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保健食品现状分析及监管对策探讨

保健食品现状分析及监管对策探讨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年第26卷第5期(总第143期)Chin.JofPHM.Oct.2010Vol.26No.5

·477·

保健食品现状分析及监管对策探讨黄继明中图分类号:R1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61(2010)05-0477-02现状(1)将普通食品作为保健食品进行宣传、销售。这类产品食监字、食健标注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号五花八门,有食准字、字、食证字、特食字、营食字等,产品的批文或生产多集中在自治区,文号为其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其“合法”某些省、的真实性有待确认,如卵巢保养软胶囊、减肥降脂软胶囊、清热下火茶、润肠通便茶、百花瘦身茶等,以及市场上销售的加贴了宣传疗效小标签的液体钙+VD3软胶囊、深海鱼油等产品。(2)虚假标注或直接套用其他保健食品或已撤销的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3)多个产品标注同一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4)随意更改已批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宜人群或功效成分等内容;随意扩大适宜人群的范围;使用TM商标名称,有意将已批准的保健食品名称标注在消费者不易识别或不明显的地方,而此类产品的TM商标名称往往有暗示疗效或使疾病痊愈的宣传。(5)直接宣传改善性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或将已批准的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功能的保健食品进一步衍化为此类产品。(6)添加西药成分。此类产品多集中在辅助降血糖、缓解体力疲劳、减肥类保健食品中。(7)产品内外不一致或夸大宣传。虽然产品外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但在产品内包装中采用了与外包装截然不同的说明书进行违法宣传;或以电视讲座、广播、电话咨询、宣传资料、培训班、联谊会等形式进行违法夸大宣传或宣传疗效。(8)将传统的中草药材,如冬春夏草、鹿茸、黄芪等制成预包装食品。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卫生许可后,在外包装或产品说明书中利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对产品进行误导宣传。(9)与已取得国药准字号药品采用同一名称或相似的包装图案。由于国药准字审批严格,一些企业只好采用“挂”或“靠”的办法向相关部门申请审批,有关部门出于利益考虑争相审批,如取得食证字产品的健胃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板蓝根×××、双黄连×××等。(10)“营养素补充剂”产品宣传保健功能。如批准“补钙”的营养素补充剂,却宣传“改善骨质疏松”的功能。批准补充C的营养素补充剂,宣传“美容”的功能维生素E、2分析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037005作者简介:黄继明,(1967-),男,大学本科学历,主管医师,现从事食品卫生监督工作。12.1保健食品、营养素补充剂、强化食品的区别保健食品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6月之前)为卫生部批准生产和销售的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版)规定,保健食品可申报的功能目前有27种,即:(1)增强免疫力功能。(2)辅助降血脂功能。(3)辅助降血糖功能。(4)抗氧化功能。(5)辅助改善记忆功能。(6)缓解视疲劳功能。(7)促进排铅功能。(8)清咽功能。(9)辅助降血压功能。(10)改善睡眠功能。(11)促进泌乳功能。(12)缓解体力疲劳。(13)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15)减肥功能。(16)改善生长发育功能。(17)增加骨密度功能。(18)改善营养性贫血。(19)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20)祛痤疮功能。(21)祛黄褐斑功。(22)改善皮肤水分功能。(23)改善皮肤油分功能。(24)调节肠道菌群功能。(25)促进消化功能。(26)功能。(27)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同时卫生部还规定同一配方保健食品功能不能超过2个。凡未标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并声称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均属于非法产品。营养补充剂是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1997年在卫生“关于保健食品管理中若干问题部《卫监发(1997)第38号》的通知”中规定,单纯以一种或数种经化学合成或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的营养素为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作为“营养素纳入保健食品管理。申报营养素补充剂,应以补充人补充剂”体相应营养素摄入为目的,经批准的营养补充剂,必须在产“营养素补充剂”字样,并在标签及说明书中注品名称后标注明“补充某某营养素”。除此之外不得声称其他特定保健功能。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过量摄入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作为营养素补充剂的推荐量一般要求控制在我国该种营养素每日推荐量(RDA)的1/3—2/3水平。此类产品如果申报卫生部规定可以受理的特定保健功能,应按照相应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的规定提交功能学评价报告,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要求,与其他保健食品一样。因此目前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除上述27种以外,还应有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功能。性保健品目前得到法律认可的仅有以“国药准字”号出现的改善性功能的药品,其性质明确是药品,而以食品、保健食品等形式出现的性保健品全部是法律所不容许的非法产品。强化食品就是指在食品加工中添加营养强化剂(为增加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制成的食品。主要可分为维生素、氨基酸·478·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年第26卷第5期(总第143期)Chin.JofPHM.Oct.2010Vol.26No.5

