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4・ 光明中医2011年10月第26卷第10期 CJGMCM October 2011.Vol 26.10 如改进搬运病人的方式,由直接抬人改为连床单一起 杜渐 ,从而达到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优质服务的 抬搬运法,增加了病人的安全度和舒适度;对截瘫病人 效果。 拔尿管后解不出小便采取压迫膀胱帮助排尿法。 参考文献 4.3提升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三级护理质控强调了 [1] 王卫华,刘于惠.扁平化管理带来的医院文化创新[J].现代医院, 整体护理的实施,提升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一级质控 2007.7:190—120. 保障了工作的制度化、常规化;二级质控强化了质控重 [2] 时雪萍.护理质量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运行及效果[J].淮海医 药,2002,2(20):153. 点,促进了进一步的管理控制;三级质控全程监控,三 (本文校对:黄建军收稿日期:201l一03—23) 者紧密结合,取长补短,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做到防微 中医“治未病"在医疗保健工作中的应用 范建云 关键词:治未病;保健医疗;健康管理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 1.10.1 15 文章编号:1003—8914(201 1)一10.2134—02 “治未病”思想起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 表1总校本(120人)的体质类型情况 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素问・气调 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揭示了诸病当预防 于早,勿等病成再治。《灵枢・逆顺》“上工治未病”, “上工”即大医、良医,“未病”指不仅机体处于尚未发 生疾病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 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也包括未病先 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因此,“治未病”具有 以下作用,一即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病之前先预 防,避免疾病的发生,维护健康的养生医学,二是未病 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 施,治病于始初,避免机体失衡状态续发展,即为早期 干预的预防医学,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疾病已 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即为针对疾病的治疗医 学。总之,“治未病”是将医学研究是从以疾病为中心 向健康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也是倡导全新的以预防为 主的健康观和注重自我保健养生的理念。 1 中医“治未病”应用于健康管理 体质辨识分析——中医体识辨识已纳于我院中医 体检项目之一,它是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 准》,将人的健康问题由笼统转为个性化,更注重对机 注:问卷中例:健康人数(平和质)14例占12%,亚健康人数9O例 占75%,痰湿质人数21例占17.5%,气郁质人数l6例占14%。 体的整体健康状况辨证分析,集中医体质辨识和西医 常规体检于一体,用于具有疾病危险因素、亚健康状 体质状况调查——体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生理特 态、慢性疾病及康复的人群和个体,进行生活行为指 性,它可以反映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或已患疾病 导、养生保健、医疗干预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的转归性,我院治未病中心与体检中心自2009年12 月~2010年10月对120例自填性问卷进行了体质辨 识及状况调查,年龄在10~72岁之间,职业包括职员、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430014) 编辑、医生、工人、学生、个体,以被调查者的饮食、起 光明中医2011年10月第26卷第10期 CJGMCM October 2011.Vol 26.10 ・2135・ 居、身体状况和近期自我感觉为内容,由医生以四诊为 手段,并采用北京昆仑一炎黄健康中心的辨识技术,将 调查体质分为九种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 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 以上调查体质类型中,痰湿体质较多,这与本地区 所处自然环境(长江流域)密切相关,亚健康人数也较 多,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和精神压力有关。 因人制宜,辨体施养——从体质状态及不同类型 的体质特性制定个性化健康调养方案,选择相应的治 疗、预防、养生的方法,从而达到“因人制宜”的干预措 施。因此,对于实现个性化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2应用于亚健康人群的干预 亚健康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对健康 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 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于完全的完满状态,而亚健康的状 态,是人体在健康与患病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过渡的中 间状况,即“第三状态”,往往是人体自我感觉异常,无 实验室检查异常,亚健康状态多发生在35~45岁之间 的脑力劳动者。症状多见自觉头昏、头重、胸闷、乏力、 精神欠佳或食欲不振、入睡困难或多眠、心悸、虚汗、大 便失调、小便清长等。 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的干预大体包括两 个层面: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和从亚健康到疾病的 防治,即“未病先防,即病防变”,受检者参与质体辨 识,心理评估和亚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评估,针对第三 状态提出相应调理措施,改善体质偏颇状态,以达到阴 阳、气血、脏腑、营卫平衡状态。 亚健康的辨体施治——针对亚健康出现的异常和 特征,通过体质辨识属性和亚健康状况个性化评估,来 判断亚健康可能发展的方向,采取及时有效地干预,阻 止其向疾病转变,目前,亚健康症状未见分型,以下亚 健康临床常见症状分型与体质属性关系和相应的治疗 法则见表3。 表3亚健康辨体施治分型 另外,养心修身,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以调畅气 机,使身心舒畅。 3 中医“治未病”应用于健康调养 为了满足群众个性化健康维护的需求,我们将中 医体质辨识与现代医学体检相结合,探索有中医特色 的体检新模式,根据健康“未病”之人,体质偏颇“欲 病”之人和病后防变康复的“已病”人群的不同,结合 个体特征,制定个性化调养方案。 起后调养——中医养生讲究四时养阳:即春生、夏 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同体质的人应 顺应自然气候变化而做到起居有规律。 饮食调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调养饮食关键是合理的膳食结构与个体 的适应性,根据食物的寒热、温凉、补益、清利的性味功 能,再根据体质辨识来选择食物进行调养。 运动调养——生命在于运动,根据体质的评估,加 之年龄性别的不同,制定个性化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 项目,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即“真气内存,邪 不可干”。 情志调摄——养生调摄中最重要的是养心,培养 良好的精神境界和开朗性格,以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 和情绪,故养心立德是一个健康的内在要素。 传统的调理——可根据各类人群的不同体质以及 各种疗法的不同优势,制定出具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 疗法和中药外治法为主的健康调养方案。 推拿、针灸、火罐、足疗、中药熏蒸等,以传统的经 络学说为依据,通过刺激经络、俞穴调整脏腑功能,泻 有余补不足,从而使气血通畅,阴平阳秘。 特色调理:①“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四气调 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进行药物在穴位上的敷 贴,使虚寒体质的人振奋阳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 到防治疾病的目的。②冬季进补是根据“冬藏精”和 “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冬至起服用膏滋、丸剂或药 补性食物来萌发元气,养精蓄锐,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 发,为健康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2] 王莹威.仲景“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诊治[J].中医药学 报,2010,38(1):49-50. (本文校对:庞春渝收稿日期:2010—12—15) 临证药王歌诀(十九) ④调味用药王葱白。 ⑩胸痹要药王璀白, 辛散温通表寒解, 苦温辛滑通肠节。 阴盛格阳脉微绝, 胸阳不振阴寒结。 腹痛下利四逆厥。 胸闷刺痛皆可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