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思考
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指行政机关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又好又快地贯彻落实。如何内提效能,外树形象,打造干部全面参与、素质全面提升、工作全面覆盖的“全面效能”,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走上常态化,笔者觉得应该从下面几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三种意识,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
机关效能建设目标在“效”,功夫在“能”,核心在“人”。只有从思想深处入手,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才能做到“用职能去管理、用机制去完善、用人格去影响”,推进工作优质、高效落实。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全局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 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自觉把工作精力集中到为民众办好事实事、解决民众困难上来。弘扬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工作作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脚踏实地工作。
1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责任重于泰山。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使命,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在其位、谋其政”,说的是一种本分、一种责任。自古以来,受人俸禄,为人谋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做人最起码的责任。机关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常掂量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爱岗敬业,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岗位上、在责任中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勇于干事,敢于担当,不能不谋其政、不在状态、敷衍塞责、逃避责任;要责权统一,尽职尽责,不能遇到权力往里揽,遇到责任往外推;在岗一日,尽责一天,不能在位时不尽责、离任后乱指责。“政如农功,日夜思之。”对待自己的职责,要一日三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敢于负责的人。
三是强化效率意识。机关工作的效率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单位的运转速度。机关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本身就要求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事不隔夜、案无积卷”的工作作风。有句古训叫“今日事今日毕。”机关干部应该且必须努力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步伐,在和谐、规范、创新、落实、互动中求效率。
二、增强三种能力,在提高干部素质上下功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效能建设,“效”是“能”的推进力量,“能”是“效”的基础条件,抓“效”必先提
2
“能”。
一是增强执行能力。执政之道,关键在于落实。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决策再好、思路再新、制度再严,工作也难以高效率完成。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是增强服务能力。增强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对于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要坚持服务为本的理念,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公民的权利实现为要务,为公民参与、诉愿和救济提供必要的途径,推进有心服务、有能力服务和有效服务三者的统一。
三是增强监督能力。监督是一剂良药。行为的规范、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予以制约和规范。实践证明,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增强监督能力,是促进机关工作效能提高的有效措施。
三、突出三大主题,注重建设成果上下功夫。 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不是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要坚持以绩效为本,突出转变作风、改善民生、推进发展三大主题,注重建设成果,机关行政建设才具有不竭的动力。
3
一是大力转变作风。机关作风是机关效能的外在表现,机关效能的提高必须体现在作风转变上。目前,作风问题已成为影响机关效能和党政形象的突出问题,推进作风转变已成为行政效能的一大重点。加强作风转变,机关是关键,干部是重点,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自律并重,采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办法,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工作作风,围绕国土部门“保资源,保发展、惠民生”的中心工作,抓好行政效能制度体系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干部素质。
二是大力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当前扩大内需的客观需要。在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中,坚持改善民生主题,深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责。
三是大力推进发展。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只有发展了,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才有保障。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在于推进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实现共同富裕。目前,机关行政效能已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在机关行政效能上狠下功夫,那个地方就能提供一流的服
4
务,营造一流的环境,就能在区域竞争格局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
四、创新三大机制,构筑长效保障上下功夫。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套可行的制度保障体系。只有工作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才能常态化。
一是创新干部管理机制。机关干部是机关行政效能的直接体现者,机关工作能不能高效地运转,关键看有没有高效的干部队伍。创新“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机制,打造一支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是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是创新绩效考评机制。绩效考评是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环节。机关行政效能的高低、干部工作成效的好坏、群众对机关工作的满意程度,主要是通过绩效考评来反映的,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是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打造高效政府的现实需要。
三是创新责任追究机制。推行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目的是强化行政责任,促使干部恪尽职守、严格依法行政,尽量减少和避免行政过错,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