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摘凡 要]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平果县和田东&--带的壮族多声部民间歌曲,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具有独特魅 力的奇葩。它不仅在音乐上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在文化上更是承载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意识然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嘹歌及其文化正面临着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失传的危机。虽然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大力保护嘹歌,但嘹歌的传承仍任重道远。 [关键词]嘹歌;危机;传承;建议 一、嘹歌传承所面临的问题 事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外来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各 (一)交流功能消失 种外来音乐艺术的冲击,当地年轻人为了寻求现代 生活,更愿意接受通俗的流行音乐。在嘹歌传唱地 区,嘹歌歌手大多都是老年人和中年人,只有极少 数生活在山区的年轻人由于生活环境相对闭塞,较 在古代,嘹歌作为一种民歌,其主要功用在于 青年男女之间表情达意,相互交流。同时也是通过 对歌的方式,获得一种与其他村寨的同龄人结识的 途径。因此在嘹歌传唱地区,对唱嘹歌实质上也是 一少与外界接触,还能演唱嘹歌。 因此,如何赋予嘹歌在当今社会新的存在意 义,帮助嘹歌跟上当地文化发展的步伐,是嘹歌传 承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对嘹歌传承的建议 种主要的交际活动。除了父母包办的婚姻,其他 “自由恋爱”成婚的夫妇,大多都源于相互问的两两 对歌,产生好感。而因对歌结成深厚友谊的,更是常 见。嘹歌能世世代代传唱不息,与其具备这种沟通 交友的功能密不可分。 然而在现代社会,年轻人交际的途径越来越 多,交际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已经不会仅仅依靠唱 歌来决定婚姻大事。因此,嘹歌最初的这一重要功 能几乎已不复存在。 (二)与现代文化脱节 (一)通过政府行为保护嘹歌文化的发展 对当地文化的保护,更多的还需要政府有关部 门来解决。比如,当今很多城市搞建设都有一个思 路: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建设当地特色文化, 开拓区域文化发展空间,进而打造文化品牌。文化 品牌在许多城市中变成了经济发展的王牌,谁拥有 了本地文化品牌,谁就拥有了优势。类似“文化搭 台,经济唱戏”这样的提法有很多,而百色市委市政 府近年来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市的目标,要把嘹歌 时至今日,嘹歌在流传地区主要以一种休闲娱 乐的形式存在。在政府和民间嘹歌爱好者的组织 下,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歌圩、歌会不停在举办,人民 群众对这种身边的音乐艺术无疑还是有着很大的 兴趣和亲切感。在各种嘹歌活动中,无论是参与的 歌手还是欣赏的群众,都能从中得到乐趣。 当作一个民族文化品牌来打造。 政府将保护文化列人工作日程,通过发掘民族 文化中的经济价值来保护和推广民族文化,这样的 思路是正确的。然而如何平衡好发掘和保护的关 然而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 来,乡镇与乡镇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国家与国家 系?发展经济和保护文化究竟哪一个是最终目的? 在利用本地民族文化的同时如何保证民族文化的 本质不因为经济效益而变质?这些问题都还需要进 一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快,各种文化跟随全球化的步伐 不断融合。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嘹歌所赖以生存的 土壤——嘹歌文化、壮族文化正在不断变化、更新。 嘹歌在这样一种快速改变的文化之中怎样才能够 跟上时代的脚步,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和挑战。嘹歌 在缺失了与他人交流的功能以后,不再被看作一种 步探讨和解决。