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4・ 第33卷第36期 2 0 0 7年1 2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I Vo1.33 No.36 Dec. 2007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36—0044—02 浅谈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建设 钱知晗摘王洪波 要:阐述了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意义,从人类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三方面对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进 行了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探索出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的思路和方法,以完善人居环 境科学体系,打造出一个个有地方特色的适宜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人居环境,社会系统,居住系统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意义 人类系统主要作为个体的聚居者,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 创造好的居住环境是人类发展中最基本的课题,也可以说是 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有关的机制及原理、理论的分析,而聚居地 是衡量其适宜性的重要方面。百步亭 “永恒的主题”。作为城市与建筑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层—— 是否满足居民的全面需要,社区,与居民的关系最为紧密,社区可居性,或者说适宜性的程度 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的宗旨,尽其最大努力为居 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对城市乃至区域 住者带来最大的安全感、领域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人口规模 的人类聚居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作用。随着我国近十年来居住区 看,百步亭社区已达到小城镇的级别。这样一个由不同年龄、不 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口群体共同组成的社区,既承担并实 建设的开发与建设,人们对人居环境越来越关注。现代住宅小区 同职业、还通过灵 的设计巳正在由“关注小区住宅内部空间移向外部更广阔的生活 现了为各居民提供多样化生活空间和社区活动的职能,空间”。对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追求,亦已从基本的生理需求 活的经济手段和开放的管理理念,为贫困人群创造了就业的平 落到居民的心坎上。在人居环境的 逐渐推向心理和文化领域的需求。“以人为主体”,创造为人所用 台,真正把其宗旨落到实处,对人类系统的认识与分析往往隐藏在社会、居住系统中。 的空间,以满足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多方面需求,贯穿百步亭社区 建设中,而是探讨马 规划设计的始终,谋求“绿色社区、安全的港湾、温馨的家园”是百 在此不强调对百步亭的个体聚居者进行细致的分析,步亭社区建设的口号和品牌。 斯诺(A・Maslow)提出的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即“生理一安全一 2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的综合分析及启示 百步亭社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的江岸区,距新建的长江公路 桥、黄浦中心区4 km,距老城区中心区7 km,地理区位良好,交通联 交往一心理(自尊)一自我实现”,如何在社会、居住系统得以完成。 2.2居住系统 居住系统主要指住宅、社区设施、城市中心等,人类系统、社 系便捷。社区总占地3 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00万rn2,可居住 会系统等需要利用的居住物质环境及艺术特征。合理体贴的居 其中 3万户,容纳常住人口10万人。目前,这里已建住宅120万m2, 住区的规划与设计是构建适宜的社区居住系统的重要手段,一入住3万多人。 个战略性问题就是如何安排共同空地(即公共空间)和所有其 2.1人类系统 减小冬季地面风速的作用。 他非建筑物及类似用途的空间。 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积累完善生态化场地设计的 我国建筑生态化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但是基于场地设计的 经验,以上举例说明的一些场地设计手段、做法都只是在生态化 生态实践尚不普遍。如果将一座城市比作一幅书法作品,作为单 场地设计中进行的一些初步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使日后的设计 字的建筑结构匀称、赏心悦目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字与字之间缺 更加系统和科学,还需要建筑师同各个相关学科专业密切的合作 乏合理组织、缺乏章法秩序,那么这幅作品也难称佳作。任何一 和以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实践为基础。 个建筑都是建在场地中的,正是建筑同场地一起,共同形成了人 参考文献: 类活动的空间。在当前欣欣向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热潮中, [1]周 同.居住区景观的生态和人性化设计[J].山西建筑, 对于建筑实体的功能造型都甚为关注,然而对这些建筑赖以立足 2005,31(18):15—16. 的场地设计却常常忽略而过,因而类似“成功的单体建筑,失败的 [2]黄文超.谈生态位区与人性化空间[J].山西建筑,2005,31 整体环境”这样的状况屡见不鲜。 (18):46—47.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ecologic site WANG Quan MA Hong-xia Abstract:Following the“ecology priority”principle,from the design,optimization planning,arrangement of plants,cycle utiliatizon of re— sources,improvement of acoustical,thermal and wind environment of site and other aspects the some ecological desin methods are igntroduced, in order to fully upgrad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sites. Key words:ecologicaliatizon,site desin,functigonal organiatizon,arrangement of plants 收稿日期:2007—07.18 作者简介:钱知晗(1977 ),女,硕士,深圳宝安规划设计院,广东深圳518133 王洪波(1978一),男,助理工程师,天津金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天津30007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36期 2 0 0 7年1 2月 钱知晗等:浅谈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建设 ・45・ 百步亭社区的规划设计力图摆脱在早期工业化所产生的行 中心。 