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步作业

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走近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步作业

来源:好走旅游网


[随堂检测]

1.下图甲、乙、丙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实物的形状为q

B.图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为右上方 C.图丙物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D.高倍镜下观察“b”时,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对焦 答案:D

2.下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选用③,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

C.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解析:选D。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而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②③的放大倍数分别大于①④;所以要想放大倍数最大则应选择的是②③⑤;若将图乙转为图丙则提高了放大倍数,所以调节顺序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其中换用高倍镜③后应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3.(2019·山西康杰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细菌属于自养生物

B.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含有叶绿体 C.“水华”与蓝细菌的大量增殖有关 D.蓝细菌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解析:选B。蓝细菌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

蓝细菌是自养生物,A正确,B错误;水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水域富营养化,蓝细菌大量繁殖,C正确;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正确。

4.(2019·陕西长安一中期中)据美国趣味科学家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这也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能力的。由于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蛤蝓体内含有叶绿素 B.构成海蛤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 C.这种海蛤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D.海蛤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

解析:选C。据题意可知,海蛤蝓含有叶绿素,A项正确;海蛤蝓属于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B项正确,C项错误;海蛤蝓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D项正确。

5.(2019·河南豫南九校联考)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酵母菌 ②大肠杆菌 ③乳酸菌 ④蓝细菌 ⑤绿藻 ⑥伞藻 ⑦颤蓝细菌 ⑧硅藻 ⑨衣藻

A.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⑦

解析:选D。①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②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③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④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绿藻属于真核生物;⑥伞藻属于真核生物;⑦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⑧硅藻属于真核生物;⑨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此属于原核生物的有②③④⑦,故选D。

6.以细菌和酵母菌为例,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

(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判断的主要依据为细菌________________。

(2)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有________________和DNA分子,可以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3)两细胞的不同之处为细菌________________;细菌的细胞器只有________,而酵母菌还有其他细胞器。

答案:(1)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无核膜、染色体 核糖体

[课时作业]

1.换上高倍镜后,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 A.调节光圈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调节粗准焦螺旋

解析:选D。换上高倍镜后,镜头离玻片标本很近,而粗准焦螺旋调节距离较大,易损坏镜头,压碎玻片标本。

2.(2019·重庆十八中高一月考)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解析:选A。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由于需要观察的黑藻叶片细胞颜色较深,需要光线进入的多,才能看清它的结构,所以需要选用的是凹面镜和大光圈。

3.用低倍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动物镜后,异物也不动。这说明异物可能在 ( )

A.目镜上 C.装片上

B.物镜上 D.反光镜上

解析:选A。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反光镜上的异物可以降低光线强度,不会出现在视野中。

4.(2019·安徽安庆五校联盟其中)用显微镜的1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解析:选C。在目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离载玻片越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故图甲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从大到小依次是a条件下>b条件下>c条件下>d条件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在不调节光圈及反光镜的条件下视野越暗。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观察时,应先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否则可能观察不到细胞。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故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图乙中的物像处于视野中央。

5.右图表示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时,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

A.1 C.16

B.8 D.64

解析:选D。目镜不变(10×),物镜从40×调整到10×,根据“高倍镜下细胞数目/低倍镜下细胞数目=1/放大倍数的平方”可知,整个视野内的完整细胞数目将变为4×42,即64。

6.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解析:选D。用显微镜观察材料,必须先用低倍镜找到合适的部位,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换上高倍物镜,这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为得到适宜的亮度,可调节光圈及反光镜。

7.(2019·山东胶州高一期末)里约奥运会的跳水池变为“绿池”,与绿藻有关。下列关于绿藻和蓝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含有叶绿素 B.都属于自养生物 C.都含有核糖体 D.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D

8.下图中1代表H7N9、2代表乳酸菌、3代表酵母菌、4代表原生动物,那么能正确反映真核、原核生物关系的图形是( )

解析:选D。H7N9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原生动物是真核生物;原核、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二者是并列关系。

9.对下列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菠菜和蓝细菌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蓝细菌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共有的是④⑤⑥

