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二复习资料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一.基本概念

一、 声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5、音品又叫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

6、振动有规律,悠扬、悦耳,听来感觉舒服的声音叫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7、超声波由于频率高,所以应用广泛。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等。 8、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声途径中减弱,接受点处减弱。

二、 光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在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4、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的虚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直线成轴对称。虚像与物等大。 7、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8、光在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9、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 10、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1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2、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3、 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

远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后方,故无法看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矫正需要佩带由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或通过医学手段将视网膜改薄。

8远视眼矫正需要佩带由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或通过医学手段将视网膜改厚。

14、 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15、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两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时(u>2f),在另一侧成倒立、缩小、实像。 16、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两倍焦距的地方时(u=2f),在另一侧成倒立、等大、实像。 17、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一倍焦距、两倍焦距之间时(f(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三:运动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还有小时/h、分/min、毫秒/ms等。

换算关系是:1 h=60min=3.6×10³s=3.6×10ms.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光年/l.y等。 换算关系是:1km=10³m,

1m=10dm=100cm=1000 mm(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为10)

6103km=1m=10³mm=10μm=10nm(千米,米,毫米,微米,纳米:进率1000)

15691l.y=9.46×10m.(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一年中传播通过的距离。) 2、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不等于错误,误差不可避免。 3、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工具、采用合理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力/F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F的单位是牛顿/N.两个鸡蛋

的重力约为1牛。即:G=1N.

5、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或改变运动方向)。 6、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汽车起动时,由于受发动机牵引力作用,才由静

止变为运动)。

二.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

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

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4. 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5. 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

延长线是虚线。

6. 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7.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8.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

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三. 光学作图

①要结合成像规律(小孔成像、反射或折射规律)作图 ②要辨明光的传播方向(光是从哪儿射向哪儿的) ③注意箭头不能漏画,箭头的方向不能画反。 总之,作图时要注意:

(1)用铅笔、直尺作图,力求做到规范、准确。

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等。

(2)分清虚线与实线,保留作图痕迹(辅助线)。

如:力臂和磁感线可画虚线,也可画实线;力与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

线(包括法线)画虚线;虚像一定画虚线。

(3)根据要求,既不要多画,更不要少画。

四、解计算题的一般要求:

(1)要明确已知条件和相对隐含条件,确定主要解题步骤。 (2)分析判断,找到解题的理论依据。

(3)分清各个物理过程、状态及其相互联系。

(4)计算过程应正确、规范。要正确写出有关的公式,正确代入公式中物理量的数字

和单位。能画图的可以作图辅佐解题。 解计算题应注意:

单位的统一性;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解题的规范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