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6.32.002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卞子全(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摘 要: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参考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指导意见,通过调研分析,针对目前人才市场,即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主要专业素养、能力、知识体系等要求调查的基础,提出构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对策建议。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调研分析;人才培养 早在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当问及到“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如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何”时,有37.88%的单位认为“就业不算太难”,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把教有36.36%的单位认为“要求放低点就可以找到工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作”, 有9.09%的单位认为“形势变化不大”,相比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较的认为“相当严峻”的企业(3.03%)来说,汇总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等。随后在2011年来看绝大部分用人单位或相关人员认为财务管理专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业毕业生的就业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通过调查还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也提出了“以提高高等教育质发现近两年有招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计划的单位量为核心,以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占到75.76%。同时,通过对近几年财务管理专业毕宗旨”等的指导思想,提出了“高等教育要服务于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也印证了市场需求情况。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二)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人才,”及支持特殊、防止趋同等基本原则。几年的表1 2012届财会相关本科生毕业半年就业率比较时间过去了,所有的高校都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的专业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指导下努力的进行的改革、创新发展。税务99.40%本文在此背景下,以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层次人审计学95.10%才的培养、教育为研究分析对象。通过对企业的财财务管理94.30%会负责人或从业人员的调查分析取得一定的分析结会计学93.90%果,并通过借鉴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国平均90.80%模式及在教育教学专家或企业行业专家的建议下,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编撰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修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得财务管理专皮书)》业的本科教学定位更准,目标更清,特色更强,更表2 2013届财会相关本科生毕业半年就业率比较好的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专业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的发展服务。本文分析所依据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面财务管理94.60%向广西地区的近百家各类型企业。一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及市场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一) 市场需求情况调查分析皮书)》会计学审计学94.00%93.30%91.80%全国平均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编撰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人才培养与机制创新基金项目:  广西教改项目,“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4JGB411)作者简介:  卞子全,男,安徽阜阳人,讲师、会计师,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教育现代化·2016年10月第32期3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表3 2014届财会相关本科生毕业半年就业率比较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全国平均皮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3.20%93.00%92.6%而对于“电子商务知识(选择的比例12.12%)”、“市场营销知识(选择的比例19.7%)”、“专业英语知识(选择的比例33.33%)”等认为不是太重要。4. 财务管理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从业表现调查表5 财务管理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业中存在的不足选项理论与实践脱节适应能力弱,上手慢知识面过于狭窄动手能力差与同事沟通能力弱缺乏职业态度发展潜力差比例75.76%39.39%28.79%43.94%19.7%40.91%1.52%数据来源:麦可思研究院编撰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表4 全国2015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前五名排名12345研究专业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会计学汉语言文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6.30%94.50%92.60%92.50%91.70%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根据以上近四届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或排名,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及其他财会类专业的就业率或名列前茅,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市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二 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专业从业者的要求调查(一) 所需具备的能力、知识体系与专业素养等的调查人才培养与机制创新1.通过调研分析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专业知识(综合得分5.7)”要求只排在了的第三位,他们更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综合得分6.59)”及“职业道德精神(综合得分5.74)”。对于诸如“公关交际能力” (综合得分2.24)、“创新能力(综合得分1.94)”等排在了倒数位置。这对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之一。 所修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调查2.对所需具备的更具体的能力进行调查,发(二)调查问卷中列出了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现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学计划中常设的一些课程,要求被调查的单位或人各种专业能力中,最看重主要有“财务软件应用员对其设置的必要性进行选择。通过统计分析可知,能力(选择的比例87.88%)”、“会计手工核算处理认为必要程度比较高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财能力(选择的比例69.7%)”、“财务管理能力(选择务管理学、财务分析、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选择的比例62.18%)”、“税务业务处理能力(选择的比的比重85%以上,而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综合例54.88%)”,相反的对于“专业英语应用能力(选实训、税法、财会仿真模拟实习、经济法等课程处择的比例18.18%)”、“社会协调能力(选择的比例在中等水平,认为不太重要的有“房地产评估、电33.33%)”等选择比例不高。子商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项目评估、市场营销”3.对应上文所看重的专业能力,他们认为财等课程分值在20%以下。这一调查分析可以为现有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主要学习“会计业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性质、学时等的知识(选择的比例90.91%)”、“财务管理知识(选确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比如,应将调整重点放在择的比例90.91%)”、“计算机知识(选择的比例74.24%)”、“审计知识66.67”等理论及实践课程,数据统计中处在前后两端的课程上,或设置、加强,4投稿邮箱:chinajyxdh@163.com通过表5可以看出毕业生存在较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另外“动手能力差”、“缺乏职业态度”等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具有内在统一性,因为“职业意识、观念”弱,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还保持着高中时的认识思维,把大学当成了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考试获取学位学历证书的地方。过于放松,或没有认识到专业技能、实操实训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同时也由于学校在培养人才时没能重视实践、实习教学环节,或此环节教学不理想等原因也造成学生在毕业、就业时不能很快的融入工作单位的实际业务工作中去,显得“适应能力弱,上手慢”,这些都是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以上几方面的调查分析也提醒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在转型面前不能为转而转,流于表面,还是应该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打牢专业知识基础上强化实习实训环节,在实习实训环节中培养学生对待财会工作的认真、严谨态度,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并以此沉淀积累用人单位所需各种职业素养。或取消、削弱等。本文限于篇幅的要求,不再深入展开。教学。(三) 需要具备的其他条件的调查1.对英语水平要求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不算高,只有4.55%单位要求英语6级水平,31.82%的单位要求英语4级水平,另有39.39%的单位要求具备一定专业英语,能实际运用(主要是外资企业,或有对外业务往来的企业),剩余24.24%的单位不做任何要求。2.对相关专业证书条件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考取相关专业证书对于就业和日后工作是有较大作用的。分别有60.61%和59.09%的企业认为考取注册会计师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于就业和日后工作是有较大作用的。这也许可以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指定与修订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倾向于包含这些考证课程,而且可以考虑将学生取得的证书或通过的考试课程作为获取学分认定的方式之一,并通过学分置换的方式来实现。3.对会计国际化趋同影响的调查在被调查的企业里面有62.12%的企业认为会计国际化对他们的工作和从业人员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化准则(85.37%),外语能力(51.22%)和快速学习能力(46.34%)。因此要关注会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并着手或者加强这方面的三 结论文中虽然已针对不同的调查数据分析及结论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和提示,在即将结束行文之际,这里有必要提出几条有针对性的建议来。1.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培养仍然重要。针对市场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法。课程的设置更专业化,有针对性。2.加强实践课程。重视实践课程的开设和推进,不要让实践课程流于形式,多种渠道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院方应加强对实践课程的资金投入,满足实践课程的硬件和实践活动的需要。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联系。高校应重视和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比如,加强横向课题的合作,实用型专利技术的开发研究等,向产、学、研一体方向发展。4.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意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参考文献[1]  王静,赵国艳.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16,(2):106-109.[2]  黄琳.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5,(15):81-85.(上接第2页)见,一起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参考文献[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3]  钱叶旺,时国平,钱叶册,等.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142-143.[4]  汤勇明,堵国裸,贺晋,等.大学生竞赛组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4):76-77[5]  段晓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3(16):134.人才培养与机制创新教育现代化·2016年10月第32期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