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来源:好走旅游网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1. 工程大要 .....................................................

4

建筑物大要 ........................................................................................................... 4

1.2. 检测判断的目的、内容、仪器和依照

................................................................... 5

目的 ......................................................................................................................... 5 内容 ......................................................................................................................... 5 主要仪器 ................................................................................................................. 5

主要依照 ................................................................................................................. 5

2. 结构现场检测 .................................................

6

结构部署与轴线尺寸、层高的校核........................................................................ 6

构件尺寸的检测 ........................................................................................................ 7

框架柱截面尺寸的检测 ................................................................................. 7 梁截面尺寸的检测 .......................................................................................... 8

楼板厚度的检测 .............................................................................................. 9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 9

钻芯修正系数 .................................................................................................. 9 框架柱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 10

梁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 11 2.4 承重构件配筋的检测 ............................................................................................... 12

钢筋直径的检测 ............................................................................................ 12 框架柱配筋的检测 ........................................................................................ 14 框架梁配筋的检测 ........................................................................................ 15

楼板配筋的检测 ............................................................................................ 16

结构和构件伤害及弊端情况检测..........................................................................

17 主体结构的倾斜和不平均沉降的检测....................................................... 17

主体框架结构构件的伤害及弊端

............................................................... 17

其他承重构件的伤害及弊端 ....................................................................... 17

围护结构构件的观察 ................................................................................... 18

3. 结构判断 ....................................................

18

结构计算参数的选择 .............................................................................................. 18 结构的动力特点 ...................................................................................................... 19 层间最大位移 .......................................................................................................... 20 框架柱的轴压比 ...................................................................................................... 20

框架柱承载力验算 ................................................................................................. 21 框架梁承载力验算 .................................................................................................. 22

楼板承载力验算 ...................................................................................................... 22

地基基础承载力的评估 ..........................................................................................

23

4. 议 .................................................. 23结论与建

1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4.1 结构检测结论 ........................................................................................................................................................................................ 23 4.2 结构判断结论 ........................................................................................................................................................................................ 24 4.3 建议 ................................................................................................................................................................................................................ 24

5. 附件 ........................................................................................................................................................................................................................ 24

( 本页以下空白 )

2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结构安全性检测判断报告

编号:

项目名称 工程地址 委托人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 判断单位

*** 置居民楼结构安全性检测判断

建筑面积 结构形式

/ / /

1373 框架

5

设计时间 竣工时间 检测时间 鉴准时间

1.

经检测:该建筑物结构部署合理 ,平面尺寸基本吻合设计图纸;梁、 板、 柱及其他构件几何尺寸基本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经检测:梁、板、柱混凝土强度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结 构 检 测 结 论

2. 3.

经检测:抽检框架柱、梁的主筋数量基本满足设计要求,箍筋间距基 本满足设计要求。

4. 经检测:上部结构目前没有出现不平均沉降的迹象。

结 构 鉴 定 结 论

1. 2.

梁、板、柱的设计配筋基本满足现执行用的承载力要求。 建筑物主体结构满足正常使用的安全要求。

3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依照以上检测判断结论可以认定 , 该建筑物满足正常使用安全要求 , 楼面使用

活荷载㎡, 上人屋面使用活荷载㎡, 不上人屋面使用活荷载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正常保护,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马上停止使用,并

0.5 kN/

报当地建设管理部门。

** 居民楼

结构安全性检测判断报告

1. 工程大要

建筑物外观

(本页以下空白 )

