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03-25T05:21:42.7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1期 作者: 石宪
[导读]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技术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由于其环保性和经济性,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 要: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技术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由于其环保性和经济性,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装配式建筑构件多是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再运送至工地进行组装。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组装过程中,节点的连接是整个组装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建筑最为薄弱的位置,其会对建筑抗震性和使用寿命带来直接的影响,因些需要科学选择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方式,并强化节点连接的质量控制,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方式;构件;质量控制
1装配式建筑的常见节点连接方式 1.1 湿连接方式 1.1.1 灌浆套筒连接
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施工中,在湿连接方式中灌浆套筒连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在具体连接施工过程中,通过将需要连接的带肋钢筋插入到套筒中,利用专用灌浆材料进行填充,使钢筋与套筒、钢筋之间、构件之间实现紧密连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十分成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有效的提升节点受力性能,特别在大直径钢筋节点连接施工中进行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工艺流程复杂及质量检测不精准等问题。
在灌浆套筒连接施工过程中,连接套筒内部存在凹凸部分,从两端分别插入钢筋后,两根钢筋之间不会接触,注入浆液和硬化后,钢筋与套筒之间在灌浆材料作用下会实现牢固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由于灌浆材料具有无收缩微膨胀的性能,因此有效的保证了套筒内部的密实性,并在套筒约束下,钢筋也能够实现牢固粘接,使灌浆套筒连接方式在抗拉抗压和连接可靠性方面表现十分优异。 1.1.2 浆锚搭接连接
浆锚搭接连接作为装配式建筑节点湿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同时也是钢筋竖向连接的一种方式。通过将钢筋插入到预埋好的波纹管中,再在波纹管内灌入灌浆料,有效的将钢筋与波纹管连接起来,达到锚固钢筋的作用。相较于其他连接方式,浆锚搭接连接具有稳定的机械性能及灵活的灌浆方式,对于剪力墙、框架柱和挂板灯等构件的连接更具适用性。而且这种连接方式具有多重界面,能够有效的提高灌浆料对钢筋的锚固力,实现钢筋的牢固连接。 1.2干连接方式 1.2.1 螺栓连接
螺栓连接作为机械连接方式中的一种连接形式,在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施工中较为常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在不同连接构件的边缘处设置螺栓孔与安装手孔,并利用螺栓穿过螺栓孔实现对不同部件的牢固连接,这种节点连接施工操作更为简单,施工周期相对较短。但螺栓连接承载力相对较差,易受外力影响而导致构件间的连接被破坏。因此一般只将其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中才会采用。 1.2.2 预应力连接
预应力连接是指在设计阶段对装配式建筑所有可能的拉应力进行评估,之后在通过设计调整来将这些拉应力转化拉应力,这样一来,所有建筑构件的接触面之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压应力,而在这些压应力的影响下,不同建筑构件自然也就能够紧密的压在一起。与其他节点连接方式相比,预应力连接不仅改变了当前湿法连接各处节点的构造做法,同时还减少了实际施工的工程量,在地面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中,能够对节点现浇、楼板叠合现浇等湿式连接起到非常好的替代作用。 2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施工过程中,需要在设计阶段即要做好节点连接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由于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较多,而且设计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时,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施工和生产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并与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协同设计,有效的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在实际构件设计过程中,还要尽量降低构件跨度及复杂程度,这样使预制构件
更易于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实现质量控制。在具体设计墙板接缝时,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接缝渗漏问题,宜将接缝设计成内高外低的企口状,并在墙板内部设置减压空腔,将垫片设置在墙板下方,实现墙板构件之间的紧密连接,减小接触面之间的缝隙,可以实现对渗漏问题的有效防范。
2.2构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阶段,同样需要采取多种质量控制措施。首先,在生产之前,必须要对水泥、钢筋、砂石等预制构件的主要生产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各项质量参数都能够符合构件生产要求,如钢筋抗拉性能、水泥强度等。同时,还要检查各个构件的生产模具,检查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模具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固定牢固性、紧密性、垂直度等参数,同时还要确保模具尺寸大小与构件设计要求间的误差在规定误差范围内。其次,在运输吊装阶段,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例如在吊装预制构件时,需要对塔式起重机的起重高度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机械得起重高度应等于装配式建筑高度、安全吊装高度、预制构件最大高度以及索具高度之和。最后,在预制构件生产完毕后,还需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不仅要根据预制构件的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堆放场所,同时还要利用现场废旧材料来制作框架柱、楼梯踏步、垫木等简单的保护措施,以免构件受外界影响而出现损坏。 2.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对于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施工质量的控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阶段节点连接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要落到实处。首先,在预制楼梯板安装作业过程中,在放置楼梯板时,不宜直接放置在安装位置处,需要先对楼梯板上方的方向和角度进行调整,然后将其缓慢入下,放下过程中避免出现震动导致楼梯板出现折损问题。放下后还需要微调楼梯板的位置,待位置准确后才能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其次,在预制构件安装之前,需要利用测垂传感尺等专业仪器对构件的边线位置进行测量复核,确保平面、标高、垂直度等参数的误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以免在安装时出现过大误差。在安装过程中,预制构件落位后不要直接进行固定,而是要通过调斜支撑等方式进行临时固定,之后对其安装尺寸进行测量,如安装尺寸与设计要求不符,则应根据水准点、轴线及时进行校正调整。最后,如采用湿式连接,施工前必须要对灌注材料的强度、流动性等进行试验检测,确定其质量性能参数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注作业。 3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方式具有多样性,这也使节点连接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各个环节入手,科学选择适宜的节点连接方法,并针对节点连接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燕友.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技术的研究[J].居业,2019(03). [2]李乐佳.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方式[J].居业,2019(04).
[3]李惠.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方法及其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 2019(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