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特征的复杂地铁车站三维数字建模方法与应用

来源:好走旅游网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46(2) 195 ◎工程与应用◎ 基于特征的复杂地铁车站三维数字建模方法与应用 琚 娟 JU Juan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Shanghai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shanghai 200002,China E-mail:jujuan2001cn@yahoo.tom.cn ju Juan.3D modeling of complex subway station based on feature.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fications,2010,46(2): 195—196. Abstract:Underground structure modeling,especially structures with complex shape,such as subway station,is still a great chal— lenge in the field of 3D underground digital modeling,although stratum modeling can be realized easily with Triangulated Irregu— lar Net(TIN)or other methods.The method of modeling based Oil feature is proved to be an eficifent way tO solve this question by a 3D modeling example of a complex subway station. Key words:feature-based;3D digital modeling;complex subway station 摘要:三维地下空间数字建模中,地层建模通过三角网等方法已经能够方便地实现,地下建(构)筑物的快速建模目前仍然是一 个难题,尤其是对体形复杂的地下结构,如地铁枢纽车站。通过将基于特征的建模方法应用于一个复杂地铁枢纽车站建模实例,证 明基于特征的建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复杂地下建(构)筑物数字建模的困难。 关键词:基于特征;三维数字建模;复杂地铁枢纽车站 DOI:10.3778/j.issn.1002—8331.2010.02.057 文章编号:1002—8331(2010)02—0195—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208 1工程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世纪大道一东方路换乘节点”是上海市四条 轨道交通的—个重要换乘枢纽,交汇点在浦东新区世纪大道与 工程的角度,对形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特征进行定义,使所 描述的形体更具有工程意义。特征造型技术是CAD/CAM技术发 展中的—个新里程碑,已经被公认为是实现CAD、CAPP、CAM、 东方路交界口。6号线世纪大道站以地下一层的形式横跨世纪 车站呈“卅”字型换乘。其中,2号线和9号线主体结构为两柱 箱型结构。该换乘节点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CAE等系统集成化的最有希望的途径【1]。在地下空间数字化建 大道并与2号线东方路站、4号线张扬路站及规划中的9号线 模中,特征是具有工程语义和属性信息的对象建模和分析的基 本单元,特征由特征参数进行描述闭。 三跨地下两层箱型结构,4号线主体结构为两柱三跨地下三层 根据工程语义,可将地铁枢纽车站的结构划分为地铁车站、 区间隧道、连接通道3种对象,地铁车站具有主体结构、站台、 楼梯、出入口、端头井等特征,不同特征有与之对应的不同的特 征参数,如表1所示。 不同特征在程序中用不同的结构体(struct)定义,对象用 类class)表示,工程对应c++中的工程(Project),部分特征的 数据结构如下: class MetroStation { public: bool ReadDatabase(const char*fnarne); 图1 东方路一世纪大道换乘节点平面布置图 bool WriteDatabase(); bool Modeling(); bool ModelingMainStruct(); bool ModelingPlafform(); 2基于特征的车站三维建模方法 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是几何建模方法的自然延伸,它是从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部市合作世博科技专项(No.05dz05806);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授奖励计划项目。 f乍者简介:琚娟(1979一),女,工学博士,从事地下空间数字化研究和岩土工程设计咨询工作。 收稿13期:2009一O1—22 修回珏期:2009~03—17 196 2010,46(2)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出一定距离,为方便换乘,站台与换乘区域问用两处大宽度步 行楼梯(红色)相连。 表1地铁结构特征参数 一一 图2地铁枢纽车站三维模型图 图3抉秉区域细节显示图 三维模型可以起到很好的直观展示作用,但二维剖面图有 时也非常需要。