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尤其是平果县政府和嘹歌 爱好者的组织下,许多大型的对歌活动和比赛不断 举办,很多本土“歌王”在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许 多当地农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 必不可少的文化,老百姓将之与其他休闲活动例如 唱流行歌曲、跳广场舞、看电视节目等视为同样的 的老百姓。但是在嘹歌舞台上却是当之无愧的明 自娱自乐最佳的精神粮食,也是研究和保存嘹歌的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传承体制还需要 重要资料。”① 进一步丰富。例如可以在艺术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一 那么,在当地政府提出打造嘹歌文化品牌的背 批优秀青年,以类似“三支一扶志愿者”或者“西部 景下,相关文化工作者是否能够让纸质媒体定期对 志愿者”的形式到嘹歌传唱地区进行教学及行政工 嘹歌活动进行报道,甚至将这些“歌王”定期请上当 作,期间兼以学习嘹歌演唱。经过一到两年的志愿 地的电视台演出?这样一来可以让现有的民间艺人 服务期满,使得这些毕业生能够掌握嘹歌演唱,了 得到应有的尊重;其次还能扩大嘹歌文化的影响 解当地嘹歌文化。在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嘹歌教学 力,提高年轻人对嘹歌文化的认识和重视。而对嘹 后,给予正规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分配到 歌音乐本体的研究,发掘嘹歌在音乐美学中的价 当地中小学中承担音乐课程中的嘹歌教学课程。同 值,收集嘹歌的历史材料这类基础性的工作,更要 时在学校中组织嘹歌队,配合当地政府建设嘹歌品 当地艺术工作者持之以恒地不断开拓。因为只有将 牌,参与各种演出和比赛,给予青少年嘹歌演唱者 这些作为政府和社会的一种常规性工作,将这样的 演出的平台。这样不仅解决了年轻一代中嘹歌的普 基础性研究不断地持续下去,才可能使得嘹歌文化 及手段问题,还能为眼下艺术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一 形成一种产业氛围,而不仅仅是发展经济的一种陪 条新路。同时,在这些学会演唱嘹歌的新一代青少 衬,并最终起到保护嘹歌的作用。 年中,如果将来有进入艺术院校继续学习的同学, 同时,还应在不改变嘹歌本体特征的情况下, 那么能够演唱纯正的嘹歌,更是他们一种宝贵的资 对嘹歌及其歌手进行现代化包装。例如上文提到的 本和财富。 录制唱碟,一些精品曲目和著名嘹歌歌手的唱碟应 三、结语 该通过政府出面提供资金,请专业的音乐制作企业 嘹歌面临失传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是归根结底 来制作,而不仅仅是依靠民间自发的力量来进行这 是使用功能的缺失和嘹歌的自然更新跟不上时代 项工作。 的更新。而怎样使得年轻一代真正热爱嘹歌,愿意 (二)充实嘹歌教学师资队伍 接触嘹歌,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建立一个良好 嘹歌的传承,归根结底是当地壮族文化的传 的文化传承体制的同时,又与如何将嘹歌进行包 承。而文化的传承,最直接和重要的手段就是教育。 装,怎样给嘹歌做出一个更符合现代人审美观的外 我国现阶段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不断流失, 在氛围又不破坏它原有的本质等问题息息相关。 教育者的缺失是首要问题。具体到嘹歌传承上,因 这是一个可同时进行的工作:一方面不断提高 为没有新一代的嘹歌教育者,因此要想在当地的中 嘹歌自身的艺术价值,增加它的完美性;另一方面 小学音乐课中加入嘹歌演唱和欣赏课,让年轻一代 完善嘹歌的传承体制建设,进一步构筑嘹歌坚实的 的人从小接触嘹歌非常困难。同时我们也看到,无 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总之,只要不断尝试,坚持不 论是嘹歌的传承还是教育,并不是没有可以挖掘的 懈,那么嘹歌文化的传承就不是一句空话。 人才。随着每年高校的扩招,学习研究歌曲演唱和 音乐理论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然而这些经 (李凡。瑶族。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过了专业音乐知识学习的高校艺术毕业生,许多都 责任编辑黎学锐 流向了与音乐无关的工作岗位,同时许多民歌例如 ①杨文川:拯救无形文化遗产系 q报道——嘹歌嘹亮也撩人【『/o L1.http://www gxnews-C0m.cn/s妇ticp ges/20040804/ newgx410fda07—228367.shtml,20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