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合唱音乐的独特魅力,引导他们热爱合唱艺术、热爱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感受到认识,从基本技能训练到学习合唱歌曲《春游》,使学生初步接触合唱,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正确地感受、理解合唱艺术的魅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合唱以及初步掌握合唱基本技巧。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通过练习,把握《春游》的高、低两个声部旋律,在电脑音乐合唱软件的帮助下参与两个声部和三个声部同时演唱,并体验其效果。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合唱的发声方法。
2、三声部同时出现时各声部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为学生送上一份见面礼——由教师自己创作的歌曲《我们爱歌唱》,并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后)师:同学们,歌唱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好处的,正因如此,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歌唱,今天老师就拿一首我自己创作的歌曲《我们爱歌唱》送给大家当见面礼,好不好!(大屏幕出示《我们爱歌唱》高声部谱子)请听老师演唱。 演唱歌曲《我们爱歌唱》
2、师:其实,这个版本是我写的第一个版本,可马上我就发现了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吗?我想表现的是“我们”爱歌唱,“我”有了,“们”呢?这个“们”怎样表现?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于是我写下了第二声部和第三声部。(大屏幕出示《我们爱歌唱》中、低声部谱子。)这三个声部在作品进行演绎时是同时演唱的,所以我事先制作好了音频,请大家感受。
3、师:通过刚才的两个版本的对比,相信同学们已经发现它们效果的不同,就好像这幅图一样(投影出白描风景图),这好比第一个版本,这(投影出彩色风景图),好比第二个版本,当然,如果唱的不好就会有第三个版本(投影出乱色风景图),所以提醒同学们在演唱时,一定要唱准确。我们这节课,将要接触像第二个版本这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合唱”,并学习《春游》这首合唱作品。(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他们熟悉的独唱入手,进而认识合唱,既理清概念,又初步感受合唱的和声感觉,还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活动2【讲授】简单介绍《春游》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相关内容,并带领学生用《我们爱歌唱》第一句进行合唱前准备训练。
1、师:之前叫同学们预习了这一课,请回答《春游》的作者是 ,这首歌曲是我国最早的一首 。由于同学们初次接触合唱,我们这节课先学习高、低两个声部。(分声部) 生:答“李叔同” 答“三声部合唱作品”
2、学习之前先做发声练习(出示《我们爱歌唱》第一句歌谱)。
指导学生用先听后唱、先唱谱,后哼鸣的方法练习《我们爱歌唱》第一个音程。 学生细心聆听,从音程中分辨出自己该唱的声部,两个声部分别跟钢琴轻声找到自己声部的第一个音,然后哼鸣。
3、指导学生用先听后唱、先唱谱,后哼鸣的方法练习《我们爱歌唱》第一句。 学生细心聆听,从音程中分辨出自己该唱的声部,两个声部分别跟钢琴找到自己声部的旋律,然后哼鸣。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已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借助《我们爱歌唱》第一句既训练了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又让学生初步参与两个声部合唱,并体验其效果,也为合唱《春游》的学习铺垫。
活动3【讲授】初听歌曲《春游》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经掌握合唱的初级技巧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春游》这首合唱作品。接下来请先完整欣赏一遍,注意感受它节拍是属于哪一种类型并尝试结合谱子给歌曲划分乐句。(投影出示4/4、6/8两种节拍让学生选择) 学生聆听、感受节拍、划分乐句。
设计意图: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活动4【讲授】分析歌曲《春游》
师:好,我们就刚才提出的问题来分析下作品。 歌曲节拍分析:6/8拍 强、弱、弱、次强、弱、弱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律动拍打。
学生找出相同的和相似的句子,分析歌曲结构:a+a’+b+a’(多媒体动画强调) 师:也就是说,全曲我们只要学会两句,就基本能唱下来了,有没有信心? 学生大声回答“有!”增强信心。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找到准确的律动感觉并划分乐句,为学唱《春游》降低难度。
活动5【活动】唱《春游》
1、请低声部同学起立,用钢琴带唱低声部,待学生熟练后,帮助其在多声部演唱中唱准自己的声部。
低声部同学跟随教师琴声(弹低声部旋律),学唱低声部的乐谱,熟练后跟电脑音乐合作。由同学们唱低声部(必要时带唱),电脑唱高声部。
2、请高声部同学起立,用钢琴带唱高声部,待学生熟练后,帮助其在多声部演唱中唱准自己的声部。(“#”号讲解)
高声部同学跟随教师琴声(弹高声部旋律),学唱高声部的乐谱,熟练后跟电脑音乐合作,由同学们唱高声部(必要时带唱),电脑唱低声部。
3、钢琴伴奏,让高、低声部同学尝试合唱(有具体问题现场指正)。 高、低声部同学尝试合唱。 4、秘密录制学生《春游》。 播放录音,学生聆听录音。 教师、学生评价。
5、指导学生与电脑的中声部合唱(有具体问题现场指正)。
全体学生尝试与电脑的中声部合唱,感受三声部合唱完整的效果。
设计意图:先学会自己的声部,然后用电脑软件辅助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反复参与实践。并用录音增加趣味性和对比性,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合唱的技能技巧。 活动6【练习】带感情地和教师合作,创造我们的《春游》。 介绍由教师新编曲的《春游》
结合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用声音表现《春游》。
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情感体验,老师特地对这首《春游》进行的重新编曲,请边看屏幕边
听老师弹奏。
来,我们一起合作演绎一下这个新版本。 学生聆听、感受、想象、表现
设计意图:用重新编曲,结合视觉冲击学生情感,让学生以情带声地演绎作品。
活动7【作业】归纳所学内容,布置可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多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我国最早的一首三声部合唱作品-《春游》,作者:李叔同(投影出现简介),是个非常有修养的大师。虽然通过学习,同学们慢慢掌握了一些合唱的技能技巧,也已经唱得不错,但是,想要把一首作品唱得更好,还需进一步了解歌曲背景、歌词。这里我给大家一个任务,就是回去查阅资料,研究歌曲背景、歌词的含义,从而理解歌曲的意境,多想、多练,这样我们才会唱得更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