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省与孟加拉国农业合作研究

云南省与孟加拉国农业合作研究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云南省与孟加拉国农业合作研究 孙喜勤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南亚研究》编辑部,云南昆明 650034) 时商要】近年来,云南省与孟加拉国交往日益密切,双边合作越来越广。滇孟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特征 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与互补性,虽然目前滇孟农业合作还处于起始阶段,农业合作面窄量少,但农业合作 已经受到了两地领导人的重视;随着互联互通的便利化及合作机制的日益健全,滇孟农业将迎来一个 全新的时期,成为两国交往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键词】农业;孟加拉国;滇盂合作 【中图分类号】F135.4 【文献标识码】A doi:l0.3969/j.issn.1674—9340.2015.04.006 【文章编号】1674—9340(2015)04—029—08 农业是人民生活之本,开展农业合作是两国之间发展友好关系的接地气的民生工程。农业 合作能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减轻贫困,使两国人民切实感受到合作带来的 回报。 目前,中国已成为孟加拉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持续快速推进,孟中 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受到中孟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两国间陆路、航空、海上的互联互通日益便利, 两国高层访问频繁,友好关系不断加强。 云南省与孟加拉国毗邻,地理位置接近,从云南省省会昆明直飞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所需时间 不到2个小时。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以到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 是中国与孟加拉国开展农业合作的重点地区,未来云南有望成为中国发往孟加拉国等南亚各国 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孟加拉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虽然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 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9%下降到90年代末的30%t “。, 2010年下降到20%,2013年为18.7%, 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有较重比例,且农业人口 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达45.4%(见表2)。云南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GDP中占有很大比重, 83.4%的人口为农业人口(见表2)。滇孟农业合作将成为未来滇孟、中孟合作的一大重要领域,为 滇孟、中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带动两国间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一、双边合作的基础 云南省生物物种丰富多样,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之乡”之美誉。孟加拉国被称 为多种热带植物的天然种植园,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个水塘,有“水泽之乡”、“黄麻之国”之称。云 南省与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资源禀赋多样,物种丰富,土地肥 沃,很适宜农业生产发展。虽然滇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同,农业开发程度和生产发展水平不尽 相同,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业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低,开发程度不高 滇孟森林、河流面积广阔,有着肥沃的土地、多样的生物物种、充足的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农业生产开发条件优越。两地均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总产值占本地区GDP比重的26%和45%, 收入Et期:2015—06—23 作者简介:孙喜勤(1986一),女,《东南亚南亚研究》编辑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南亚文化、孟加拉国经济研究。 第34卷 保山学院学报2015 第4期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见表5)。同时,农业人口、农业就业人口分别占本地区总人口、社会 总就业人口比例接近45%以上,农业人口和劳动力富有,生产主体支撑力强(见表2)。从总体上 看,滇孟农业开发程度不高,人均占有量低,特别是耕地面积人均占有量仅为0.09公顷和0.07公 顷,远低于世界1.0公顷/人的平均水平(见表1 o 表1滇孟农业土地资源(2010年) 国土面积 陆地面积 森林面积 河流面积 (万平方公里) (TY平方公里) (万平方公里) (万平方公里) 云南省 孟加拉国 39.4 14.4 37I4 12.8 24.8 1.9 2.0 1.6 耕地面积 (万公顷) 423.01 762.8 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 0.09 O.o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13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3年第1版,第8 页;云南统计局:(2012年云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2页。 