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护理杂志2014年第20卷第11期 改良温和悬灸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痹症中 的应用及护理 谢丽琼,谢祖艺,陈丽,李婷婷,郑春燕,邱佩红 (龙川县中医院 广东龙川517300) 【摘要】目的:tg讨改良温和悬灸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痹症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30例RA患者按照家属 及患者充分知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氟米特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温和悬灸 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情况、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血沉(ESR)及疾病活动 28个关节评分(DAS28)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 数、PLT、ESR、DAS28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随访第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温和悬灸疗法在RA痹症治疗中效果可靠,同时做好心理护理、艾灸护理、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 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改良温和悬灸疗法;类风湿关节炎;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4.11.0010 文章编号:1006—7256(2014)11—0022—03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mild moxibus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nursing care X/e Liqiong,Xie Zuyi,Chen Li,et al (Longchuan County Hospital ofTCM,Longchuan Guangdong 517300,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modiifed mild moxibus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nursing methods.Methods:130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76)and the control rgoup(n=54) in the light of the principle of informed consent.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eflunomide tablets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modiifed mild moxibustion therapy.After one month,the curative efect,tender joint count,swollen joint count,white blood cell(WBC)count,platelet(PLT)count,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and life quality score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f P <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ison of hte tender joint count,swollen joint count,PLT,ESR and DAS28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P<0.05);the life quality score was higher in hte observation rgoup than the control rgoup fater treatment and after follow—up for sixth months(P<0.05).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ect of the modiifed mild moxibustion therapy is reliable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Meanwhile the careful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nursing care during moxibus— tion,diet instruction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Modiifed mild moxibustion therapy;Rheumatoid arthritis;Quality of life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 1.1临床资料本组门诊及住院患者130例,纳入 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其具有高致残率 标准:①均按照201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类风湿 的特点…。相关报道显示,发病一年后的致残率为 关节炎相关诊断标准 ;②均未合并其他严重心、 20%,而10年内的致残率高达60%,给患者造成了 肝、肾、颅脑外伤、血液及肿瘤疾病;③均未合并精神 极大的生理及心理上的损害 j。且类风湿关节炎病 疾病,具有理解、听力、语言及表达能力;④均由临床 情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呈现加重趋势,治疗后有较高的 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排除痛风关节炎、强直性 复发率,由于病程时间长、肢体活动不便,严重影响着 脊柱炎、骨陛关节炎等;⑤均配合至少6个月的随访。 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 。2011年12月一2013年 本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学会批准并同意。所有患者 12月,我们对76例RA痹症患者采用温和悬灸疗法, 按照知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 并做好相关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54例,观察组男36例、女4O例,年龄21~75(44.9± 1资料与方法 11.8)岁,病程5 d~2.9年;对照组男l8例、女36 例,年龄22—77(46.2±12.1)岁,病程20 d~3年。 [基金项目]河源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064)。 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2 齐鲁护理杂志2014年第20卷第11期 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i±s) 1.2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温和悬灸方法进行治 疗,采用3 cm x 20 CITI三年陈艾制成的粗艾条,自行 发明的艾灸仪由艾卷筒、金属波纹管及支架构成,艾 卷筒通过支架进行固定,使得艾卷筒内的艾条通过金 属波纹管实现自行调节艾卷筒的位置的目的,艾条点 燃后可固定于患者的病变关节进行悬灸治疗,穴位主 注:组内比较, P<O.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要选取肝俞、脾俞、肾俞、命门穴以及足三里、合谷、太 溪,后依据患者的疼痛位置选择不同局部穴位,于穴 表3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 ) 位高度2~3 cm上方进行熏烤,悬灸结束以患者局部 皮肤出现红晕为准,每穴灸5—10 min,1次/d,1个月 为1个疗程。 1.2.2对照组患者服用氟米特片(爱若华,苏州 长征一欣凯制药有限公司),3 7欠/d,每次45 mg,1个 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疗效观察:显效:偶有关节痛,对 镇痛药物无依赖性,体能活动好,无明显晨僵现象;有 效:间歇性轻度关节痛,对镇痛药物无依赖性,体能活 动良好,无明显晨僵现象;无效:继续疼痛,不能停止 使镇痛药物,体能活动受限,无工作能力,仍有明显晨 僵现象。总有效=显效+有效。@DAS28评分:采用 疾病活动28个关节评分(DAS28)对两组进行综合性 评价,该量表主要对RA患者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 节数、血沉(ESR)、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 DAS28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时间为治疗前及治 疗后_5j。