来看,现今我国各体育单位中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严重不达标,其中本科学历的人才占据了大多数,且高学历人才十分的缺乏。体育信息化人才的整体素质水平较低,进而对体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2.2 体育信息资源状况①课题编号:GDSS2016045。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203

2016年(第6卷)第36期

信息化的时候,其中所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有经费问题、技术问题、部门领导的意识、工作的环境及相关的政策等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体育管理信息化的费用问题。在体育发展投资情况的调查当中,仅有少数的单位在体育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投资超过由此可了100万元以上,绝大多数单位的年投资均在10万元以上[2]。以看来,大多数的单位在进行体育管理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完全不能满足信息化的设备与技术对于资金的需求,导致了大多数单位在信息化发展中面临较多的困难没有得到及时的应对与解决。52%的体育单位认为其单位的领导意识也是影响体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其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了解程度以及部门年资金的投入情况呈现出了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及发展的趋势,其直接影响了该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情况。

互联网络下的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数据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等。一般而言,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过程规由此,在该次的调划(CAP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等[3]。

查问卷当中将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分为办公自动化、咨询、辅助决策、工作或者是生产指导、获取信息、产品开发和其他。通过从这几方面来对体育部门的体育管理信息化的情况进行调查可知:我国大多数的体育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是上世纪末所建立的传统的办公系统及水平。其中有75%的单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办公自动化的技术中,紧接着就是获取信息和相关的工作指导。其中使用信息技术辅助决策以及进行信息咨询的工作比较少。

社会体育学

以得出,我国的体育管理部门缺乏有着丰富信息技术的人才,特别是缺少既懂得信息技术又对体育专业知识及管理方面内容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且,绝大多数单位在对这类人才进行培养方面的手段与制度都比较少。

(2)依据相关调查可知,各单位对于相关的网络建设的情况比较好,不仅能够较好的连接互联网络,同时还能够建设属于本单位的局域网络。但是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对于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情况较差,且数据库中存在着重复开发的现象。

(3)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管理部门在体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的资金投入较少,同时在建设时存在着重视硬件设备、忽略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的情况。且在资金投入的情况当中,一次性的资金投入较多,进而就减少了对其进行维护的费用。

(4)我国各体育单位在进行体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就是经费、技术及领导意识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体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全国高等体育教育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J].中国体育科技,2003(6):35-37.

[2]胡彪,饶坚,姚蕾,等.体育信息整合暨区域间信息共享的研究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2):5-8.

[3]尹博.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5):611-613.

3 结论

(1)由相关的问卷调查及对体育管理部门的领导进行访问后可(上接202页)

参赛人员浮动较大,参与人数不多。

治党治国之道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业余体育赛事运作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不仅可以在赛事管理、模式等方面下功夫,更可以在观众或运动员身上来创新,大胆的促使运动员、观众积极的投入到比赛过程中来,运用一些新的模式来提高运动员、观众的积极性。

3 业余体育赛事改革途径

3.1 加大政府和商业合作机会,增加赛事运作资金

业余体育赛事的高效运作其重中之重的资金问题。一方面赛事主办单位要拓宽赛事运作资金来源,避免单一自己来源,合理利用资源,可以通过与公司、企业进行商业性比赛,增加比赛过程中经费的来源;另一方面,体育赛事的发展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让商家看到赛事发展前景,逐渐形成自身一套招商引资的体系。3.2 完善管理体制,明确赛事运作人员责任

研究发现,湖南业余体育赛事在竞赛制度和规范方面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无论在资格约束还是在技术约束等方面大都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从能最大限度激起群众的兴趣,从适应群众的身体、技术条件等角度,根据不同人群的要求,在参考国家和国际规则的基础上,对竞赛规则进行必要的选择和改造,在规则要求方而给予一定的灵活性,以增强比赛的趣味性,减小比赛的难度,最大限度保障参与者安全,从而吸引更多群众的参与。3.3 加强线上、线下媒体合作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业余体育赛事的发展要离不开媒体。媒体作为真实性、实效性的宣传方式,对赛事进行真实、事实报道,有利于体育赛事传传播,更有利于人们对体育赛事的了解。业余体育赛事不仅仅只是在线下进行宣传,更要结合线上的媒体、自媒体、报纸的资源进行合理报道。

3.4 创新赛事运营模式,提高参与者积极性

4 结语

湖南省业余体育赛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赛事运作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宣传力度较小、参赛人员积极性不高等几个方面,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只有加大政府和商业资金投入、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媒体合作、提高参与者员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业余体育赛事运作能力。

业余体育赛事的发展与体育运动息息相关,研究我国业余体育赛事发展有利于有国人以及体育人更清晰地认识体育赛事发展的基本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世界体育的和谐、稳定发展,最终推动世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桥,鲁文华,雷敏.西安城市业余体育赛事发展问题研究

[J].中国体育科技,2011(3):126-136.

[2]湖南省乒乓球协会官网http://www.hnsppqxh.com/.[3]谭分全.肇庆城区业余体育赛事运作现状与分析[J].韶关学院

学报,2014(2):54-58.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2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