建立好三维模型后,可以通过布尔运算得到所 需的二维剖面图,对局部重点关注区域做个案研究,分析对象 之间的邻接关系。 假设需要了解图4中A平面处9.2、4号线区间隧道的平 bool ModelingStair(); bool ModelingEntr(); pnv ̄e: CString ID;||缓 double b ̄eY; d0uble baseZ; 再吗 面关系和标高差异,以及B平面处9.2、4号线车站的相邻关系 及埋深情况,通过系统提供的剖面分析功能,可以得到图5、图 6所示的结果。 double baseX; 基点x.y、z坐标 double leasth;,阵站长、宽、高 double width; double height; CString structID;//主体结构型式(如两柱三跨、三柱四跨等) CString platID;//站台型式(如岛式站台、侧式站台) double laynum;# ̄构层数(如地下一层、地下两层、地下三层) MainStruet mainstruct: PlatForm platform; 一一 图4剖面位置示意图 图5 A处剖面图 由于在数据结构中各个特征的基点坐标和特征尺寸参数之 间具有特定约束,对象各特征由相对位置定位,由相对尺寸确定 vec_std::vector<StationPile>m_vec_stationpiles; std::vector<StationStair>m_stationstairs; 特征轮廓,对象之问、对象特征之问的位置既能够独立调整,也可 以整体移动。这样,如果在空间分析或距离查询后发现规划或设 计方案局部存在问题,可以通过调整特征参数,迅速得到修改后 的局部效果。假设需要将9号线整体向2号线—侧平移8.6 nl,同 时将2号线车站管廊平移到4号线一侧,只需将9号线基点坐 标平移8.6 111,同时将2号线车站管廊的基点坐标平移19.64 m(2 std::vector<StationEntr>m_vec_stationentrs; 3三维建模与分析 地铁车站建模与分析在实验建模系统中进行。实验系统包 含数据库、基于特征的数据模型和可视化三个层次,运用c++ 语言、Cythina图形库曲、Access数据库实现。运用基于特征的建 模方法建立的三维地铁枢纽车站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中,左侧红色区域表示拟建地铁9号线,中间绿色区 号线车站外轮廓宽度)即可,修改后的三维模型和特征参数如图 7所示,后续的剖面图绘制可像前面—样由系统自动快速生成。 域表示已运营的地铁2号线,右侧蓝色区域表示已运营的地铁 4号线,上方黄色区域表示拟建地铁6号线,青色区域表示连 接通道,紫色区域表示综合管廊等其他附属结构。由图2可以 看出,9、2、4号线车站的站台层前后均被端头井遮挡;从4条 线路没有封闭的站台层两端可以看到车站的结构型式:9、2、4 号线车站为双柱三跨箱型结构,6号线车站为三柱四跨箱型结 构;9、2号线车站站台层位于地下2层,4号线车站站台层位于 地下3层,6号线车站站台层和站厅层共用,位于地下1层;为 方便换乘,除了6号线提供的换乘区域外,9、2、4号线车站间另 外还设有四处连接通道。 四线换乘区域的具体细节,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 6号线车站站台型式为岛式站台,站台两端各有两处楼梯通往 地面;6号线从9.2、4号线上方穿越,将换乘区间划分为A、B两 个区域;6号线站台(黄色)标高比换乘区域(青色)的标高要高 一一 图6 B处嗣面图 图7几何特征僚改后的三维模型图 4结语 近年来,地下空间开发迅猛发展,轨道交通枢纽车站大量 出现,多线穿越时不同线路的空间关系非常复杂,由此导致的 施工问题困扰着一线设计施工人员。三维地下空问数字化直接 读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建立地下空间的真三维模型并进行 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复杂地铁枢纽车站的三维建模问题。 基于特征的数字城市地下空间建模技术是在三维几何造 型的基础上,从工程对象的特征出发,建立具有工程语义的实 (下转220页) 220 2010,46(2)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高层处理奠定了基础。在该文算法的基础上,可对小波变换的 多尺度信息进行融合来得到更好的检测效果。同时,阈值的选 择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a)Roberts算子 (b)Sobel算子 参考文献: [1]周正干,赵胜,安振刚.基于分区域自适应中值滤波的x射线图像 缺陷提取Ij1.航空学报,2004,25(4):420—424. (C)Prewitt算子 [2]巴晓艳,腾永平,张兆东.基于小波分析的工业x射线照片的图像 (d)Canny算子 处理【J1.无损检测,2002,24(5):191—193. 【3]孙怡,孙洪雨,白鹏,等.X射线焊缝图像中缺陷的实时检测方法『J]. 焊接学报,2004,25(2):115—119. 【4李建平.4],J、波分析信息传输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e)Laplace算子 (f)该文算法 f5 Mal51lat S,Huang W L.Singularity detection and processing with wavelets ̄EEE Transaction Information Theory,1992,38(2):617--643. [6]Canny J.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the edge detection IJ].IEEE 图3不同算法得到的缺陷边缘图像 缘,效果优于Robeas和Sobel等算子检测出的缺陷边缘。