列式和变化了的行列式的居住区布局方式,而是以保证最基本的 2)在百步亭社区里,居民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社区自 安全要求为前提,使社区住宅的建筑设计符合居住家庭的个性化 治体制以由居民选举产生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业 要求,空间塑造和组织有利于密切邻里关系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 主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 交往,合理布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能高效使用的公共绿 我服务、自我监督”。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无偿提供社 地和开放空间,加强居住区的识别性。 区服务。在这样的人居环境中生活,公众参与不再是一句El号, 社区中住宅按组团进行布置,每个组团容纳600户左右,相 而是一种自觉。居民不自觉地形成了极强的家园意识、参与意 当于一个稍大的居委会规模。每个组团由五六栋点式和条式住 识,“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 宅围合成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不同的院落,这种内向的组团形 3)百步亭社区的建设还成功地培育了具有强烈时代特征、以 式强化了院落空间,它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了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 “热心公益、友爱互助、追求崇高、重视德行”为核心的社区公共价 的机会,另一方面居民邻里之间进出来往都看得见,便于对陌生 值观,这体现了社区区别于传统居住区的本质特征,尤为难能可 人进行观察与视线跟踪,人们共同担负着管理和监视环境的责 贵。以此价值观为纽带,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人文环境深厚,社会 任,起到“能防卫的空间”所产生的“自然监视”作用,它有效地提 主义道德氛围浓郁,社区风气健康,从而塑造了独具魅力的百步 高了整个居住区的安全程度。 亭人形象和百步亭精神,形成了百步亭独有的“正面同化效应”, 结合组团的院落空间,加以绿化,布置儿童游戏场、老年人活 即任何人只要人住百步亭,就会很快融人这个特殊的大家庭,拥 动场所及一定的交往空间,这个空间既是城市生活的延续,又是 有一份百步亭人特有的自豪感。 室内空间的扩展,无形中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了,在这样的空间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百步亭人居环境的人、社 里,不仅人与物得以交融,而且密切的邻里关系变得切实可行。 会、居住系统三者的关系不是相互制约,而是相互协调、互相支持 整个社区的室外空间划分成四个空间层次,即:公共空间一 的,是整体适宜的。这些关系也符合了人居环境的生态、经济、技 半公共空间一半私密空间一私密空间,此空间序列的组织最大限 术、社会、人文(文化艺术)五大原则。 度地实现了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 百步亭社区除了在人居环境系统组成方面给予人们较大的启 遵循人的行为轨迹安排公共设施是百步亭社区的另一特色。 示外,它在社区建设市场化、公共管理企业化、公共服务社会化的 在充分研究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百步亭居住区公共 崭新尝试也为如何聪明地经营社区,进而经营城市提供好的经验。 设施分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三级布置。居住区级公建布局 3结语 呈外向型,集中设置于横穿居住区的城市道路两侧,使之成为主 各种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必须关心人和他们的活动,这是 轴,将购物、游憩、交往有机结合。小区级公建布置于人流交通必 人居环境科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以正确的理念、有效的管理 经之路的小区出入El的沿街位置,既满足居民使用要求,还可作 体制为特点的百步亭社区建设,恰恰谙悉了人居环境的内涵,给 为城市商业网点的补充。组团级公建结合组团出入El布置,以居 人们展现了一个拥有绿树亭台、芳草吐绿的,治安良好,居住舒适 委会、自行车库、活动室为中心,便于使用。可以看到,正是精心 的怡人人居。百步亭模式既有其特异性,也有普遍性,在全国社 策划的社区居住系统,加上良好管理的催化,使百步亭社区中充 区的建设、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 满了人文关怀,成为名副其实的“温馨家园”。 中观人居环境发展的创新与方向。目前对百步亭的研究是初步 2.3社会系统 的,需要社区的建设、管理的过程不断深化、系统化。同时,应从 人居环境建设与传统的建设观点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用 一个百步亭模式得到的启示中,继续创新不同的人居环境建设的 “聚居论”的观点看待生活的环境。这样,不仅可以看到聚落“空 模式,完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打造出一个个有地方特色的适宜 间”以及其“实体”的方面,还可以看到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行 的人居环境。 为”等,而诸多行为的发生就依赖于社会系统的有机运转。社会 参考文献: 系统内容广泛,包括公共管理和法律、社会关系、人El趋势、文化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建工出版社,2001. 特征、社会分化、经济发展、健康和福利等。从居住区到社区概念 [2]陈 韦.居住区规划设计核心的研究与实践——谈百步亭经 的演变,不难看出社会系统在人居环境中的重新定位和特殊地 济实用房居住区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1996(5):20—21. 位。如果说百步亭社区能成为典范和模式的关键是什么,那就是 [3]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创新社区模式 建设温馨家 “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理念。 园——关于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 1)社区直接在区一级政府指导下开展自治管理,不设街道办 学,2003(9):30—31. 事处,而是通过建立社区事务中心,由社区、区属职能部门和地区 [4]肖万钧.百步亭模式——中国社区发展的创新与方向[J].长 单位联合为居民提供如办理兵役、婚姻、工商、税务、社保、户El、 江建设,2001(3):48—49. 计划生育等的各种政策服务和生活服务。各种公共服务和福利 [5]邹德慈.从人居环境科学的高度重新认识城乡规划[J].城市 服务在社区中逐步壮大和发展,且社区居民可免费享用各种活动 规划,2(】02(7):18—20. Discussion on living environment of Baibut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QIAN Zhbhan WANG Hong-bo Abstract:It elaborates the researching signiifcance of living environment of Baibut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From human system,living system and social system,it makes integrated analysis of living environment of Baibuting community,and emphasizes discussing the interrela— tions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nd explores thoughts and methods on how to create a pleasant living environment,80 as to improve the sci— entific system of living environment.crates a living enviroument full of local features. Key words:living environment,social system,livig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