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记得我小时候也学过,现在的教材依然编排在内,所以我跟孩子们说,可见这篇课文有着无穷的魅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它与《富饶的西沙群岛》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就是文章都是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但是,这两篇课文在分述部分各段落的写法又是不同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较多的关注了写法的引导和指导,尤其是并列、总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则更多的关注了语言,特别是在用词准确性方面的引导和感悟。

一、比喻、比拟的写法使文章更显形象、生动

整篇课文较多的使用了比喻、比拟的写法,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写到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把小兴安岭的树林比作了绿色的海洋(),我让学生通过想象在脑海中绘成画面,树多,无边无际的感觉便渐渐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形成。中午我还通过视频让孩子们直观地欣赏这几百里连成一片的绿色海洋,惊叹声此起彼伏,真的是一眼望不到边,这树林确实很像海洋。

又如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孩子们一读句子就知道文中用了拟人的写法,因为只有人才会欣赏自己在镜子中的样子。于是,我便引导学生想象,小鹿在欣赏什么呢?有的说:它在欣赏自己有没有长大了一些。有的说:它在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和身上的斑点。有的说:它在欣赏自己身上的皮毛有没有变化,自己有没有长胖。非常符合孩子的思维,这

1

样一想象,小鹿可爱的样子(神态)便跃然纸上。

而像这样的比喻、比拟的写法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