③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专为RA患者设计的 生活质量评分评价其生活状况,该生活质量评分包含 29个条目,主要对RA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健康 自我4个方面进行评价 J。 1.4统计学方法数据输入采用Foxprow软件,数 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连 续校正 检验,等级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 ±s表 示,组间对比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o【=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 有效率(%) 86.8 68.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O.05 2.2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3。 3讨论 3.1改良温和悬灸疗法治疗RA的特点艾灸是中 注:组内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1 医学常见的疗法之一,其主要通过将药理及物理治疗 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机体穴位及静脉特点进行治疗。 温和悬灸疗法通过点燃艾绒,借助艾绒燃烧所产生的 药力即温热性刺激,熏灼特定穴位,进而达到治病、养 生及保健的目的。临床上艾灸可应用治疗肠胃功能 不良、扁桃体炎症、大便不爽、反流性胃炎、胆囊息肉、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肝气不足、过敏性鼻炎、高血压、 冠心病、痛经、颈椎病,还可缓解疲劳及作为保健用 途,尤其适合老年人慢性疾病及年老体弱者使 用 卜 。本研究对传统的温和悬置疗法进行改良,在 热源上采用3年3 cm x 20 cm陈艾替代一般1 cm x 20 cm艾条,陈艾温而不燥,润能通经,采用陈艾进行 改良温和悬灸的优点主要有:①陈艾热力温和,能有 效窜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功效更佳强劲;② 新艾施灸时有灼痛感,而陈艾相对柔和,施灸时感觉 更佳良好;③陈艾挥发油较少,燃烧速度缓慢,燃烧后 烟少,油性已经基本挥发完全,而新艾挥发油未能彻 底挥发,影响治疗效果 且可对人体产生危害。另外, 在常规的悬灸疗法的基础上对艾灸治疗仪进行改良, 可有效实现对艾叶位置进行有效调整的目的,并改变 以往手持艾条的缺陷,在点燃艾条进行治疗后,可长 时间固定于患者的病变位置,达到良好治疗的目的。 3.2护理要点 3.2.1心理护理RA患者由于病情长,无法根治, 且呈现反复发作,进行常规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因而 RA患者多伴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躯体 化等,最为常见的是抑郁 J。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 活质量。马武开等 在对258例RA患者进行生活 质量问卷调查后发现,生活质量比较差的占比 45.59%,生活质量很差的比例为6.82%,且通过单 因素分析后发现,RA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年龄、性别、 23 齐鲁护理杂志2014年第2O卷第11期 病程无关,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显著高于阴性患者。 因而对RA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心理护理的 围内,通过指导患者多进行局部或者全身性的运动来 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关节的晨僵时间 及功能障碍有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 赖爱云,吕昭萍,徐健,等.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危险因素 及治疗依从性的调查研究[J].云南医药,2010,31(3): 276—279. 关键在于加强RA患者的情志调理,使其气调血畅、 心情处于放松状态。治疗前心理护理的重点在于:① 说明温和悬灸疗法对于RA的作用,让RA患者可十 分清楚地知晓通过温和悬灸可有效疏通血气、温经散 寒、通痹镇痛,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地配合康 复医生所制定的治疗方案。②针对RA患者常出现 的抑郁状况,护理人员在接触过程中应结合该患者的 个体性差异,用自我的工作经验,在治疗中进行疏导, [2] 徐佳慧,李丽,吴娇俊.整体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 疼痛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 (19):64—65. [3] 敬雪明,李芸,罗万红,等.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 切勿因RA患者的抑郁影响治疗配合及治疗效果。 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 3.2.2改良温和悬灸疗法护理安排专门人员进行 (11):11—13. 艾灸操作,对准RA患者的各个关节及痛点,采用温 [4] 王春华.类风湿关节炎新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 和灸的方式进行,距离掌握要适当,使RA患者有一 国医药指南,2013,11(14):31—32. 定的温热感或者灼痛感为宜,灸至患者局部皮肤出现 [5] 雷玲,赵铖,米存东.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指标与 红润为止。艾灸时各个关节要兼顾,动作需稳妥,艾 DAS28的相关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 条燃烧后产生的灰及时弹除,防止皮肤出现灼伤,艾 (6):593—595. 灸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进行相关护理。 [6] 马武开,姚血明,唐芳,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 灸量应根据RA患者的病情、部位及患者的实际情况 调查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2734— 2736. 及外界因素进行确定,RA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加大灸 [7]、胡军.艾灸对脊柱退行性病变的治疗保健作用[J].湖 量,发病部位皮质较厚可以适当增加灸的时间,另外 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2):32—34. 对体质虚弱的RA患者灸量不宜过大。悬灸后观察 [8] 陈晓琴,江志秀,徐志鹏.艾灸涌泉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 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出现水疱并嘱患者保持施 征睡眠障碍38例[J].中国针灸,2013,33(5):450— 灸部位皮肤的清洁,30 min内避免沾冷水及沐浴。最 451. 后RA患者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9] 宋秀珍,公慧萍,王平,等.综合干预改善类风湿关节炎 因而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嘱其多食用易消化、富含高蛋 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 白、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寒冷物品。RA患者进行功 (10):1005—1008. 能锻炼十分的必要,在RA患者身体机能可承受的范 本文编辑:姜立会 2013—12—01收稿 ・经验与革新・ 介绍一种各种引流管高举平台固定法 孙松松 ,姜文彬 ,林辉 (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青岛266000;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岛分院)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6—7256.2014.11.011 文章编号:1006—7256(2014)11—0024—01 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较重,术后留置引流管较多,有时,1 皮肤脱脂,待干。取长约5 cln的3M透气弹力胶带粘贴于皮 例患者身上引流管在10根以上。为了加强引流管的护理,防 肤表面,再取长约7 am的3M透气弹力胶带粘贴于引流管上, 止管路的脱出,我们对引流管采取了高举平台固定法,此固定 再将引流管固定于胶带上。 法在防止脱管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局部皮肤的压伤。现报告 优点:引流管固定牢固,美观,不易脱出,同时避免了对局 如下。 部皮肤的直接压迫,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制作方法:首先选取胶布粘贴处皮肤,给予75%乙醇棉球 本文编辑:王海燕 2013—11—02收稿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