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2. 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性质及应用。 3. 进一步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
4. 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指示剂选择和终点的确定方法。二、实验原理
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基准物质, 溶解后定量转移到容量瓶中,稀释至一定体积,根据称取物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即可计算出该标准溶液准 确浓度。
例 : 配 制 0.017 mol/L K2Cr2O7 标 准 溶 液 250mL 。 准 确 称 取
K2Cr2O7 1.2-1.3gK2Cr2O7 于 100mL小烧杯,加适量水溶解后定量转入 250mL容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计算其准确浓度。
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①必须具备有足够的纯度 一般使用基准试剂或优级纯;
②物质的组成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等 应避免:结晶水丢失;吸湿性物质潮
解; ③稳定——见光不分解,不氧化 重铬酸钾可直接配制其标准溶液。 (2)标定法:许多物质纯度达不到基准试剂的纯度要求,或它们在空气中
不稳定,即粗略地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配制成接近所需浓 度的溶液,然后用另一标准溶液来标定。
如用基准物质准确标定出 NaOH溶液的浓度。
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草酸。
邻苯二甲酸氢钾: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与NaOH反应的计量比为 1: 1。 在 100~125℃下干燥 h 后使用。
滴定反应为: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 (pH≈9.20) ,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式中 m邻苯二甲酸氢钾—单位 g, VNaOH—单位 ml。
草酸 H2C204·2H2O:在相对湿度为 5%~ 95%时稳定(能否放置在干燥器中保存?);
用不含 CO2的水配制草酸溶液,且暗处保存(光和 Mn2+能加快空气氧化草酸,草酸溶液本身也能自动分解) 。
滴定反应为: 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 (pH≈8.4) ,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式中 m草酸—单位 g, VNaOH—单位 mL。 标准溶液的浓度要保留 4 位有效数字。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NaOH(S);酚酞指示剂 (0.2% 乙醇溶液 ) ;邻苯二甲酸氢钾 (S)(A.R) 。
电子天平;台秤;量筒 (10mL); 烧杯;试剂瓶( 500mL带橡胶塞);碱式滴定管 (50mL);锥形瓶 (250mL)。
四、实验步骤
1. 500mL 0.1M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 ①用台秤称取 2.0g NaOH 于小烧杯中 ②溶解(约 50mL水转入 500mL试剂瓶中 ③刷小烧杯 3 次,转入试剂瓶 ④加水至总体积约 500mL ⑤盖橡皮塞,摇匀 ⑥ 标定好后贴标签
2. 标定 NaOH溶液 用差减法准确称取 0.4 ~0.6g 邻苯二甲酸氢钾于 250mL锥形瓶中,加20~
30mL水溶解 ( 可稍加热以促进溶解,但凉后再滴定 ) → 2~ 3d 酚酞→ 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 30S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标定三份, 计算 C NaOH 和标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0.2%)。
五、数据处理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浓度标定 次数
1 2
项目
m(KHP 倾 出
前 )g
m(KHP 倾 出
后 )g
m(KHP)g
VNaOH终读数
3
(mL)
VNaOH初读数
(mL)
VNaOH(mL)
CNaOH(mol ·
L-1)
(mol ·L-1) 相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六、思考题 1. 基准物质
KHP吸水对 NaOH溶
液的标定有何影响?
2. 已标定的 NaOH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用它来测定盐酸的浓度 , 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改用甲基橙,又如何 ?
3. 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 附:原始数据记录单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浓度标定
1 2 3
m(KHP 倾 出
前 )g
m(KHP 倾 出
后 )g
VNaOH终读数 (mL)
VNaOH初读数 (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