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简报
(第1期)
武侯区综治办编 2011年8月16 日
编者按:为及时反映、总结推广全区各单位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效开展,经区委领导同意,区综治办开辟《武侯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简报》专刊。望各街道、区机关各部门认真总结经验,加强信息报送,本刊将及时予以刊载。现将区综治办近日检查5个涉农街道推行“三个模式”的工作情况通报于后,请各相关街道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推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关于涉农街道推行“三个模式”的情况通报
为确保“黉门街”、“长寿苑”、“白佛村”三个模式的有效推广落实,根据守成书记的指示,近期,综治办对机投、簇锦、华兴、簇桥、金花等5个涉农街道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1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实地查看了17个现场点位,通过检查情况看,总的感到,各街道高度重视,行动迅速,联系实际,措施有力,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指示坚决,总体推进情况是好的,基本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目前,5个涉农街道共36个村(社区)正在按照新模式开始运行,稳步推进。
机投桥街道:所属6个村1个社区,他们充分借助身边典型的优势,率先在全街道按照“白佛村”和“黉门街”模式打造完毕并运行,走在了涉农街道前列。
华兴街道:所属3个村,7月底前均已全部打造完毕并开展工作。
簇锦街道:所属3个村4个社区,按照“三个模式”分别全面推开,重点打造的铁佛村、永兴社区、团结社区已按新模式运行。特别是铁佛村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标准高、力度大、行动快,并注重总结完善自身的做法和经验,搞好有机结合,着力把村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城市气息、又有农村区域特色的现代化村,效果比较好。
簇桥街道:所属4个村3个社区,目前已全面推开,重点打造的七里村、簇锦社区已接近尾声。
金花桥街道:所属11个村1个社区,目前已全面推开,重点打造的江安河村、九架车村、川西营村和金花桥社区已按新模式运行。九架车村学习借鉴黉门街经验制作了《综合服务
2
协管员服务联系卡》;江安河村联系实际增设了辖区企业服务窗口平台,方便企业员工办事;金花桥社区根据地处涉农区域、辖区居民多为村民的实际,按照“白佛村”模式打造并开展工作,效果比较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查看和深入了解,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业务不够熟悉。“白佛村”模式是涉农区域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各村的书记、主任对此情况相对较为了解,但部分支部委员、前台窗口人员和网格一线工作人员对办事流程、工作任务等还不够熟悉,甚至包括有的街道分管干部也不熟悉,有待提高。
(二)标准不够高。检查发现,在有的村(社区)存在标准不高的现象。立足现有条件,统筹布局、整合资源不够,工作秩序、环境卫生等变化不明显。有的村(社区)上墙内容不准确、公示栏不完善,甚至有的变调走样。
(三)有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较普遍的是,对新模式的具体内容学习研究不够,只知表面,不知其里,在形神兼备更注重于神方面,还需要下深功夫、细功夫、长功夫。
三、工作要求
(一)加大指导力度。各街道和区级机关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村(社区)推广落实“三个模式”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全面推广,务求实效。各街
3
道或是区级相关业务部门要统一组织村(社区)书记、主任、前台窗口人员和网格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新模式运行下的业务能力。要指导村(社区)原原本本的学习先进经验和模式,但又不能完全照搬照套,要立足自身场地、现有条件等实际,学会融会贯通,创造性的贯彻落实。既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做到形神兼备,神重于形。
(二)加快全面进度。各街道在全面铺开、重点打造的同时,要注重点面结合,防止只顾重点、不及全面,在狠抓重点的同时,要尽可能加强全面建设的步伐,防止重点和一般的进度、质量差距过大。
(三)加强总结创新。各街道要充分发挥驻村挂职锻炼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优势和作用,注重总结提炼,积极探索创新,加强宣传报道,努力提升各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和影响力,推动全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报:守成书记、玉泉区长、力平副书记、高德书记、
张斌副区长、文川部长
发:区级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武侯新城管委会
(共印7份)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