表2滇孟农业劳动力资源(2010年) 农业人口(万人)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农业就业人口(万人) 云南省 孟加拉国 3838.3 6744.5 83.4 45.4 1650 2280 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 人口比重(%) 59.7 48.1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13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3年第1版,第 107页;云南统计局:(2012年云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400页。 从土地使用结构上看,由于地理结构、土地使用分配等原因,云南省的耕地面积仅为可使用 土地面积的10.7%,农业生产结构存在发展不平衡性(见表3)。 表3滇盂农业土地资源使用结构(2009年) 土地使用面积(千公顷) 土地使用结构(%) 土地总面积 耕地面积 草场面积 林地面积 其他面积 耕地 草场 林地 其他 云南省 孟加拉国 394O0 130l7 4230.10 782-30 8549 600 18177.3 1445 1621O_3 2423 10.7 65.7 1.99 4.6 46.1 11.1 41_3 18.6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13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3年第1 版,第8页;云南统计局:(2012年云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2页。 (云南的耕地面积一常用耕地面积,草场面积一牧草面积、林地面积一森林面积) 从农业用地灌溉面积率上看,农业用地灌溉率较低,云南省仅为36.93%,孟加拉国为 59.7%,也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详见表4)。 表4滇孟农业灌溉面积率 灌溉面积(千公顷) 2007 2008 2o09 灌溉面积占耕地比例(%) 2007 2oo8 2009 云南省 孟加拉国 1517.24 50o8 1536.87 5050 1562.o7 5l00 35.87 57.5 36-33 58.2 36.93 59.7 数据来源:World Bank Data:http://api.worldbank.org/v2/en/country/bgd?download— format=exce1.;云南省农业厅。 从农作物土地产出率上看,滇孟的农作物单产水平不高。以谷物为例,云南为3.58吨,孟加 拉国也仅为4.14吨(详见表5)。 (二)农业科技应用有一定基础。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 从总体上看,滇孟农业技术含量不高,集约化经营程度低(详见表6)。农业先进耕作技术覆 盖率和良种推广率不高,2007年孟加拉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拖拉机使用量仅为0.4台;化肥、杀 虫剂等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平均每千公顷耕地化肥使用量不足300吨,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 产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30一 孙喜勤:云南省与孟加拉国农业合作研究 表6滇盂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 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 平均每千公顷耕地 平均每千公顷耕地 平均每千公顷耕地 地面积(公顷,人) 拖拉机使用量(台) 收割机使用量(台) 化肥使用量(吨) 2009正 2008在 2008正 2009正 中国(云南) 孟加拉国 0.11(农业人口) O.2 52综合机械化 0.4(2007) 52综合机械化 281.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13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3年第1版,第 271页;云南省农业厅。 表5滇孟主要农作物收获面积、产量和农业总产 值(2011)单位:万公顷、万吨、吨/公顷 中国(云南) 孟加拉国 面积 427.44 1191.07 谷物 产量 1531 4931.58 单产 3.58 4.14 面积 43.21 纤维作物 产量 96.7 单产 2.24 面积 33-33 O.73 油料作物 产量 34.23 13.4 单产 1.O3 18.36 面积 42.67 块根作物 产量 557.3 单产 13.06 面积 67.13 14.46 蔬菜 产量 1255 342.08 单产 18.70 23.66 面积 29.51 12.63 甘蔗 产量 1750.92 523.27 单产 59_33 41.43 面积 2.50 咖啡 产量 4.94 单产 1.98 面积 36.77 5.9 茶 产量 20.73 6 单产 0.56 1.O2 林业产量(千立方米) 5595.89 天然橡胶产量 33.O6 0.57 肉类产量 512.60 60.9 蛋类产量 37.78 25.6 奶类产量 54.15 339.8 淡水鱼类产量 48.17 22O.5 农业总值(亿美元) 1810.53亿元 农业总值占GDP比重 26 45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http:ll faostat.fao.org/site/384/default.砷x;云南省农业厅。 表7滇孟农产品进出口情况(2009年) 单位:千吨 云南省 孟加拉国 谷物 进口 1O8.3 4687 出口 3.1 5 净出口 -105.2 --4682 小麦和面粉 进口 4054 出口 1.4 净出口 —4054 米 进口 18.8 35 出口 2-3 5 净出口 一16.5 -30 粗粮 进口 183.7 597 出口 O-3 净出口 一183.4 -597 糖 进口 22.3 1420 出口 0I4 净出口 一21.9 -1420 油料 进口 57.1 376 出口 l1.5 4 净出口 —45.6 -372 植物油和动物油 进口 242.6 13l1 出口 0.5 1 净出口 一242.1 —131O 奶制品 进口 10.3 456 出口 1.5 1 净出口 -8.8 —455 肉类 进口 出口 5.7 净出口 5.7 0 渔和渔产品 进口 21.6 13.6 出口 O.2 90.9 净出口 一21.4 77-3 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厅。 