1.1 建筑物大要

因无委托方供应的设计图纸。依照现场检测结果,综合楼主体五层,

上人屋面,局部设有梯屋。居民楼层高为

,建筑高度为

屋面为

16m,建筑面积为

1373m。

2

综合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七度抗震设防,抗震等级为三级。

主要采用正交主次梁板楼盖,开间跨度主要为

,进深跨度为 。综合

楼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主要为

400mm× 400mm、400mm×500mm、400mm×600mm、450mm

× 600mm,梁截面尺寸主要为 200mm× 600mm、250mm×400mm和 250mm×750mm,

楼板厚度为 100mm。

综合楼基础采用钻孔扩底灌注桩基础 , 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基础的混凝土设计强度为 C25,框架柱为 C30,梁板、楼梯均为 C20。综合楼钢筋采用Ⅰ、Ⅱ级钢筋,柱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30mm,梁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25mm,楼板主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15mm。综合楼楼面设计使用活载为㎡, 上人屋面活载㎡ , 楼梯、卫生间为㎡, 天台为

4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综合楼的外墙和梯间墙均采用

180mm厚的砖墙 , 隔墙采用 120mm厚的

砖墙。

1.2. 检测判断的目的、内容、仪器和依照

1.2.1 目的

1、确定结构整体安全性能。

2、确定结构长久性能。

1.2.2 内容

依照委托方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的详尽情况,本次检测判断的主要内容以下:

1. 综合楼整体结构的检查检测,包括建筑物目前的使用情况、整体变形等方面的情况;

2. 综合楼上部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抽样检测;

3. 综合楼上部主体结构构件的检测,包括构件的截面尺寸、配筋及伤害等方面的情况;

4. 依照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楼上部结构的静力和抗震承载力的验算; 5. 依照现场检测结果进行地基基础承载力的评估;

6. 依照以上检测判断结果提出综合楼的结构安全性判断报告。 1.2.3 主要仪器

检测仪器主要包括:

1. ZC3-A 回弹仪 2. 取芯机 3. 钢筋探测仪 4. 经纬仪 5. 水平仪 6. 裂缝观察仪 7. 游标卡尺等 1.2.4 主要依照

检测判断主要依照委托方供应的资料和我国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主要依

据的标准、规范和文件有:

5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 JGJ/T23-2001);

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 CECS03:8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10-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判断标准》 (GB50292-199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 (GB50204-2002) ;

8. 其他相关的规程、规范。

(本页以下空白 )

2. 结构现场检测

2.1 结构部署与轴线尺寸、层高的校核

现场对综合楼的本质结构部署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表示综合楼的本质结构布

置与设计要求一致 , 结构部署合理。

现场对综合楼的本质轴线尺寸进行抽查,结果详见表

1。

表 1. 轴线尺寸的复核结果 设计轴线尺寸 (mm)

轴线编号 实测轴线尺寸 (mm)

○ ○

○ ○

2 ~ 3 5 ~ 6 7 ~ 8 1 ~ 2

2400

2395 6508

6500 4000 6500

○ ○

○ ○

3996 94

6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 ○

A ~ C

7800

7798

现场对综合楼的本质层高进行抽查,结果详见表

2。

表 2. 各层层高复核结果

层 层 层 层

楼 一 二 三

设计层高 (mm)

4500 3600 3200

实测层高 (mm)

4495 3592 3204

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 ( GB50204-2002)的规定,轴线尺寸的赞同误差为±8 ㎜,层高的赞同误差为± 10 ㎜。检测结果表示: 所检测的轴线尺寸及层高实测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均在规范的赞同范围之内。

2.2 构件尺寸的检测

2.2.1 框架柱截面尺寸的检测

现场对综合楼的部分框架柱进行构件截面尺寸的检测,结果详见表

3。

表 3. 框架柱截面尺寸的检测结果

检测构件 首层柱

轴线地址

4× A 5× B 7× C

设计尺寸 (mm)

×

450 600 300×300 ×

450 600 400×600 ×

400 400 450×600 ×

450 600 450×600 ×

400 500

实测尺寸 (mm)

×

455 604 295×302 ×

451 606 396×604 ×

402 401 455×602 ×

450 604 446×596 ×

401 502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二层柱

9× A 1× A 3× C 5× A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三层柱

8× C 2× C

7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3× A 4× A 9× A

400×500 400×500 400×500

407×504 401×498 405×502

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 ( GB50204-2002)的规定,截面尺寸的赞同误差为﹢ 8 ㎜, ﹣5 ㎜。检测结果表示: 所检测的框架柱截面尺寸的实测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均在规范的赞同范围之内。

