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生涯探索成就更好的自己——高中生生涯规划案例分析
□ 徐兆军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系统的生涯探索及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成为高中生发展指导的必修课程。在生涯教育实践中,如何进行课程的设置,怎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符合自身发展轨迹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案例选取一例高中生借助学校开设的生涯探索课程及活动进行生涯探索的历程,并借助其成长和发展轨迹,探寻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有效做法。
〔关键词〕生涯教育;新高考;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8-0033-032017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意见》,强调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发现兴趣特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自我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只有到青少年时期才能达到。高中阶段是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学在那里指引我们走向前方。职业生涯的成长中,我们终将遇到更好的自己。
三、团体沙盘游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的反思
“我想当一名护士,那次我奶奶生病需要从病床搬到轮椅上,女护士都搬不动。如果我成为男护士,我更有力气胜任重工。”一位男生在团体沙盘游戏中选择了轮椅代表未来的自己。有些同学闻言笑道“当男护士很娘娘腔”,“护士是女生才做的工作”。在带领团体沙盘游戏过程中,这引发了我对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深思。
在培养小学生职业生涯意识中,性别平等和职业平等价值观教育需要深入推进。职业刻板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职业选择、职业认同和职业道,截至2018年底,广东共有33.5万名注册护士,其中男护士8700多名。2019年国内铁路将迎来首批女动车组司机。男生可以当消防员,也可以当护士,女生可以当美容师,也可以当动车司机。社会分工虽不同,但每一份职业都体现着平等的价值,而这份价值是每一位工作者在岗位上全然付出赋予意义的。
生自我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个人将来的发展。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处于目标模糊、迷茫失落的状态,在学习、生活上缺乏明确的目标。这一切源于对自己的认识不够,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在这一阶段,个体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了解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过去的经
在那个团体沙盘游戏中,我引导学生们对职业分工不同和价值进行了讨论,各位同学进行了头脑风暴,最后破除了职业刻板印象。每个人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各类的职业,看待精彩的生活,看待多面的自己。此刻,职业生涯平等的意识已种在学生们的心中。未来,当他们在职业生涯选择中面对他人热嘲冷讽,摇摆不定时,希望那个团体沙盘游戏中的职业故事仍然有温度地支持他们继续坚定地走自己的人生路。
参考文献
[1]曲可佳,鞠瑞华,张清清.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4):445-450..
[2]毛政弘.千人蛋糕——小学高年级团体辅导课之[3]关京.箱庭疗法为教师心理成长提供新途径[J].北京教育(科普),2012(4):50-52.
[4]张凡迪,商静静.沙盘游戏对儿童自我效能感的积极培育[J].亚太教育,2016(30):18-19.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实验小学,江门,529000)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
[J].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2017(27):41-42.价值。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职业需求,据媒体报“认识职业”
2019年第28期(总第411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3
■ 生涯教育
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因此,科学的生涯规划,首能力、价值观、职业兴趣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生涯探索,从而规划适合自我的发展轨迹。
本案例选取了我所在的学校2014届毕业生杨以及在心理教师指导下的生涯发展轨迹。从中我们可以借助其生涯规划的路径和选择,为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一、生涯规划课程的引导
在校本化的生涯规划课程中,我们系统设计了四个篇章:瞭望生涯篇、生涯探索篇、职业素养篇与自我规划篇。其中第二篇章“做自己的伯乐——生涯探索篇”分为五个专题:认识和了解自我气质类型、我的职业价值观、开发潜能之智能探索、发现你的职业兴趣、走进MBTI职业性格测试,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分析和探索自我,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度。
在课程的实施中,首先借助专业的气质类型测试,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气质类型及特点,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开始进行自我探索和了解,从而根据个性特点思考自己未来适合从事的专业方向。通过MBTI职业性格测试,引导学生进一配对和分析。通过职业价值大拍卖活动和价值观讨论,使学生逐渐明晰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明确自己在职业探寻中追求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职业兴趣岛活动以及专业的霍兰德职业倾向性测试,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从而帮助学生做出更合理的生涯规划。借助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主导的智能类型,即每个人都有潜能,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中要善于利用和开发自己主导的智能。
杨婧同学在高一的生涯规划课程中,首先借助自我探索的内容,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为S型(社会性)和E型(企业型),其MBTI职业性格更偏向于ENTJ型,即外向+直觉+思考+判断,适合的职业领域有:工商业、政界、金融和投资领域、培训、专业性领域。经过与老师的反复讨论,她认为比较符合自身特点,结合自己在学校活动中的表现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将初步的发展方向定位于法律、管理学及金融等领域后,开始着手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参与竞选校学生会,并
于高二学年当选校学生会副主席,加入学校辩论社,代表学校参加省中学生辩论赛,并赴台湾参加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表现力。在大学毕业之后,她在回忆高中生活时写道:“不要管以后你的梦想能不能实现,能实现到什么程度,目标和就是一个完善自己的过程。未来的你一定有机会用到你在努力拼搏过程中学习到的一切。我参加的这些活动,就让我在大学里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提升了我的眼界,以至于我在工作面试中甚至可以做到比很多研究生都还要优秀。”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相对清晰的规划和目标的确立。当然,在引导学生做生涯探索的时候,我们会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更多地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和选择,了解大致的发展方向。学会思考、学会选择的能力,远比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更加重要。
