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编程思维培养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9年第22期SCIENCE FANS教育教学4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编程思维培养

卫文亮

(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 215100)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理念的某些弊端也显现出来,因此教师

在课堂教学时,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发展不断地改进相应的教育措施。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学生不仅要有基础的学习能力,还应该跟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目前信息技术在社会上普遍使用,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社会的大环境需要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编程能力是学生顺应时代发展的必备基础,通过在编程能力方面的培养,学生能够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且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也要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加强对自己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编程思维;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051-02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某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即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没有重视起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模式下进行学习,没有很大的热情,也不会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快速变化,学生不仅要有传统的学习能力,而且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能力培养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提高。编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础能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该掌握这种 能力[1]。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也要将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提上日程。在教学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对编程产生具体的兴趣,真正的将自己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到最大。学生对编程产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教师所制定的具体方法在合理的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逐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编程意识和编程能力。

1 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要摆正学习态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帮助,然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并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总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被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最大化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并没有将自己的能力真正发挥出来。如何主动地让学生进行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编程能力对自己以后的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必要的编程能力,不仅能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也能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力,如数学思维上的构建以及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2]。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知识的导入时,首先要让学生明

白编程的最终目的,编程学习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编程思

想的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实际学习以及实际操作中应该着重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编程的具体能力也是学生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得到提升的,所以学生要学习正确的方法,掌握具体的学习理论,在课堂上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真正把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给学生及时的帮助,让学生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2 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加强学习的 效率

在编程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编程比赛都采用分组合作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分组合作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在合作方面的意识,让学生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协同能力,不仅要合理的分工而且要快速高效地做好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只有这样每个小组的题目才能快速地完成。分组合作能够让每个同学在具体的任务完成过程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在编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编程能力,学生在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后,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分组合作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一起提高学习能力,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点,之后就能针对自己薄弱的地方着重练习。如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掌握,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能更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学生及时的帮助,关注学生的变化,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完善具体的学习方法,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能力的提高。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51 —

3 加强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最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能解出一道题或者将一个知识点掌握完全,而是需要学生在掌握这个知识点后,能在以后的每一道题中都会使用这个知识点,因为编程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思维能力,学生具有这种思维能力后,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只要碰到相似的问题,就能够利用这种思维进行解答,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积极思考,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 力[3]。如编程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能力,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后,进行实际问题解答时要充分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在多变的学习方式下有效地学习,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也能自己进行创新,不断让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也会带来很多的帮助,让学生真正地加强编程能力。

4 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一步一步进行学习即可,但是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并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也不会将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总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被动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本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将自己和课堂融合在一起,做课堂

的小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地培养自己的学习思

维和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真正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由于编程知识比较复杂,所以只有学生在课前自己进行预习后,在课堂教学中才会比较有针对性地听教师讲解。在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时,首先要和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掌握学生的难点所在,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难点疑点进行认真仔细的讲解,这样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性地听讲,能够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在课堂学习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不断的在教师的帮助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成为一名符合新时代的新青年。【参考文献】

[1]熊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D].新课标,2018.

[2]郭德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D].新课程(中),2017.[3]李明丽.如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D].新课程(中),2017.

(上接第50页)示”,在教学时,首先要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函数”与之前所学的“集合”之间的

关联,并寻找出它同初中所学的函数之间的关联。学生寻找出了知识点当中的纵横向联系,就能够实现化难为简,对知识点的理解周期就能明显缩短。2.2 夯实学生的运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夯实学生的运算能力。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要注意对其有意识地进行运算能力的培养。如必修1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当中的“函数与方程”,这一节涉及到较多的关于运算方面的内容。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有计划地让学生多进行方程运算方面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注意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渐掌握运算的要领,逐渐地达到熟练运算的要求,服务于课程的学习。2.3 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进行几何教学时,首先要从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入手。对此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夯实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几何知识、坐标法、几何量等,另一方面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模型、实物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对空间的感性认识,形成空间的整体形象,树

立空间骨架,进而抽象为空间形体的平面图形。最后还

要带领学生画基本体的立体图,进而画出棱柱体、圆锥体等基本体。通过线条的变化,对各种基本几何体的轮廓有所了解,初步树立空间概念,再引导他们画一些复杂的图形。

3 结束语

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关键在于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运算能力的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三大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具体也要从这三大方面着手,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基本能力进行夯实,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参考文献】

[1]徐耀阳.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2]黄筱雪.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作者简介】

蓝祯(1988~),女,壮族,广西,学历: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5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