2.2.2 梁截面尺寸的检测

现场对综合楼的部分梁进行构件截面尺寸的检测,结果详见表

4。

表 4. 梁截面尺寸的检测结果

检测构件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轴线地址 4×A~C 6×A~C

设计尺寸 (mm)

实测尺寸 (mm)

252×749 2×745 248×751 249×746 247×401 251×753 255×751 2×752 246×600 252×401 248×756 2×752 251×752 2×755

250×750 250×750 250×750 250×750 250×400 250×750 250×750 250×750 250×600

1/7×A~C A ×3~4 1/A × 6~7 5×A~C

9×A~C

C×4~5

1/0A ×3~4

2/A× 8~9 2×A~C 1/4×A~C A×7~8 C×3~4

250×400 250×750 250×750 250×750 250×750

8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屋面梁

1/0A ×6~7

×

250 400 ×

251 401

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 ( GB50204-2002)的规定,截面尺寸的赞同误差为﹢ 8 ㎜, ﹣5 ㎜。检测结果表示: 所抽检的梁截面尺寸的实测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均在规范的赞同范围之内。

2.2.3 楼板厚度的检测

现场对综合楼的部分楼板厚度进行检测,结果详见表

5。

表 5. 楼板厚度的检测结果

检测构件 轴线地址

设计尺寸 (mm)

二层板

○○○○○○6 5 4 3 2 1

实测尺寸 (mm)

H=100

H=96

二层板

H=100

H=101

二层板

H=100

H=102

三层板

H=100

H=103

三层板

H=100

H=98

三层板

H=100

H=96

注:屋面板厚度不抽查

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 ( GB50204-2002)的规定,截面尺寸的赞同误差为﹢ 8 ㎜, ﹣5 ㎜。检测结果表示:所检测的柱截面,梁截面,楼板厚度的实测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均在规范的赞同范围之内。

2.3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2.3.1 钻芯修正系数

现场采用回弹 -钻芯综合法抽检了综合楼上部结构部分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详见附件《重庆市 ** 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报

告编号为: ***-2016-0087) 。钻芯修正系数详见表 6。

表 6. 混凝土回弹检测结果的修正系数

构件 回弹 测区混凝 同部位取芯 修正系数 平均

9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土强度 换算 值 芯样抗压 f cuc, i (MPa)

一层柱 6×A 二层柱 3×A 二层柱 3×C 二层梁 7×A-C 二层梁 A×6-7 三层梁 4×A-C

修正系数

强度( MPa)

注 : * 为数据异常不予计算 , 依照《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办理》

GB4883, 检测批中的异常数据予以剔除。

2.3.2 框架柱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框架柱经钻芯修正后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详见表 7。由表可见,综合楼抽检的部分框架柱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

表 7.

框架柱混凝土检测结果

楼层

序号

构件描述

2×A 3×A 4×C 6×A 9×C

回弹强度计算 (MPa)

平均值

最小值

标准差

推定值

一层柱 一层柱 一层柱 一层柱 一层柱

1 2 3 4 5

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平均值

mfccu (MPa)

构件混凝土强度参照推定值 fcu.e(MPa)

6 7 8 9 10

1×C 3×A 5×C 6×A 8×A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平均值

mfccu (MPa)

构件混凝土强度参照推定值 fcu.e(MPa)

10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11 12 13 14 15

1×A 3×C 5×A 6×A 8×C

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平均值

mfccu (MPa)

构件混凝土强度参照推定值 fcu.e(MPa)

2.3.3 梁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梁经钻芯修正后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详见表 8。由表可见,综合楼抽检的部分梁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

表 8. 梁混凝土检测结果

序号

构件描述

回弹强度计算 (MPa)