一31— 第34卷 保山学院学报2015 第4期 (三)农产品加工、生产和出口贸易规模较小 近年来,滇孟高度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增强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 努力扩大农产品加工和出口规模,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孟加拉国已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 地区建立起了贸易关系,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6%以上,成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滇孟 经济结构仍然较为落后,工业不发达且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小,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发展水平比较 低,还没有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详见表7)。 (四)土地经营制度有较大差异,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孟加拉国则实行私有制。从生产经营制度看,云南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土地集体所有, 发展集体经济制度下的集体和家庭双层经营,孟加拉国则处于家庭独自分散经营,以小农经济为 主或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从生产方式看,云南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业逐步转型,孟加拉国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或与原始农业并存。这表明滇孟两地总体上仍处于农 户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以传统的生产工具和手工劳动为主,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组织化程度 不高,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五)农村贫困面较大。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滇孟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处于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生态环境逐步恶 化的困境,生产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详见表8 10)。特别是孟加拉国依然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 长期面临着资金、技术短缺以及贫困率高、社会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 发展的双重压力,贫困人口总人口比例高达31.5%(见表9)。孟加拉国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占5岁 一,以下儿童的41.4%,农民的身体状况及生存形势令人堪忧。云南省虽然农业和农村经济相对发 达,但贫困人口发生率仍高达12.7%。 表8滇孟农业人口贫困率(2010年) 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美元) 贫困人口总量(万人) 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贫困人口发生率(%) 云南省 孟加拉国 3952元(农民) 525 6684 11.41 31.5 12.7 l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13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3年第1版,第 243页;云南统计局:(2012年云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140页。 表9滇孟国际贫困率(2011年) 全部人口营养不良发生 5岁以内儿童死亡率 l2—23个月儿童麻疹免 熟练医护人员护理下的 率(%)(2008年) 云南省 孟加拉国 (%。) 14.6 46.0 疫接种率(%) 99.O 94.0 分娩(%) 99.3(2009年) 26.5 10.0 26.O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o13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3年第1版,第 246页;云南省农业厅。 表10滇孟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森林平均消失率(2000 2010年)% 森林覆盖率(2010年)% 自然灾害发生率% 云南省 孟加拉国 一1.57 0.18 50 11.1 29 30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o13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13年 第1版,第10页;云南省农业厅。 二、云南省与孟加拉国农业合作现状 目前,云南省只有极少企业在孟加拉国投资,滇孟的交流与合作主要交流集中在高层互访及 人文交流方面,农业交流合作还处于起始阶段,农产品贸易品种单一,都是农业初级产品,且农产 品贸易额在滇孟贸易中占比不高。 一32一 孙喜勤:云南省与孟加拉国农业合作研究 (一)农产品贸易的规模 滇孟农产品贸易额在滇孟贸易中所占比例较低,以2012年为例,云南与孟加拉国的贸易额 约为7000万美元,其中,农产品贸易额约为262万美元。2013年,云南与孟加拉国的贸易额增长 到13000万美元,比去年增长94.9%,农产品的贸易额为365万美元,滇孟贸易额的在增长,但农 产品贸易在滇孟贸易中的比重在减少,从2012年的4%降到了2013年的2%。①滇孟农产品贸易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农产品贸易的种类 目前在云南——孟加拉国贸易中最显著的问题是贸易品种单一。2002~2008年,滇孟农产 品贸易中只有少量的黄麻纤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后,黄麻纤维的贸易基本中断。 