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薄华丽爱朴实

不薄华丽爱朴实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不薄华丽爱朴实

一、语言的学习和运用非常重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 高尔基曾经说过 :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 语言。”“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 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 , 推敲、锤炼语言 , 表达力求准确、 鲜明、生动。”[1] 中学生的写作虽然算不上是文学创作 , 但语言 问题始终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 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集 中体现 , 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心所在。

二、语言华丽与朴实的范畴 人们常常评说一篇好文章是“文质兼美” , “质”指的是内 容, “文”当然是指语言形式了 , 这里特指语言要有文采。 “言之 无文 , 行而不远” ,[2] 语言的华丽与朴实在表象上是一个有无文 采和文采高下的问题 , 实际上和文章的内容息息相关。这是因为 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 , 语言问题恰恰属于形式的范畴。古人早就 看到不能孤立地去讨论文采 , 刘勰在《文心雕龙 •情彩》 中 将它和“情性”结合起来考察 , 说: “铅黛所以饰容 , 而盼倩生于 淑姿 ; 文采所以饰言 , 而辩丽本于性情”。 他认为花粉黛石虽可美 化容貌 , 可顾盼生情却决定于美好的姿容 ; 辞藻虽可美化语言 , 而 文采照耀还是有赖于性情的真挚。 讨论语言的华丽与朴实的问题 只有放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同具体的内容结合起来才可以展开 , 离开文章具体的内容来讨论语言的华丽和朴实孰优孰劣的问

题 , 皮之不存 , 毛将焉附 ?很难说清楚 , 决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 单独考察它们的优劣。

同时, 文章语言的华丽和朴实又属于语言风格的范畴。一个 高明的作家总是追求作品风格的多样化 ( 当然包括语言风格 ), 华 丽和朴实的语言风格本来没有高下和优劣之分 , 也只有和文体、 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比较高下和优劣 ,《文心雕龙

•体性》 把 作品风格归纳为典雅、运奥、精约、显附、

繁缛、壮丽、新奇、 轻靡八种基本类型 , 并且指出制约它们的只有文体。 所以, 除去文 体的制约后打个比方 : 朴实的语言就好比是“淡妆” , 华丽的语 言好比是“浓妆” ,只要有“西施” (内容 )这个大美人在 , 淡妆 浓抹总相宜 , 都是光彩照人的“靓女” ,决不能简单地肯定或者 否定语言的华丽和朴实中的任何一方面。

三、华丽与朴实问题的实质 中学生写作语言的华丽与朴实问题 , 无非是语言运用上的技 巧多还是少的问题 , 语言华丽多堆积了些辞藻、多运用了些修辞 手法语言的雕琢 , 比较明显显得很有文采 , 朴实的语言少了些华 丽的辞藻少了些语言修辞手法的运用 , 不事雕琢似乎缺少文采。 当然也不能提到语言风格的高度上来看待。 目前中学生作文中出 现的问题 , 表面上是形式――语言太过华丽带来的问题 , 实质上 恰恰是内容带来的问题 , 突出的表现就是华丽的语言下思想肤 浅、内容空洞无物 , 这些言之无物的文章的真正“病根”在于内 容而不在于形式

( 语言), 也不是华丽的语言形式妨碍了内容的表 达( 也就是

人们常说的“以辞害意” ) 。一线的老师们被一些语言 华美内容空洞无物的文章蒙住了眼睛 , 错误地认为是学生的语言 出了问题 , 并把这些问题归罪于语言的华丽 ,语言何罪之有 ?中学 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 , 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值得我们深思。

四、华丽与朴实谁高谁下 真正平淡朴实的语言是建立在华丽绚烂的语言的基础之上 , 是对华丽绚烂语言否定之后达到的新的高度。 语言从华丽归于朴 实是一个写作运动的过程 , 苏轼说: “凡文字少时须令气象峥嵘 , 五色绚烂 ,渐老渐熟 ,乃造平淡 ,其实不是平淡 , 绚烂之极也”。 中 学生作文语言的所谓“朴实” , 实质上并不是对华丽绚烂的语言 的超越,恰恰是语言运用的“初级阶段” ------------------- 文从字顺、表情 达意准确等这些最基本的语言运用要求的体现 , 还远远没有达到 绚烂之后的朴实平淡的水平 , 更多的时候仅仅是“辞达而已 矣” ,[3] 语言仅仅达意还是不够的 , 还要有文采。苏轼又说 :“夫 言止于达意 , 即疑若不文 , 是大不然” 。[4] 所以, 不能把语言朴实 和表达简陋寒碜缺乏文采混为一谈 , 错误地把一些“质木无 文”、词汇干瘪、句法和章法刻板、语言无味的文章当成语言朴 实的文章 ; 也不能把语言朴实当作“无技巧”。巴金认为“艺术 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 , “无技巧”并不是不要技巧 , “实际上 是指炉火纯青、天工造化、不留斧凿之痕的最高技巧”。 [5] 中 学生不是语言大师 , 语言运用上留下的痕

迹还是十分明显的。

语文教学讲究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 学生作文除了文从字顺这 一最基本的要求外 , 还要求有文采 , 教学中对语言的品味、 词语运 用的妙处的分析等无不围绕作文的文采而展开。 评判中学生作文 的优劣同样要跟内容结合起来 ,讲究文质兼美 ;在语言方面 ,尤其 要注意语言要有文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