楼层

平均值

1×A~C 1/A×1~2 1/2 ×A~C A×3~4 2/A×1/3~4 2/A×5~6 A×6~7 7×A~C C×8~9

最小值

标准差

推定值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1 2 3 4 5 6 7 8 9

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平均值

mfccu (MPa)

构件混凝土强度参照推定值 fcu.e(MPa)

10 11 12

A×1~2 1/2 ×A~C C×3~4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11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13 14 15 16 17 18

4×A~C A×5~6 6×A~C 7×1/0A~A 3/A×8~1/8 9×A~C

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平均值

mfccu (MPa)

构件混凝土强度参照推定值 fcu.e(MP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A~C A×2~3 1/3 ×A~C 4×A~C C×5~6 2/A×6~1/6 8×A~C 2/0A×1/8~9 9×2/0A~A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平均值

mfccu (MPa)

构件混凝土强度参照推定值 fcu.e(MPa)

2.4 承重构件配筋的检测

2.4.1 钢筋直径的检测

现场剔除个别柱梁和楼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检测钢筋的直径,

检测结果详见

表 9,由表可见,抽检的框架梁和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表 9. 剔除混凝土保护层检测构件配筋的结果

构件 名称

轴线 地址

设计配筋

情况

检测结果

设计混 实测混 凝土 凝土 保护层 保护层 厚度 厚度

12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首层柱 1×A

首层柱 2×C

首层柱 6×A

二层柱 4×A

二层柱 5×A

二层柱 8×C

三层柱 2×A

三层柱 6×C

三层柱 9×C

二层梁 4×A~C

二层梁 A×6~7

二层梁 1/A×1/3~4

三层梁 C×2~3

三层梁 1/4 ×A~C

三层梁 1/0A×8~1/8

框架 H 方向单边

1Ф18+2Ф22

箍筋φ 8@100/2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0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10@100/2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2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

箍筋φ 8@100

跨中底筋

4Ф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6Ф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3Ф16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3Ф2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4Ф25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2Ф18

箍筋φ 6@150

框架 H 方向单边

1Ф18+2Ф22

箍筋φ 8@100/2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0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10@100/2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2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

箍筋φ 8@100

跨中底筋

4Ф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6Ф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3Ф16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3Ф2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4Ф25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2Ф18

箍筋φ 6@150

30

28

30

31

30

32

30

27

30

31

30

32

30

27

30

25

30

38

25

22

25

25

25

24

25

21

25

20

25

27

13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屋面梁

3×A~C

屋面梁

1/A×1/4~5

屋面梁

A×8~9

二层板

○2○6○8

三层板

天面板

跨中底筋 4Ф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3Ф16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6Ф2

箍筋φ 8@100/200

L x : φ 8@200 L y : φ 8@200 L x : φ 8@200 L y : φ 8@200 L x : φ 8@200 L y : φ 8@200

跨中底筋 4Ф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3Ф16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6Ф2

箍筋φ 8@100/200

L x : φ8@200 L y : φ8@200 L x : φ8@200 L y : φ8@200 L x : φ8@200 L y : φ8@200

25

25

25

26

25

21

15

16

15

13

15

15

注 : L x : 板 短 跨 方 向 ; L y : 板 长 跨 方 向

2.4.2 框架柱配筋的检测

现场采用钢筋探测仪对综合楼部分框架柱构件的纵筋数量和箍筋间距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详见表 10。

表 10. 钢筋探测仪检测框架柱配筋的结果

轴线地址

构件名称

设计配筋情况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5

箍筋φ 10@100/2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10@100/2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10@100/2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2 箍筋φ 8@100/2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2 箍筋φ 8@100

检测结果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5

箍筋φ 10@100/2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10@100/2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10@100/2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2 箍筋φ 8@100/2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2 箍筋φ 8@100

首层柱

3×C

首层柱

4×A

首层柱

7×C

首层柱

9×A

二层柱

2×A

14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二层柱

3×C

二层柱

7×C

二层柱

9×C

三层柱

2×C

三层柱

4×A

三层柱

5×C

三层柱

9×A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2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0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3Ф22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2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2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B 方向单边

3Ф22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0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5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3Ф22

箍筋φ 8@100 框架 H 方向单边 2Ф18+2Ф22 箍筋φ 8@100

2.4.3 框架梁配筋的检测

现场采用钢筋探测仪对综合楼部分框架梁构件的纵筋数量和箍筋间距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详见表 11。

表 11.