近年来,滇孟农产品贸易的两大产品是鲜切花和鲜黑螃蟹,2012年,云南出口孟加拉国农产品总 额为58万美元,在云南省出口的亚洲国家中排名第25位,主要出口商品有花卉、葡萄、大白菜 等,其中鲜切花总计出口70905千克,涉及约260个批次,48万美元;云南从孟加拉国进口的农 产品以水产品为主,进口总额达204万美元,同比增长92.9%,主要进口商品是鲜黑螃蟹、活黄 鳝,其中鲜黑螃蟹进口总计554908千克,涉及421个批次,近178万美元。2013年,云南出口孟 加拉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37万美元,主要出口商品还是花卉,总计出口60874千克,涉及约201 个批次;从孟加拉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为328万美元,主要是进口产品是蟹,有黑螃蟹和钜缘青蟹, 总计959800千克,涉及421个批次,近325万美元。② (三)农业科技交流合作 最近几年,我省与孟加拉国农业科技合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可喜变化。农业方面的交流日益 受到各级部门及相关从业者的重视。 1、联合研究 自2012年起,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先后与孟加拉国国家农业科学院、孟加拉国农业大 学、绿色孟加拉国发展基金等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合作协议,云南省通 过向孟方提供粮食作物(水稻、旱稻)、蔬菜、马铃薯、花卉、亚麻等作物的良种开展境外试验示范, 已促成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与孟加拉国马里达农业公司在孟加拉国联合建立农业新品种公 司,推动云南粮食作物新品种出口孟加拉国以及在孟加拉国开展制种的实质性合作,目前已完成 品种试验示范的场地选址工作。 2、交流培训 孟加拉国国家农科院、孟加拉国农业大学、孟加拉国Sher—e—Ban ̄a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及 高校的领导及农业技术专家、学者先后到云南省进行了考察交流;云南省省通过举办援外技术培 训班,先后培训孟加拉国农业技术人员7名。通过参加交流和培训活动,以上人员为进一步拓展 滇孟科技交流与合作渠道,推动农业领域的科技合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云南省与孟加拉国农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合作协调机制尚不健全 滇孟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农业合作的政府统筹机制,尚停留在学术界的研究讨论的层面,滇孟 对彼此农业的了解还较浅。较国内其他省份,云南企业在进行合作开发时,步伐较慢。中孟间政府 层面的合作项目仅是高层互访形成共识,没有纳人国家间农业合作框架。相关部门在指导农业 “走出去”工作的缺乏统筹协调,项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统筹规划;财政对“走出去”专项支持不 强,每年获得支持的农业企业较少,特别是州(市)在跨境农业合作中缺乏基本的工作经费保障。 (二)政策对接有一定障碍 首先,孟加拉国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家庭分散经营制度,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富人手中,小规模 土地所有者拥有的资源有限,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难于组织;而且政府对于境外资本参与土地资源 ①数据来源:云南省商务厅。 ②数据来源:云南省农业厅及云南省商务厅规财处。 一33— 第34卷 保山学院学报2015 第4期 开发有一定的限制,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其次,中孟两国关税政策差异性大。2011年,孟加拉国平 均最终约束关税高达169.2%,其中农产品平均最终约束关税更是高达192.0%,而中国的为10% 和15.8%。两国政治体制不同,相关的政策对接存在较大难度。 (三)国际贸易便利化程度不高 目前,滇孟农产品贸易在市场准入、通关管理、检验检疫、货币结算等运行管理中存在诸多不 便利的问题,影响农产品贸易。同时,各国在劳务卡发放、投资比例和签证期限方面都有不相适应 的严格规定和办理手续,不利于开展农业合作。另外,孟加拉国经济相对落后,支付能力较差,与 孟进行合作成本较大,投资回报时间较长,降低了企业与孟合作的热情。从中国方面来看,中国企 业在外生产的农产品输入国内市场存在进口配额小、下达时间与农产品收获时节脱节的问题,抑 制了农业贸易扩大和我方资本到境外开发。 四、滇孟农业合作前景 (一)滇盂农业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与互补性 1、相似性 滇孟农业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近几年来,云南的GDP增长率超过了10%,孟加拉国GDP 增长率也维持在了6%左右,滇孟同属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时期,另外,农业在滇孟两地 GDP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滇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取得发展,社会才能够平稳发 展。 如第一部分“双边合作的基础”中所述,滇孟农业资源丰富,但发展底子薄,农业发展都面临 着人口众多、贫困率高、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及农业就业人口占 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大(均超过45%)的问题。目前两地对农业资源的开发程度不高,有较为广阔 的发展空间。这些相似的特征为两地农业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展合作提供便利。 2、互补性 孟加拉国濒临孟加拉湾,多条河流纵横穿过其土地,赋予了其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渔业资 源。虽然孟加拉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农机的普及率不及云南,但依靠其独有的天然禀赋,在谷物、 油料作物、蔬菜、茶叶的单产上高于云南。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孟加拉国土地资源虽然丰富,多 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于云南,但其土地闲置较多,农产品依赖进口依然严重(如表7)。