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以实现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结合目前高校水产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产学研结合来培养水产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依托产学研结合培养水产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和措施,为国家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水产人才。
产学研水产养殖创新性人才培养
我国提出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高校应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适应建设创新性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国家最近发布的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水产养殖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专业,要造就水产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本文阐述了强化高校与水产企业产学研合作,来培养创新型水产人才。
一、目前水产创新性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观念,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建设创新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
需要,特别水产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与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缺乏参入实际生产操作能力的锻炼。
2.在学习方式上,主要是课堂教学,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得能力不够。
3.在操作方法上,以验证实验为主,而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偏少,参入科学研究特别是科研课题的研究较少,缺乏科研创新能力。 4.教学方法上,以教师先讲解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得出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实验结束后,很多学生不会设计实验,也不会观察、分析问题,创新能力不够。 5.研究形式上,多以个人或小团体的方法运作,强调团队精神、横向合作的不够,缺乏团结协作、相互合作精神。
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环境与激励机制的形成,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是搞好培养和造就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产学研结合培养水产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创新性人才是指具有创性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具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发明新事物和开创新领域能力或潜质的人才。其中产学研结合也是培养水产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作用如下。
1.产学研结合培养的水产人才具广博的知识结构
水产行业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通过产学研结合,高校
的科研项目与水产企业紧密结合,成为水产产业创新的孵化器、推动器。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知识时根据社会需要去主动选择,注意其所学知识结构与水产行业需求相结合的程度,这种学习方法就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所以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性特点。 2.产学研结合培养的水产人才具创新性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参加科研和生产实践工作,对包括科研工作方法、过程以及科研工作和环境等有了亲身的经历,就会养成在学习和实践中善于思考,在科研和生产之前一般都有比较详细而周密的设计,思想方法上就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3.产学研结合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独立操作能力
通过产学研结合能够根据水产学科、专业性质的不同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工作,学生较早的参与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4.产学研合作能培养学生具有求实的科学态度
只有将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将创新精神与求实态度相结合,做人与做事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真实创新的策略、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指导下去运用、创造并取得效果。 三、强化产学研结合培育水产创新人才的模式
通过依托高校的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来强化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入到企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解决大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来培养
水产创新型人才。
1.依托科研提升产学研合作内涵,构建水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水产方面的重大科研项目和水产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纽带,校企、校地联合攻关,在技术研究、成功产业化和技术推广过程中培养人才。依托科研应转变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应用”的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加强在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培养、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产学研结合为本科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往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入生产,帮助水产企业和用户解决技术难题,为水产企业和用户探索科学的实用方法和实用技术,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动了学生的创造力。
3.通过产学研结合更新本科教学内容,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产学研结合一方面为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以反映水产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提供良好的条件,将社会和企业新方法、新思想、新技术等及时补充中教学内容中,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让学生通过在企业进行科学实验和生产实习,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在企业立足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操作中,了解自
己在学校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改变了就业不愿下基层、进企业的想法。 4.依托产学研结合提升高校和企业共同为社会服务功能 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中,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校积极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有利于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成果推广示范的实践基地;另一方面,产学研结合可以带动高校、企业共同为社会创造知识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第三,有利于为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需要,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总之,高校应依托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实施培养以科技创新、观念创新为核心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型人才,提升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路,颜云榕等.产学研结合培养海洋渔业创新型人才[j].渔业经济研究,2008,(3):24-27.
[2]李大胜,江青艳等.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5):60-62.
[3]于瑞海,王昭萍等.强化水产创新技能实验,培养水产养殖创新才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12):295-296.
[4]于瑞海,王昭萍等.加强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2009,(1):39-42. [5]孙福全.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国家创新体系[j].发明与创新,2008,(12):8-9.
[6]董社英.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91-93,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