轴线地址

钢筋探测仪检测框架梁配筋的结果

设计配筋情况 跨中底筋 2 Ф

箍筋φ 6@150

跨中底筋 3 Ф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3Ф22

1816

构件名称

检测结果

二层梁

1/0A×1/2~3

跨中底筋

Ф

2

18

二层梁

2/0A×1/3~4

箍筋φ 6@150

跨中底筋

Ф

3

16

二层梁

C×4~5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Ф

3

22

二层梁

7×A~C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4 Ф

箍筋φ 8@100/200

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Ф

425

箍筋φ 8@100/200

15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二层梁

1/A×8~1/8

三层梁

1/2 ×A~C

三层梁

2/A×3~1/3

跨中底筋

3Ф16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4 Ф 25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3Ф16

跨中底筋

3Ф16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Ф

4

25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Ф

3

16

三层梁

C×4~5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3 Ф

22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Ф

3

22

三层梁

2/0A×1/6~7

三层梁

A×7~8

屋面梁

4×A~C

屋面梁

1/4 ×A~C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3 Ф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4 Ф 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4 Ф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4Ф25

16

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Ф

3 16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Ф

4

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Ф

425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Ф

425

屋面梁

2/0A×6~1/6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3 Ф

16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Ф

3

16

屋面梁

A×6~7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6Ф22

箍筋φ 8@200

跨中底筋

Ф

6

22

屋面梁

C×6~7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3 Ф 22

箍筋φ 8@100/200

箍筋φ 8@100/200

跨中底筋

Ф

3 22

箍筋φ 8@100/200

2.4.4 楼板配筋的检测

现场采用钢筋探测仪对综合楼部分楼板构件的钢筋间距进行抽样检测, 结果详见表 12。

表 12.

钢筋探测仪检测楼板配筋的结果

构件名称

二层板

轴线地址 钢筋地址

Lx Ly Lx

设计配筋情况

φ8@200 φ8@200 φ8@200

检测结果

○1 2

φ 8@200

二层板

φ 8@200 φ 8@200

16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Ly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φ 8@200

二层板

○3

Lx Ly Lx Ly Lx Ly Lx Ly Lx Ly Lx Ly Lx Ly

φ 8@200

φ 8@200

三层板

○4

φ 8@200

φ 8@200

三层板

○5

φ 8@200

φ 8@200

三层板

○6

φ 8@200

φ 8@200

屋面板

○7

φ 8@200

φ 8@200

屋面板

○8

φ 8@200

φ 8@200

屋面板

○9

φ 8@200

φ 8@200

注 : L x : 板 短 跨 方 向 ; L y: 板 长 跨 方 向

2.5 结构和构件伤害及弊端情况检测

2.5.1 主体结构的倾斜和不平均沉降的检测

现场采用经纬仪对综合楼上部结构主要转角部位的倾斜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表示综合楼构目前出现的最大倾斜率(包括施工误差和外装修的影响)

2‰,满

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规定的最大赞同倾斜量 4‰ ( H g

24m ) 。

依照工作人员的现场观察, 综合楼内外处面与主体结构之间没有出现明显的

相对位移,上部结构没有出现明显的不平均沉降的迹象。

2.5.2 主体框架结构构件的伤害及弊端

综合楼框架结构建成并投入使用到此刻已有四年多时间, 依照工作人员的现场

观察,综合楼框架结构构件目前没有出现由于结构受力或变形引起的明显可见裂

缝或伤害。

2.5.3 其他承重构件的伤害及弊端

综合楼梁板承重结构构件目前没有出现由于结构受力或变形引起的明显可

见裂缝或伤害。

17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2.5.4 围护结构构件的观察

综合楼结构构件目前没有出现由于结构受力或基础沉降引起的明显可见裂

缝或伤害。

现场抽检结果表示, 综合楼墙体与框架柱之间设置了拉结钢筋, 拉结钢筋间

距介于 480mm~530mm之间。

( 本页以下空白 )

