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歌翻译中意象的改变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歌翻译中意象的改变

作者:彭玺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8年第11期

摘要:意象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内容。人们经常会意象纳为诗歌的灵魂。从古到今,中西方在进行诗歌研究的过程中都会把意象融入其中。通过诗歌意象的传递和改变,就可以更好地明确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总的来说,两个国家之间产生的文化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意象的传达。因此,在面对这样的背景下,翻译诗歌的时候就要关注意象的转变,能够从作者的情感抒发层面着手,让翻译人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创造能力均得到提升。

关键词:诗歌翻译;意象;改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2-0009-01 前言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体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诗歌成为了代表性的沉淀。诗歌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不同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还会展现出山水风情,并对诗歌的情感进行准确的整合。意象是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诗人所看到的。在此情况下,诗人对事物的理解会产生一个新的高度,这就需要通过意象展现出来。我们所谓的意象都是在诗人多次的推敲之下形成,因此在诗歌创作中展现出了非凡的价值。 1.意象在诗歌翻译中的改变

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意象展现出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作者的情感。通常情况下,通过物来展现出文章的中心,就会更好地传递主旨。针对诗歌的翻译研究,很多人员展现出了自己的相关论断。钱钟书则在《林纾的翻译》中明确指出了“化境说”。这主要是说明在进行文章翻译的过程中,不能生帮硬套,要展现原作的韵味和价值[1]。许渊冲要求在翻译中展现出“意美”。比如,翻译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字面意思,还应该以原诗为前提,展现出相应的想象力。这样,在思想上才会与诗人产生共鸣。诗歌的意象分为比喻性意象和非比喻性意象。通常情况下,比喻性意象主要是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展现。在此,就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和借代。比如,在英国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中,“O 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就是诗人运用了比较夸张的手法展现出对爱情的忠贞。其中的比喻意象就是“rose”。非比喻性意象就是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是诗人感知和看得到的事物。比如,在中国古代诗歌“商山早行”中,涉及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展现出了一系列的一项,也是诗人能够看得见的实景。 2.诗歌翻译中意象的增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的来说,增译往往存在与比喻意象之中。这样,就会增加原有意境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有些诗歌意象对于读者来说就具有很大的难度。在此情况下,翻译人员就应该增加一些词语解释。这样,读者在增加的意象中,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也会让诗文的意境更好地呈现出来[2]。

比如,针对李白的诗歌“秋浦歌”,有这样一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句话在翻译的过程中是这样的“My whitening hair would make a long longrope, yet would not fathom my depth of woe.”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就对“rope”增加了意象。虽然在其中没有十分夸张,但是能够很恰当。其中的“long long rope”也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无限愁绪。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增加意象,就能够使得翻译更加生动,利于读者理解。 3.诗歌翻译中意象的减译

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这样,一些意象在转变的时候可能会展现得比较生硬。但是,在翻译的时候如果过于详细,就会抑制了读者的思维空间。因此,在进行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相关的意象进行删减。比如,在翻译李白的古诗“送友人”中,对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进行翻译,翻译成“with floating cloud you will float away,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诗句中的“游子、落日、故人”等删减掉了。但是,这些意象的缺失并没有使得原诗意境表达失去意义[3]。通过“parting day”和“part from”就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惜别之情。最终也会让读者深刻理解。 结论

综上所述,意象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作用和价值。民族国家之间的风俗和语言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翻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差距。因此,翻译人员就应该合理运用翻译策略,在不同的诗歌理解上,更好地掌握意象。在比喻性意象之中,翻译人员应该在不歪曲意象的情况下,合理地进行意象的增加和减少,这样就会更好地展现出诗人的情感。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更好地改变意象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妍玫,李晓滢.诗歌翻译中意象的传递与改变[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7):67-68.

[2];李亚峰.诗歌对外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翻译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02):89-92.

[3];强慧云,王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以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1):33-3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