解析:选A。菠菜属于真核生物,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蓝细菌中无叶绿体和核膜,A错误。绿藻属于真核生物,所以①~⑤都具有,B正确。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具有核糖体、细胞壁和拟核,但无叶绿体、染色体和核膜,C正确。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共有的结构是④⑤⑥,D正确。

10.(2019·安徽濉溪高一期末)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无细胞核和核糖体 B.和流感病毒一样,结核杆菌中有RNA分子而无DNA分子 C.结核杆菌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与其无细胞壁有关

D.结核病患者全身的结核杆菌可以看做一个结核杆菌种群 答案:D

11.(2019·河北卓越联盟高一月考)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两者分别因与“发财”和“生财”谐音而备受百姓青睐。下列属于发菜和生菜的相同点的是( )

A.是真核生物 C.是自养生物

B.含有叶绿体 D.有核膜

解析:选C。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没有核膜,A、B、D错误;发菜和生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自养生物,C正确。

12.(2019·淄博高一检测)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 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②④ C.①②

B.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B。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④表现了细胞的多样性,故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①错误。

13.(2019·南昌二中期中)下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 (2)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像是“dp”,实际图像是________。

(3)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__。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4) 蓝细菌能完成光合作用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类营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在高倍显微镜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它的细胞核。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细胞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

(2)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虚像,可以旋转180°后观察,图像仍为dp。

(3)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都是单个细胞或单层细胞构成的,光能透过,所以能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A正确。

(4)因为蓝细菌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由于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因此在高倍显微镜下不能看到细胞核。

答案:(1)植物 (2)dp (3)A (4)藻蓝素和叶绿素 自养 不能

14.(2019·河北卓越联盟高一月考)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填标号)。

(4)B、E两类生物的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型。

解析:(1)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B、E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2)B细胞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作用;C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为真核细胞,B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3)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图中B、E属于单细胞生物,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4)B、E均为原核生物,但B类生物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

答案:(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E (2)B、C 核糖体 (3)细胞 B、E

(4)叶绿素和藻蓝素(或光合色素) 自养

15.研究人员对取自五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细胞(甲、乙、丙、丁、戊)进行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戊 核膜 √ √ √ × × 叶绿素 √ × × √ × 叶绿体 √ × × × × 细胞膜 √ √ √ √ √ 细胞质 √ √ √ √ √ 细胞壁 √ √ × √ √ 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则甲、乙、丙、丁、戊五种细胞中:

(1)________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最可能取自动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最可能是原核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甲、乙的分析:有核膜和细胞壁可推知为植物细胞或真菌,甲含叶绿素和叶绿体可推知为叶片部位的植物细胞,乙不含叶绿素和叶绿体可推知为非叶片部位的植物细胞或真菌。对丙的分析:有核膜却无细胞壁、叶绿体、叶绿素可推知为动物细胞。对丁、戊的分析:无核膜可推知为原核细胞,丁含叶绿素可推知为蓝细菌类含色素细胞,戊不含叶绿素有可能为细菌类不含色素细胞。

答案:(1)甲 甲细胞有核膜、叶绿素、叶绿体和细胞壁可推知为植物细胞 (2)丙 有核膜却无细胞壁可推知为动物细胞 (3)丁、戊 无核膜可推知为原核细胞

16.下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比较,二者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幽门螺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伦和马歇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慢性胃炎活体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某种细菌,而且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的标本中,而在正常的胃窦黏膜中则无这种细菌。他们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关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设。该假设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该菌过程中,发现了在某种细菌(简称W菌)的周围,该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W菌,在此培养基上再培养幽门螺杆菌,结果是幽门螺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①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W菌周围的幽门螺杆菌不能生长繁殖”的原因最可能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①中的假设。 A.方法步骤:

a.制备培养基: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b.设置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接种幽门螺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培养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实验假设是由发现的实验现象提出的问题而定的。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对照和单一变量的原则。

答案:(1)1、2、3、5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慢性胃炎可能与这种细菌有关

(3)①W菌产生了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生存的物质

②A.b.在甲培养基上接种W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W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甲培养基上的W菌

c.在甲、乙两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幽门螺杆菌

d.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

B.甲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繁殖;乙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抑制,正常繁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