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镇川堡

镇川堡

来源:好走旅游网


镇川堡(Zhènchuānbǔ)在榆林南65公里处,为镇川镇驻地,南至米脂县15公里,北至鱼河堡28公里。镇川远古并非华夏族居住地,周前为戎、狄所占据。战国时归魏,后归秦国上郡。历代战火不止,此地屡在胡汉之间易手。明嘉靖29年(公元1550年)为抵御蒙古骑兵沿无定河南侵,接应榆林镇,延绥巡抚张珩在无定河川道筑土为堡,又在堡子周围设兵寨,今薛家寨,瓦岗寨,朱家寨尚存。堡子定名镇川堡,取镇守川道之意。

明城墙长约4华里,高2.5丈,南北设2砖城门,城中有指挥楼。清朝扩建,城内面积扩大近一倍,又增设东西2门。自建成起自民国,镇川均有驻军。1946年10月,设镇川县,归属陕甘宁边区的榆横政务委员会。榆横政务委员会和镇川县治均在本堡,1949年12月镇川县改称榆林县,县治迁至鱼河堡,1950年迁入榆林。

镇川堡自解放后,由于发展建设较快,原堡城墙全部被拆除,现痕迹全无。

上图为现在的镇川镇遥感影像,贯穿其间的是G210国道和S20榆商高速。

镇川历史发生大小战事无数,最激烈有记载的者可数宋代,今镇川城北五里,河西石崖底悬空寺,依山而建,上下只有一条路,即宋代熙宁年间所修嗣武寨。史载曾驻兵万余。现在沿无定河两岸有多座烽火台疑为明代建筑。镇川最后一战是1946年秋季的解放战争。相信经历过此战的人尚有很多在世。还有清朝后期回回叛乱,曾有一战发生在镇川刘兴庄附近。关于此战当地人传说颇多。当地还有很多地名和军事有关,诸如:“铁炉峁”曾为打造兵器的地方,“寇寨子”曾和穆桂英有关。奇闻轶事,不一而足。

地处边境的镇川,和平年代就成了各民族贸易往来的地方,镇川北15华里今碎金驿,是宋代是官方设立专门和北方少数民族进行商品贸易的“榷场”。清末明初,镇川深处内地,没有兵灾战祸,经济繁荣。城里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东到天津,西到银川,北到包头,南到西安,都有镇川人的生意,镇川成了名副其实的旱码头。诸多生意中皮毛生意尤其繁荣,成为全国著名的皮毛集散地。被誉为“小香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