二、团体活动加深自我探索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高生涯规划意识,学会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明晰自己的目标,我们在课程之余,为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多个主题,以20~30人的团体活动形式带领学生进行更深的职业和生涯探索。几年来,团体活动设计的主题包括性”“希望的主题曲”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申请报名参加某次团体活动,在小团体的氛围中,参与、感受、互助、成长,共同思考关于未来发展的困惑。
以团体活动“规划我的生命线”为例,这是杨婧同学在高二上学期报名参加的一次活动,由心理教师担任主持人,从精心设计的游戏“触动心弦”开始,让每个同学在小游戏中参与、体验到自己才是自我生命的主宰者,学会对自己的生命历程负责。主持人讲述了生涯人物比尔•拉福的故事,并让同学们讨论,让大家领悟了商业领袖的生涯设计历程,看到了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个人目标。继而通过个人生涯设计活动“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五年后的我”,引导同学们畅想未来的自己,并借助道具进行生涯驿站设计,将规划历程具体化、清晰化。最后借助生涯平衡轮技术教会同学们如何看到生活的全貌,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并开始排入日程,知道该如何行动。
在参加这次团体活动时,杨婧在活动后的思考
先重要的一点便是认识和了解自己,从性格、气质、海峡两岸高中生辩论赛,等等,极大提升了自己的
婧(化名)在学校生涯探索课程中的思考和发现,计划是一定要有的,因为你在努力拼搏的过程里,
步思考和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将性格与职业进行“预见未来”“规划我的生命线”“增加你的心理弹
3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28期(总第411期)
生涯教育 ■
单上回顾了自己高一一年来为自己的生涯目标所做的努力和尝试,如参加辩论赛以来的成长、参加演讲比赛的收获,以及自己在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学习中的进步等,并进一步规划了后面两个学年的个人发展路径,如开始着手研究做律师需要什么、怎样考取最好的政法大学、高考需要考到什么样的成绩等。在之前比较宽泛的职业领域中,做出了更进一步、更具体的选择和思考。
三、生涯报告会的触动与反思
在高一年级的生涯规划课程结束之后,我们针对高一每个班级策划了一次主题为“我的生涯规划书”的个人演讲活动。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分享了如何撰写个人生涯规划报告,让学生观看了大学生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的视频,请每个学生在期末写出自己的生涯规划书,首先进行班级内交流,最后组织整个级部的生涯报告会,让同学们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阐述自己的梦想和规划,从而在面对自己的生涯目标时,更具力量,行动力更强。
在报告会上,同学们以不同的形式汇报了自己的生涯规划书。大家选择的专业各不相同,有建筑设计、法律、外语翻译、心理学、临床医学等,还有选择美术专业发展道路以及崇尚自主创业的。杨婧同学并没有参加全校范围的生涯报告会,但她在自己的班级做了展示,并作为听众聆听了15位优秀学生的报告。在这之后,受到其他人的触动,她主动与心理教师做了交流,谈到对他人的生涯报告中思考和感受时,她说:“我想,我需要将自己的生涯规划放到一个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不仅仅是高中如何过,还有五年、十年的相对长远的职业目标和愿景,因为,未来的社会发展特点也是决定一个人高度的重要因素。”我很欣慰地看到她的思考和变化,但也适当提醒她,关注未来,更要立足当下,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天的计划和目标。
后来,在杨婧应届大学毕业顺利签约之后,她“你所学习的东西,都会成为你自身的一部分,在未来总会有被使用的机会,因为你到达一定高度之后,你会更加期待更优秀的自己。像我现在就业于农业银行,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会在农业银行待一辈子,因为我想要发展机会更多的工作机会,所以我在计划考取在职研究生,我在计划能否有机会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我也在计划能不能有机会进入上市公司的名企业,成为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一分子。你看,每走一步路,你需要看清自己想要的东
西,从而给自己的未来划定一个活动范围,按计划去成为更好的人。”
四、生涯探索实践中的调整与反馈
在借助生涯规划课程及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生涯规划以后,我们还不断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体验,如邀请不同行业的生涯人物走进校园做生涯报告、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和生涯人物访谈机会、与家庭携手进行家族职业剖析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反思自己的规划,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杨婧同学最终并没有选择法学专业,而是选择了自己最初所规划的职业领域中的财务管理专业,这一方面是基于她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受到了多位生涯人物访谈对象的触动,从而做出了更加现实的考量:“在职业体验中,许多职场人士告诫我们,报志愿时,如果你不想被社会所淘汰,学的专业需要有一些技巧性,而且是非专业人士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的。比如说,我弟弟所学习的计算机智能方向,这个领域非高端人士做不到,那么他在社会就有立足之地,并且不会被淘汰。也可以选择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像我最终选择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偏经济类管理类专业,那么找工作的时候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工作我都可以做。”这一选择符合她对自己未来的长远规划,即先就业,再提升学历。而财务管理这一专业的选择也让她在本科毕业参加招聘会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如银行、国企、外企等不同层次的校园招聘,她都有计划去尝试和挑战。
“学弟学妹们,我要告诉你们最本质的一句话是,你要认清你现在所在的位置,也要明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你不顾一切去得到一切你想要的生活之后,你会发现,未来的职业也好,未来的目标也好,未来的梦想也好,都取决于你,你自己本身。”这是我们邀请往届毕业生回顾自己的生涯规划历程到,我们所提供给学生的生涯探索课程,对于其未来发展的长远意义。借助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探索自己、规划未来,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才能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烟台,254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写给学弟学妹们一段话,也印证了当初她的思考:时,杨婧写的。看到这段话,我倍感欣慰,这让我看
2019年第28期(总第411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