3. 结构判断

3.1 结构计算参数的选择

本工程的主体框架结构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多高层建筑结构分

析程序 PKPM系列软件进行解析。 场所种类为Ⅱ类场所, 建筑物按七度抗震设防,

抗震等级为三级。 计算模型依照委托方供应的资料和现场的检测结果建立。

验算

中上部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按表

10 取用,构件的截面尺寸按检测结果取用。

混凝土强度取值一览表

表 10.

构件名称 首层柱 二层柱 三层柱

混凝土强度( MPa)

30 30 30

构件名称 二层梁 三层梁 屋面梁

1 所示。

混凝土强度( MPa)

25 25 25

建立综合楼的结构解析模型如图

18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图 1.

综合楼的结构解析模型

结构解析时综合楼的荷载依照委托方供应的资料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2001)确定。主要的荷载标准值取值以下:

恒载:

100mm厚楼板:2; 100mm厚屋面板:; 活载: 楼面:

2

2

(楼梯间、卫生间);

2

上人屋面:2 ;不上人屋面:2;墙体:

120mm厚砖墙:2;

180mm厚砖墙:2;

风荷载: (基本风压值)。

2

3.2 结构的动力特点

综合楼的结构振型曲线见图 2 示。由图可见,结构振型曲线基本吻合看法设

计的要求。综合楼结构的前三个自振周期计算结果见表

11,由表可见,计算周

期较好地反响了结构的现状。

表 11. 结构的自振周期、层间最大位移

19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振型

周期

号 1 2

平动系数

转角

扭转 系数

方 向 X Y

层间最大位移

( X+Y ) 0.98(0.98+0.00) 0.91(0.01+0.90) 0.14(0.02+0.12)

计算值

1/833 1/740

规范要求

1/550

1/550

3

图 2.

3.3 层间最大位移

结构的振型曲线

为防范非结构构件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开裂、损坏及满足人体酣畅度的要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对高层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相对位移进行了。现参照该规定对综合楼的计算水平位移进行校

核,表 11 给出了比较结果。由表可见,结构的层间最大位移的计算结果满足规范的要求,表示结构拥有足够的整体抗侧力刚度。

3.4 框架柱的轴压比

为保证框架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有足够的延性, 规范抗衡震结构的框架柱轴压比进行。 依照计算解析结果进行复核结果, 框架柱的计算轴压比均满足规范要求,表 12 给出了部分框架柱轴压比的验算结果。

表 12.

部分框架柱的轴压比验算结果

构件

构件地址

计算轴压比

轴压比限值

满足要求

与否 满足要求 基本满足

备注

首层柱 首层柱

2×C 3×A

/

/

20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5×C 7×C 8×A 4×A 5×C 6×A 9×A 9×C

满足要求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 / / / / / / /

框架柱承载力验算

依照计算解析结果进行复核结果对综合楼框架柱的配筋进行校核, 结果表示框架柱的本质配筋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表 13 给出了部分框架柱本质配筋的验算结果。

2

表 13. 部分框架柱配筋的验算结果(

轴线 地址

柱 B(或 H)受力方向单边纵筋

计算值

实配值

mm) 满足要求

与否

构件

备注

首层柱 1×A 800(B) 1140(B) 满足要求 /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2×C 4×A 5×C 8×C 3×C 5×A 6×A 7×C

900(H) 1000(H) 600(B) 600(B) 900(H) 1100(H) 500(B) 1000(H)

1137(H) 1137(H) 1140(B) 1473(B) 1491(H) 1491(H) 1473(B) 1491(H)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 / / / / / / /

21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二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9×C 2×C 3×A 4×C 5×A 8×A

600(B) 800B 600H 600H 700B 600H

1140(B) 942(B) 1491(H) 1491(H) 1473(B) 1491(H)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 / / / / /

3.6 框架梁承载力验算

依照计算解析结果进行复核结果对综合楼的框架梁配筋进行校核, 结果表示梁基本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表 14 给出了部分框架梁本质配筋的验算结果。

2

表 14.

