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前赤壁赋 苏轼
一. 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
他在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二.重点实词
横:弥漫 纵:任 苇:小船 如:往 凌:越过 御:驾 遗:离开 溯:逆流而上 和:唱和 愀:忧惧,严肃的样子 危坐:端坐 方:当 固:本 骤得:多的 遗响:余音,指萧声 逝:往 卒:到底 往:消失 自:从 曾:竟然 适:享用
三.重点虚词
之:1定后标志词 凌万顷之茫然
2语气助词,不译 纵一苇之所如
3代词 它,指歌声,依歌而和之
4取独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以:1来,用来(连词) 举匏樽以相属
2表承接 挟飞仙以遨游
3在 则天地不能以一瞬
四.词类活用
泛:使动,使……漂浮
舞:使动,使……舞动
泣:使动,使……哭泣
正:使动,使……端正
西:名作状,向西
东:名作状,向东(东望武昌)
下:名作动,攻占
东:名作动,向东进攻(顺流而东也)
樵:名作动,砍柴
侣:意动,把……当作伴侣
友:意动,把……当作朋友
五.通假字
属:通“嘱”,劝人喝酒
冯:通“凭”,乘
六.特殊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句: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游于江诸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
托遗响于悲风
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七.重点句子翻译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等仙。
我们任凭像苇叶一样的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小船浩浩荡荡像凌空驾风而行,但却不知道它停止的地方;我飘飘乎乎像离开尘世独自站立,飞升仙境。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尾声凄切委婉,余音不断好像长长的细线。
3.舞幽壑之浅蛟,泣孤舟之嫠妇。
萧声使深渊中潜藏的蛟龙舞动,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哭泣。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当他攻破荆州,攻占江陵,顺着河流向东进攻时,相连的船长达千里,旌旗遮蔽了天空,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茅吟诗,本来是一代英雄,现在又在哪里呢?
5. 况吾与子渔游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举起葫芦做的酒杯相互劝酒,
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在天地间寄托像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粟米。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如果从那变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也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