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86,8 (6):698—769. 5结论 算法的理论分析及编程实现的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变换模 极大值法检测边缘,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噪声,而且可以得到缺 [7】高国荣,刘冉,弈旭明.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提取算 法『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15(5):615—619. [8】田岩岩,齐国清.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边缘检测方法『J】.大连海 事大学学报,2007,33(1):102—106. 陷的多尺度边缘信息,效果较好,为进一步的缺陷模式识别等 (上接155页) survey[C]//Proe IEEE,1999,87(7):1062-1078. 图像中直接提取秘密信息。实验结果来看,嵌入的秘密信息不 仅容量较大,而且视觉隐蔽性较好。 [3】刘建东,陈桂强,余有明,等.基于视觉特征及低位替换优化的信 息隐藏方法fJ1-计算机工程,2007,33(8):157—159. [4】蒲恬,方庆吉,倪国强.基于对比度的多分辨图像融合『J1.电子学 报,2000,28(12):116—118. 参考文献: …1 Bender W,Gruhl D,Morimoto N,et a1.Techniques for datahiding[J]. IBM System Journal,1996,35(3/4):313—336. 【2】Petitcolas F A P,Anderson R J,Kuhn M G.Information hiding a 【5】杨志,毛士艺,陈炜.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对比度的图像融合算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27(2):209—211. I6刘劲,6】康志伟,何怡刚.一种基于小波对比度和LSB的密写 电 子学报,2007,35(7):1391—1393. (上接196页) 2O02. 际对象,三维建模过程陕速方便,便于修改,同时与地层模型具 [2】琚娟.基于特征的数字城市地下空间建模技术研究与应用fD].上海: 同济大学,2007. 有良好的兼容性。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城市地下空间 数字化,尤其是复杂地下结构建模方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3】叶勇庚.三维数字地层建模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D】.上海:同济 大学,2005. 参考文献: I1】杨岳,罗意平.CAD/CAM原理与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4]琚娟.基于特征约束的地下空间一体化数据模型研究[J】.地下空间 与工程学报。2007,3(2):199—203. (上接199页) [2oo8-o2-o3】.http://www-128.ibm.eom/developerworks/cn/webservice/ ws—s0i2. 辑关系的确定规则。在制造服务平台支持下,把分散在不同地 区的生产设备资源、智力资源以及各种核心能力,迅速地组合 成开放的、松散耦合的、互操作的协同制造网络联盟,使企业可 快速、及时的响应市场的变化,赢得竞争优势。限于篇幅,只对 其中的制造任务模型、制造服务模型以及制造服务逻辑关系确 定进行了讨论,关于制造服务匹配、制造服务链优化和制造服 【2]Cardoso J,Sheth A.Semantic e-world'low composition[J]Journal of In— teUig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3,2l(3):191—225. [3】Aggarwal R,Verma K,Miller J,et a1.Constraint driven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in ME I’EOR—S[c】/ roceedings of 2004 IEEE Interna— tional Conference Oil Services Computing.Washington D C,USA: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4:23—30. 务平台的构成是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f4]谭伟,范玉顺.网络化制造环境下服务匹配与合成问题研究【J].计算 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l1(10):1408—1413. 【5】Allen J F.Maintaining knowledge about temporal intervals[J].Cam— munieations 0f the ACM.1998,26(11):832—843. 参考文献: [1]Man Xin-sheng,Jin Ge ̄Serviee-oriented enterprise integration[EB/OL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