云南 有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良种的开发利用、病虫害的防治、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产品加工、 资本投入等方面领先于孟加拉国,加之滇孟距离较近,往来便利,为滇孟之间发挥各自优势,开展 互利合作,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滇孟农产品贸易中的两大产品——鲜花和水产品,占两地农产品贸易额的95%以上, 但贸易的提升空间依然广阔。云南是内陆省,水产品(特别是海产品)大部分依靠进口,孟加拉国 渔业资源丰富,水产品种类繁多,近年来云南从孟加拉国进口的水产品主要是蟹,所以无论从种 类还是数量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鲜花是云南的特色产业,云南四季产鲜花,鲜花品质好、种 类齐全、价格合理,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孟加拉国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孟 加拉国的黄麻、芒果、荔枝,云南的咖啡、茶叶,品质优良,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合作空间。 另外,在农业生产技术的交流合作方面,虽然近两年云南与孟加拉国农业科技合作去得了突 破,但目前还存在交流形势单一,许多交流只停留在表面,付诸实施的阻力大,动力不足等问题。 云南可依托省农业厅、林业厅、农科院、社科院、农业大学、扶贫办等涉农部门、科研机构与孟加拉 国相关的部门、机构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定期互访,举办研讨会、开展联合研究、联合培养农业人 才等方式,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 (二)中孟(滇孟)关系的持续友好发展,日益重视双边的农业合作 中孟友好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云南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随着近年来中孟 关系的持续发展,友好交流日益频繁,2010年6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应孟加拉国 —.34—. 孙喜勤:云南省与孟加拉国农业合作研究 总理谢赫・哈西娜的邀请,对孟加拉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2012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长春对孟加拉国进行了访问;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也曾两次访问中国(第一次是2010年 3月,第二次是2014年6月o 2010年在访问中国期间,哈西娜还专程前往昆明,对云南进行访 问,说明孟加拉国政府对发展滇孟合作具有浓厚兴趣。2010年8月,应孟总理哈西娜的邀请,云 南省省长秦光荣率云南省代表团抵达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进行访问,滇孟双方同意进一步推动双 方在农业、能源、电力、矿业 游、人文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四2014年6月7日,秦光荣书记会见 了来昆参加第2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暨第22届昆交会的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一行,双方 就加强农业、能源、矿产等方面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孟农业合作得到了两地领导人的重视。 随着云南与孟加拉国的交往日益密切,2013年5月21日,孟加拉国在昆明设立了总领事 馆,这是首个南亚国家在昆明设立的总领事馆,领事辖区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四 川省和重庆市,这为滇孟交流合作、人员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 另外,2012年l0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将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一南亚博览会,中国一 南亚博览会增加了展厅及展位数,展出内容包括农产品、纺织品等其他商品,成为滇孟农业交流 的一个重要平台。 2014年6月6—11日,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谢赫・哈西娜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并 出席了在昆明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开幕式,在开幕致辞中,哈西娜突出了云南的重要 地位,她指出,在中国西南部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中,云南扮演着先锋作用。哈西娜访华期间, 中孟共同签署了《中孟关于深化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指出,在平等互 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两国贸易、农业等领域合作。在两国领导人的倡导下,中孟农业合作将作 为重点开发的领域,而云南作为中孟合作的前沿,滇孟农业合作将迎来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阎 (三)地区合作平台助力滇孟农业合作 中孟友好关系由来已久,对对方的发展较为支持,在地区合作中有较强的默契。南亚区域合 作联盟是南亚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合作组织,孟加拉国是南盟的成员国,而中国在孟加拉国、尼泊 尔等国的支持下,于2005年成为南盟的观察员国,参与到了南亚地区整体发展的战略中。1999 年成立的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理论探讨进入了实质性发展的阶段,孟 中印缅经济走廊也正在抓紧建设。