轴线 地址

部分框架梁配筋的验算结果( mm)

跨中底筋 计算 400 300 700

实配 509 603 1140 19 603 19 603 1140 603 19 19 19 603 2281 1140

箍筋 计算 30 30 40 100 40 40 40 40 30 40 50 40 30 40 40

实配

构件

支座面筋 计算 300 300 1100 3800 800 1200 600 900 300 1300 1600 500 300 1000 600

实配 509 603 1256

满足要求

与否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备注

/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屋面梁

1/0A×1/2~3 2/0A×1/3~4

C×4~5 7×A~C 1/A×8~1/8 1/2 ×A~C 2/A×3~1/3

C×4~5 2/0A×1/6~7

A×7~8 4×A~C 1/4 ×A~C 2/0A×6~1/6

A×6~7 C×6~7

/

/

3041 1700 509

400

/

/

1900 1000 509 942 603

200 900 300

/

/

/

1885 1600 2661 1400 1900 1100 603

300

/

/

/

/

1570 1200 942

700

/

/

3.7 楼板承载力验算

依照弹性板计算结果对综合楼的楼板承载力进行校核, 结果表示楼板的本质

22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配筋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表 15 给出了部分楼板本质配筋的验算结果。

2

表 15.

楼层

轴线地址

部分楼板配筋的验算结果 (mm)

支座面筋 计算值

实配值

跨中底筋

计算值

二层板

○○○○○○○○○9 8 7 6 5 4 3 2 1

实配值 251 251

满足要求与否

234

251 251

200 200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二层板

234

二层板

200

251 251

200 200

251 251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二层板

200

二层板

234

251 251

200 200

251 251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二层板

200

二层板

200

251

200

251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二层板

200

251

200

251 251

二层板

200 251 200 满足要求

3.8 地基基础承载力的评估

现场检测结果表示, 综合楼的上部框架结构和围护结构构件均没有出现明显

的由于不平均沉降引起的裂缝或其他伤害, 抽查的内外处面与主体结构之间目前

没有出现明显的相对位移迹象,上部结构目前最大倾斜率满足规范要求。

以上检测结果表示, 综合楼地基基础没有出现明显的不平均沉降的迹象, 地

基基础工作正常,建议观察使用。

( 本页以下空白 )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构检测结论

1.

2. 3.

经检测:该建筑物结构部署合理 ,平面尺寸基本吻合设计图纸; 梁、板、柱及其他构件几何尺寸基本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经检测:梁、板、柱混凝土强度满足图纸设计要求。

经检测:抽检框架柱、梁的主筋数量基本满足设计要求,箍筋间距基

23 / 24

某工程安全性鉴定报告

本满足设计要求。

4. 经检测:上部结构目前没有出现不平均沉降的迹象。

4.2 结构判断结论

1. 梁、板、柱的设计配筋基本满足现执行用的承载力要求。 2. 建筑物主体结构满足正常使用的安全要求。 4.3 建议

依照以上检测判断结论可以认定 , 该建筑物满足正常使用安全要求 , 楼面使用活荷载㎡, 上人屋面使用活荷载㎡, 不上人屋面使用活荷载 0.5 kN/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正常保护,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马上停止使用,

并报当地建设管理部门。

报告编号 :

判断单位 :

检测单位 :

5. 附件

附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附件 1:检测照片

附件 2:结构检测部署图

附件 3: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24 /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