和无机盐三大类。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调查、取证带来困难。准中规定的品种、范围和使用量。当食品原成分中含有某种2.3.3某些媒体单位自身的经济利益和行业优势对保健食物质,其含量达到营养强化剂最底标准1/2者,不得进行强品市场的混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化。生产强化食品,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卫生监督3对策和建议检验机构批准才能销售,并在该类食品标签上标注强化剂的3.1相关保健食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性文件亟待出台目名称和含量,在保存期内不得低于标志含量(强化剂标志应前,我们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5月18日《关于审明确与内容物含量相差不得超过+10%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中的)。“法律、2.2相关国家标准等法律文件的解读《食品安全法》规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修改后,其实施性规定未被明文定: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废止的,人民法院在适用时应当区分下列情形:实施性规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定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说明书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的修改,相应功能,内容必须真实,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不予适用;因法律、一致;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的实施性规定丧失依据而不能单独实施的,不予适用;实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施性规定与修改后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不相(GB7718-2004)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应符合国抵触的,可以适用。”即上位法废止后,下位法与新法律的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应清晰、规定没有抵触的,依然可以单独实施。依据《保健食品管理醒目、持久,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应通俗易懂、准办法》和《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保健食确、有科学依据,不得标示封建迷信、黄色、贬低其他食品或违品市场进行监管,打击保健食品生产、销售环节中的种种背科学营养常识的内容;不得以虚假和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违法行为。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3.2加强对原料审核以及生产工序、成品的日常性监督、误导消费者。同时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抽检工作,同时加强对产品说明书的审核严厉打击无证号,导致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照生产保健食品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取缔、及时召回、及时销毁、及时通报,营造良好的保健食品生产氛围。淆。《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中有关健康相关产品的商标名、3.3加强对市售产品的日常性监管工作加强经营单位食通用名、属性名、产品型号要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健康相关品、保健食品索证工作和从业人员相关知识业务培训工作,产品不得使用有夸大功能或误导消费者的商标,一般采用产品帮助食品、保健食品经营者树立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科学,可以是表明主要原料、主识,做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销售。的注册商标。通用名应当准确、要功效成分或产品功能的文字,但不得使用明示或暗示治疗作3.4多渠道、多方面宣传保健食品知识,建立不合格保健用的文字。健康相关产品命名时禁止使用虚假、夸大和绝对化食品档案保健食品备案制度的核心就是要求保健食品经的词语,如营单位将其经营的保健食品在国家官方查询网站查询、“特效”、“高效”、“奇效”、“广谱”、“第×代”或中医核辨证施治各项治疗原则的用语以及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实后,将名单及相应的网页打印并加盖本单位印章后提交一方面可以督促保健食品经的词语和已经批准的药品名。进口健康相关产品的中文名称相关监管部门存档备查。这样,应尽量与外文名称对应。可采用意译、营单位主动查询、音译或意、音合译,一核实所售保健食品的正确信息,另一方面般以意译为主。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为我们日常监管提供也可以避免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提交虚假或被虚假的保健食了依据和佐证。因此我们认为:品批准证书。在市场流通的经国家保健食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3.5公布保健食品国家官方查询网站和查询方法上市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产品才可认定为合格产品,而那通的保健食品必须经国家保健食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取些以补钙、补铁、补充维生素或以×××医生命名的声称所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谓具有某些保健功能的普通食品均属非法产品,在监管中“国食健字”批准文号可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应予以没收销毁。而对于强化食品及其他普通食品,其产品查询确认,“卫食健字”批准文号可以到卫生部网站查询确说明书应按照卫生部《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食品营养声认。目前批准证书有两种形式:2003年7月以前的证书号为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的要求进行标注。“卫食健字(×××)第×××号”,2003年7月以后(不含2.3保健食品市场相对混乱的原因7月份)批准的为“国食健字(×××)第×××号”,括号中2.3.1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为追求高额的利润回报,不惜为审批年份。查询方法为:(1)登录卫生部网站(www.moh.迎合某些人群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夸大宣传或直接添加西gov.cn)→“数据库查询”→“保健食品批准公告目录”→按药成分,甚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其手段隐蔽多变,使监管批准年份查询。(2)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部门应接不暇。(www.sfda.gov.cn)→在“基础数据查询”栏点击“保健食品”2.3.2消费者保健食品相关知识匮乏,偏听偏信,一旦发现→输入产品信息查询。达不到期望的效果或身体出现不适时,方才投诉。而此时,收稿日期:2010-08-04(赵瑞编校)多数所谓“保健食品”不是下架就是已撤柜,给监管部门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