这些区域合作为滇孟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未来 开展深入的两地农业研究、便利化的农业政策制定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体来看,滇孟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特征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及互补性,未来开展农业合作,实 现协同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滇孟农业合作在逐步发展,虽然两地农业往来还较少,贸易 量不大,种类也比较单一,同时也存在缺乏农业方面的合作机制,在政策对接、贸易便利化方面还 存在问题,但双边的农业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得到了双方领导人的重视,随着两地友好关系、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互联互通水平的Et益提升,面临的问题将得到 两国政府的重视,通过双边协商的方式解决,滇孟农业合作将迎来快速提升期,滇孟开展农业合 作的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刘建.孟加拉国【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2013 Annum Report[DB/OL].Bangladesh Bank.http://www.bangladesh—bank.org/pub/publictn.php. [3]云南省代表团访问孟加拉国开启“南亚友好合作行”[EB/OL].http://www.cqcb.com/cbnews/instant/2010—08—30/2 53358.html,2010—08—30. [4]秦光荣在昆明会见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一行[EB/OL].http://www.yfao.gov.cn/show-16653.html, 2014-06-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关于深化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EB/OL].hup:/ ̄d. china—embassy.org/chn/zmjw/t1 173853.htm.2014—06—1O. (下转第4o页) 一35— 第34卷 保山学院学报2015 第4期 Some Basic Logical Relations of Sinicized Marxism Yang Wenying (School of Politics,Baoshan University,Baoshan,Yunnan,678000) Abstract:Sinicized Marxism iS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comb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the Chinese reality,it consists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liasm Theory.Sinicized Marxism is an open and ever self-improving theoretical system,and the key to study it is to make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icized Marxism and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Mao Zedong Thought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 y,asr well as the theme and basic content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liasm Theory. Keywords:sinicized Marxism;adapting 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Mao Zedong Thought;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liasm Theory (上接第35页) Study o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between Yunnan Province and Banglan antSa esIadeshI Sun Xiqin (Editorila Office of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Study,Yunnan Academy of Socila Sciences, Kunming,Yunnan,650034) Abstract: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Yunnan province and Bangladesh is more and more closer and boarder in recent years.Although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of those two places still at the initil staage and the area is narrow and the amount is small,but they have s ̄ong similarity and complementarity in developing level and agriculturl chaaracteristicS.Now,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has attracted the leaders eyes.Accompany with the facility of connectivity and the perfecting of mechanism,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between Yunnan province nd Bangaladesh will usher a new period,and it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bilater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KeyWords:Agriculture;Bangladesh;the Cooperation between Yunnan Province and Bangladesh —.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