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按自然资源总量的综合排序,我国是世界第四位。其中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第一、二、三位,石油资源居世界第八位;耕地、草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 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但资源质量不高,自然生产力低。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之间不匹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众多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将愈来愈大。后备资源供给不足,潜伏着更大的资源危机。如果不能在地质勘探方面强化投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石油资源将严重衰竭。 、 环境破坏与资源开发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急剧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以矿产资源为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量将成倍的增加,我国煤炭资源作为所占比例最大的能源,所占比率达75%左右,并且在21世纪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矿产开发,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 发过程中,在给国家提供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保障 使用布袋 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 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 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 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 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 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 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 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 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 每天消费一 个塑料袋(约0.4克重),每 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 价 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 我们从前也是用可 以重复使用的菜篮 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 料袋。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 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 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 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 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 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 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程还产生噪声等困当前,水资源不足不仅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且已威胁到 人类的生活、健康甚至生命。不断加剧的水资源危机终于使人们清醒了: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再也不能无节制地浪 费水资源了,而必须管好、用好这有限而又宝贵的水。 人们的日常生活、科研工作和农业生产都需要用水。因此,就要在各个环节都做到节约用水。 农业上的用水量很大,占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的70%以上。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是,到处流淌,结果不仅有一半以上的水白白流 往田里大量地灌水。 这种“漫灌”方式任水风力发电: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 喷灌技术采用像小喷泉似的中轴承装 置来进行灌溉,它可使水的利用率达到 70%。更为先进的滴灌技术, 是把水 管埋到植物的根部,水通过小滴头渗入 土壤,这样,就进一步减少了水的蒸发 损失,使水的利用率达到90%。许多 国家都在大 力推广灌溉新技术,最成 功的例子是以色列。这个国家沙漠地区 很大,降雨量很少,一条内河也没有, 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促使 它研制 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取得了成 功。 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