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目字旁和酉字旁的造字规律,结构原则。 2.根据所学偏旁的变化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教学重点、难点:
同学们在写目字旁这个笔画时,能够做到目字旁内部的短横收笔处与横折的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书法是东方艺术的瑰宝,每一个汉字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睿智和文化,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
2.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3.今天我们学习的目字旁和酉字旁也同样经历了这样有趣的演变。 (1) 演示目的演变史,让学生了解目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 毛)目”
、金文像人的
眼睛。造字本义:人的眼睛。籀文
(面,脸)
(眉
(眼睛),表示眼睛在脸上的位置,是在眉毛之下。篆文将金文字形的“美 写成“竖目” 。
(2)猜猜“酉”最初是什么?
演示酉的演变史,让学生了解酉的演变过程:
酉,早期甲骨文在一个大缸中间加一横,表示缸里有液体,酒汁, 像伸进
酒坛、过滤酒糟的酒篓。造字本义:酿在大缸里的酒。晚期甲骨文略有变化。金文承续
晚期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的酒篓写成。当“酉”的“酒坛”本义消失
后,甲骨文再加“水”另造“酒”代替。
4.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一段历史,如果我们能追本溯源,既可以理解每个汉字的意思,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字形,将字写得更漂亮。下面我们就要练写带有“目”和“酉”字旁的字。 二、讲授新知识
1.出示“目”,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的要领。
提示:“目”字做左偏旁时,形态窄长,“目”中的短横均匀分布。
2.教师示范书写“睁”,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编成顺口溜:目旁窄又长,短横布均匀,若做左偏旁,位置靠左上。
3. 生先练读顺口溜,记住要领后再练写。 3.学生在方格本上用钢笔书写“睁、睡、瞪”三个字各四遍,体会结构特点。(放音乐)。
4.教师巡视辅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讲评优秀作业。练字非一朝一夕,功到自然成。有句俗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提笔即练字,那你的功夫就深了。 三、自主学习酉字旁
1.学生读文中说明性文字,观察例字。 2.学生演示 由几名同学上台演示“配、酸”。
3.引入:全班同学开始写这几个字,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代表写得最好。注意观察,随即在书本上描红出该字。
4.修正:由同桌上台再写一次同样的字。
5、比较:全班同学来看一看,比一比,两个同样的,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6、学生评价
四、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行款布局。
字与字之间的间距,题目与正文之间的照应,字在横线格中占位是中间偏下,正文的字与字之间要稍微舒展开来,不要太紧凑。
2.学生练写。 3.交流评议。
4.这首诗在横线格中是这样布局的,在格子纸中则另有要求。出示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掌握要领。
5.学生练写。 6.展示作品并评议。 五、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故事结尾,勉励学生
我国古代东晋时期有两位书法家人称“二王”。父亲叫王羲之,儿子叫王献之。王羲之练字把屋后的水池都染黑了,他的儿子练了十几缸水终于成了一名大书法家。希望同学们像这两位大书法家一样,刻苦练字,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写出更好的字。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小小方块字,书写有方法;笔笔用心写,功到自然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